音樂筆記:都曾有過《離家五百英裡》

2021-01-09 東方連話

梁東方

500 miles 離家五百英裡

03:31來自東方連話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Lord, I'm one, Lord I'm two

Lord, I'm three, Lord I'm four

Lord,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Lord,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Not a shirt on my back

Not a penny to my name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a-way

This a-way, this a-way

This a-way, this a-way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a-way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如果你錯過我坐的火車,你會知道我已離開,

你可以聽見汽笛在一百裡以外響,

一百裡,一百裡,一百裡,一百裡

你可以聽見汽笛在一百裡以外響。

天啊,一百裡,二百裡,

天啊,三百裡,四百裡,

天啊,我已離家五百裡。

離開了家,離開了家,

離開了家,離開了家

天啊,我已離家五百裡

身上也無分文,

天啊,我不能這個樣回家園。

這個樣,這個樣,

這個樣,這個樣,

天啊,我不能這樣回家園。

如果你錯過我坐的火車,

你會知道我已離開,

你可以聽見汽笛在響,

一百裡以外。

這是小娟和她的「山谷裡的居民」樂隊版本的《離家五百英裡》。

小娟的歌裡有一種一以貫之的平靜,一種出於滿足與審美心態的祥和,這是達到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層次的人一個重要特徵。它再次證明,一個人活得質量高不高,其實是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超越於是不是身體有殘疾這樣的條件的。

一些健康的人,肢體健全的人,一生之中能到達小娟這樣平靜祥和的時間段落反而少之又少。小娟歌曲裡的平靜,她人生態度裡的平靜,是她的持久魅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許,這種平靜在山谷中的人們身上才或可一見;這倒從一個角度和意義上解釋了為什麼她們這個從來沒有在山谷裡生活過的歌唱小組,取這個名字的隱意了。

她們演唱的這個《離家五百英裡》的版本,主調是悠長而趨於平靜的,這是世界上很多感情最為深沉的歌曲的一個共同特點。平靜意味著對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承認,可是承認卻不代表著放棄自己內心的澎湃與感傷。

面對無奈的現實,我們往往不得不超越哀怨的痛楚而進入到完全承認事實的基礎上的平和。然而在這種平和裡,時時刻刻都能讓人分辨出更大的憂傷。否則也就不會再在這裡反覆吟唱500英裡的距離。

離家五百英裡,在過去是很遠很遠,是人力短時間內無法企及的距離。無論是走是跑還是坐車,出發之後的抵達都顯得遙遙無期,在短時間內往返更是完全不可能。何況更大的羈絆,還是自己孤身在外闖世界的並不如意。

這樣的距離使人心專注於不能抵達的遺憾,使人類的思念想念的情致得以充分釋放。一個古老的然而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悖論再次成立:正是因為被隔絕的遺憾,才有了思念的詩意。

這首自誕生以來就傳唱不衰的歌裡一定是包含著人類共通的情感情緒密碼,否則不能解釋其無分國界無分時代的被廣泛接受。它讓我們不走自主地想起自己在類似場景裡的處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意識到倘使有一天自己也置身這樣的氛圍裡的感受。而能將這樣通常並不愉快的感受用美的形式表達出來,成為以憂傷名之的審美享受,則是作詞譜曲與演唱者們一起為你貢獻的並不多有的人間甘露。

五百英裡,在沒有快速交通工具的年代裡已經足以隔斷個人與家庭,隔斷父母子女夫妻兄弟情侶愛人之間的遙望,只剩下思念,而且是因為相見無望之後被一再強化的思念。一般來說,現代人已經殊難體會這樣的感覺。不單單是我們有了汽車有了高鐵有了飛機,更主要的是我們有了即時通訊工具……

