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欣熳
-1-
到底找一個性格相似還是相異的人,會比較和諧、穩定,還是找一個性格相異的人,會比較融洽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正常來說,我們一生只能跟一個人相守,沒有試錯的機會,所以很多人都比較糾結。
有人說,找一個性格相似的,這樣比較有同理心,容易溝湧和理解;也有人說,找一個性格互補的,比如一方性格急躁,另一方就要相對溫潤一些的,要不在一起成天吵架。
而我發現,性格相似的兩個人在一起要比性格相異的兩個人走向婚姻的成功率要高一些;結婚後,性格相似的,相對來說也較穩定。
有研究表明,在最初的激情降溫後,性格相似、價值觀相似的一對能讓愛情的小火苗持續的時間更久遠。
-2-
初始,性格相異的人可能更容易給你一種特別的感覺。
我有一個朋友,A先生,性格沉穩,比較居家。喜歡上了一個比他大二歲的女生,叫她葉子吧。葉子精明能幹、活潑開朗,人群中你總能聽到她銀鈴般的笑聲。人緣也是極好的。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願意跟她相處。A先生自然也被她深深吸引。
有個倒追A先生的姑娘得知此事後,不時去找葉子的麻煩。A先生大怒,放言說,誰敢讓葉子不好過,他就讓誰不好過。
葉子聽聞此言,不禁深深感動。在眾多追求者中,情定A先生。
相識、相知、相戀,如此美好。葉子無論去哪裡玩,A先生都跟著,仿佛成了她的影子。婚後也是如此。
然,葉子天生愛自由,幾乎每天都有應酬,每個周末都要跟朋友混在一起。時間久了,A先生有些堅持不住了。內心深處,他更多地還是想多一點二人世界,多一點溫馨,少一點喧囂和繁雜。
為了迎合A先生,葉子每天按時回家,努力做一個賢妻。可惜沒賢多久,葉子就按捺不住了,如此寡淡的日子,多沒情趣啊,葉子臉上少有了往日的笑容。
既然我遷就了你,那你也要對我有所忍讓。葉子遷就了A先生,那在生活中,她對他的要求也就有了提高。久而久之,兩個人口角越來越多,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讓彼此不愉快。最後,兩個明明相愛的人,卻不得不分手。
-3-
朋友M先生離婚了。前陣子聚會,我們問起他離婚的原因。他唉了口氣,說是性格不合。
M先生跟他前妻是大學同學,怎麼還會有性