離別和想念,遠離家鄉故土的痛楚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之類的快樂,越來越遠離現代人。並非現代人普遍都冷漠了,而更多的是因為現代人所擁有的通訊工具越來越便捷,任何一個親人朋友都可以在手指一點之下用文字音頻視頻聯絡上。日常聯繫的這種便捷和頻繁的可能性——注意是可能性,甚至還不是便捷和頻繁本身,只是有了便捷和頻繁的可能性——也就使人失去了真正去聯繫,尤其是面對面地聯繫的渴望。五百英裡算什麼,即便是萬裡之遙也已經一切如在眼前。雙方日常的一切事無巨細都可以實時呈現,對方的好與不好,對方作為一個人必然會有的優點和缺點都可以隨時隨地地裸呈於前,還談何錐心刻骨的思念呢。

人和人的聯繫的渴望,在血脈相連的親情與情深意長的愛情抑或共赴生死的友情之下,本質上是共同面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時候的互相發現優點、互相扶助和互相溫暖,是孤獨感中生發出來的渴望和想像。現在在這樣方便快捷的通訊工具的覆蓋下,人類的孤獨感已然大大退縮:一方面是時時可以仿佛就在現場,另一方面卻是具體的人和人的日漸疏離。

也許,正是因為殘疾的原因,這種在現代人來說已經不是距離的距離,在小娟的感受中卻依然可以是距離,依然是一種幾乎無法克服的漫長。這樣她唱起這首歌來就會有真情實感,就更接近於創作這首歌的那個年代裡的人們的情愫。

現代化的生活讓人類古老而傳統的情愫比如離別和思念、遙想和牽掛之類,都已經逐漸淡化,即使還有也不再那麼刻骨銘心。因為不待非常刻骨銘心就已經忍不住就用微信用高鐵去實現了。在相當的意義上,現代交通工具和現代通訊工具已經瓦解了人類很多古老的情愫機制,將自古而然的經典情懷變得越來越陌生,原來越缺少新人類個體屬於他們自己的經驗體會。

幸耶不幸,殊難一說。好在還有《離家500英裡》之類的老歌,可以讓人約略回歸一下既往人類憂傷而審美的情境。我們不得不承認,對於人生的情感飽滿度來說,那是更其豐富的存在。

相關焦點

  • 《Five Hundred Miles》此刻,你離家又何止五百裡呢
    這首歌很優美,第一次聽就被裡面的質樸原聲留下深刻印象,也自然地讓人想家,有回「家」的輕鬆感。迄今為止,這首《500miles》也是被翻唱次數最多的重曲之一。歌名:《Five Hundred Miles》;歌手:「The Journeymen」樂隊本作品混剪於影視作品《曾經》;僅用於音樂和影視推廣,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歌詞: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如果你錯過了我坐的那班火車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 民謠鼻祖《500 Miles》,史上翻唱最多的歌曲,每個國家基本都有
    前些天,朋友圈傳來《五百英裡》兩個版本的演唱視頻,沒想到58 年前(1961年)的一首鄉村音樂會如此經久不衰。抒情,純樸和自然的鄉村音樂包括民謠不能說沒落了,但越來越不適應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也是事實。已經忘了在哪裡第一次聽到過,知道後來它成了音樂題材電影《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 2013 年)裡的主題曲。今日抽空上網補看了這部電影。
  • 誰唱都是翻唱,這是愛爾蘭民歌 Five Hundred Miles(500英裡)
    你生命中有哪些難忘的500英裡?有哪些難忘的Five Hundred Miles」從西北古城到北疆小鎮,六千裡故鄉,已奔波三年。想起大一父親送我北上。為了省錢,四張硬座,48個小時,兩個人坐了一路。後來每回臨別,父親都會囑咐:去了學校好好學習,聽話一些,不要打架。你爸一輩子沒本事,也就這樣了。
  • 離家最近的電影院在哪?樂視又要點炮了!
    8月13日消息,今日樂視官方微博發布下周發布會倒計時3天的主題海報,上面赫然寫著「離家最近的電影院在哪?」,同時微博文案稱,足不出戶就能體驗真實盜墓的私人影院,還是於上百人同時在普通影院?8月16日,幫你作出選擇。
  • 被封「偶像劇歌姬」,很多人都唱過她的歌,卻不知道她是誰
    這就進入了一個怪圈:很多人都聽過唱過愛過她的歌,但卻不知道歌手丁當是誰。 1982年出生的丁當,如今已經38歲了。這年紀在新人輩出的娛樂圈,絕對算是前浪中的前浪了。
  • 祖巴茨談克羅埃西亞地震:我曾在距震中僅 30 英裡之處住過 6 年
    祖巴茨談克羅埃西亞地震:我曾在距震中僅 30 英裡之處住過 6 年
  • VAVA等頂尖音樂人集結《地表8英裡》獨家呈現說唱盛宴
    12月9日,酷狗自製說唱IP《地表8英裡》城市live說唱夜重磅登陸「包郵區」杭州,集結說唱女王VaVa毛衍七、魔都大帝Kozay、國風女團SING -馬雪嬌以及新生代說唱歌手鍾沐澤、馮俊嵐,共同呈現硬核酷炫的狂歡說唱盛宴。
  • 盜墓筆記中,張日山不顧生命危險,返回古潼京聽的神秘音樂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利明,今天來聊聊關於《盜墓筆記》中古潼京地下城出現的神秘音樂的故事。那麼在《沙海》電視劇的第49集裡,張副官和梁灣在古潼京的地下城,聽到的神秘音樂到底又是什麼呢?這個音樂到底有什麼魔力?張日山曾經說過,早在佛爺時期,他們就知道古潼京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樂器,只要古潼京裡起風,就會響起一種特殊的音樂,音樂裡藏著巨大的秘密。但是這裡的風每隔幾十年才能刮一次,而佛爺花費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重新修建古潼京,就是為了能聽到這個音樂聲,可惜佛爺最終還是沒有機會聽到。
  • 《終極筆記》首播:劇情懸疑高能,恐怖元素多,曾舜晞演技爭議大
    最開始,吳邪(曾舜晞飾)在醫院守候著昏迷的吳三省(範明飾),然而他的三叔幾次想要逃脫,卻沒有成功。後來他們和王胖子三人一起觀看了神秘錄像帶,卻看到了霍玲在梳頭,而三人同時看到這個片段的時候,都極為震驚。
  • 冥王星衛星卡戎可能曾有過古老海洋
    (原標題:冥王星衛星卡戎可能曾有過古老海洋)
  • 音樂漫筆:在德沃夏克的音樂中感受那一絲惆悵
    雖然那時我沒有長久離開故鄉,甚至像賀知章那樣少小離家老大回,但也曾有過短暫的離別,在離家300多公裡的藏區求學,那時也有過坐在梭磨河邊懷念岷江邊的故鄉時,默默流淚。只是那時沒有聽過這首歌,就連音樂課本中都沒有找到。
  • 跟著張力奮和孔祥東,赴一場音樂與文字的盛宴
    孔祥東是當今活躍在國際樂壇中最優秀的中國鋼琴家之一,曾在全球40餘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被西方媒體譽為一位「真正能激動人心的天才鋼琴家」。張力奮稱他們為「從文化廢墟中生存下來的一代人」,對於那時的他們,音樂是奢侈又珍貴的東西。作為資深音樂發燒友,張力奮為觀眾展示了80年代的薄膜唱片等幾件音樂藏品。
  • 《365天子彈筆記》:做的是筆記,過的是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在這些話題下,熱愛手帳的友鄰們經常曬出了很多獨家的手帳筆記,這些筆記生動、富有創意又極具個性,總是難免讓人感慨:這也太好看了吧~作為一名「手動困難症」患者,每每看到別人精美絕倫的手帳筆記,時常感嘆什麼時候自己也能擁有這樣一個筆記本,但一想到自己那連小孩子都不如的繪畫技能,那可憐的創意,便只好作罷。
  • 為什麼說唱歌手都愛用悅刻電子菸?去地下8英裡現場看看就知道了
    ,追過說唱綜藝、去過線下演出的你也一定注意到了:如今中文說唱圈幾乎「人均RELXer」為什麼說唱圈的homie都愛悅刻電子菸?如今地下8英裡已成為說唱圈「老牌比賽」,新一個賽季,他還是感受到不同城市的說唱文化,也還是能被不停冒出頭來的新一代Rapper震撼。夜楠從不做裁判。地下8英裡每一位冠軍,都完全交給現場觀眾選。「沒有人能左右比賽的輸贏,你的作品夠不夠硬?觀眾的尖叫和雙手決定一切。」他說,「就像悅刻電子菸,是靠消費者的選擇獲得了現在的市場影響力。」
  • 輕量級筆記應用Fetchnotes推出升級版本
    該應用程式擁有3.8萬用戶,共記錄筆記40萬條。 網易手機訊 1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輕量級筆記應用Fetchnotes周一推出升級版本,可以將你在筆記中提到的物品與現實世界的產品連接在一起
  • 用這個全向天線,收音機終於收到了40英裡以外的爵士音樂電臺
    我購買了一臺山進HDTV-1收音機,專門用來收聽40英裡以外的爵士音樂電臺。我將屋頂的電視天線接在了山進收音機上,然而,我收不到這個電臺。而後,我使用了隨機附贈的偶極天線,效果也相差無幾。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我能用收音機接收到這個爵士音樂臺,但是,時常收不到。
  • 佛家中所說的十八羅漢與五百羅漢
    佛教認為,修行有一定的功力和層次,達到了一定的層次,便是具有了一定的果位,「羅漢果」即是其一,凡獲得這一果位的稱「羅漢」。小乘佛教將羅漢果視為最高果位,幾乎達到了佛的境界。其果位有三義:(1)殺賊能殺滅切煩惱之賊;(2)應供應受人天供養;(3)無生永遠進入涅槃,超脫生死輪迴。大乘佛教卻認為,在羅漢之上還有菩薩,而比之佛的境界,則菩薩又還相距甚遠。
  • 我是你佛前五百年的那顆痣
    每日我都要潛心學習佛理,有時也會念經打坐,但更的時間還是守著冷漠的孤獨。因為我已經是佛前靈物,只有思想,不能言語。 佛界五百年一晃而過,猶如仍在夢中,我聽到佛主說:「五百年過去了,魚兒在我佛家靈界已修行成仙,你卻守在魚兒身邊孤獨的思念了五百年,時辰已襖,你將從我蓮花寶座下離開,去開始你的另外一段塵世姻緣。你去吧。」
  • 《量子破碎》團隊展示時光機 音樂創作筆記竟含劇透
    2015年末,所有人都在慶祝,或者放鬆的時候,《量子破碎》團隊Remedy Entertainment 正在加班加點的修復Bug,為他們即將在4月5日發行的作品鋪路。但是在《量子破碎》這樣一個充滿硬科幻色彩的題名下,應該是具有某種超強能力的厲害角色,不過是能穿越還是有其他,目前不得而知。
  • 在海釣中,釣一百斤重的金槍魚和五百斤重的金槍魚時,有何差別?
    那在海釣過程中,釣一百斤重的金槍魚與五百斤重的金槍魚時,都有何差別呢對於休閒型海釣人來說可能還沒有遭遇過四五百斤重的金槍魚,而對於海釣發燒友來說,想必就一定有過與巨物金槍搏鬥的經歷!我有一個朋友,可以算得上是海釣發燒友了,他就曾體驗過一天之內博弈一條百斤重的金槍魚與一條五百斤重的金槍魚那是他在澳大利亞海域探釣的時候,澳大利亞海域可謂是大型金槍魚的聚集地,各個品種的金槍魚都聚集在此,就連最大型、最稀有的藍鰭金槍魚,這裡也數不勝數,所以說在這裡,釣到大型金槍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這位朋友在這裡第一條釣上的金槍魚,大概就有百斤重,是一條黃鰭金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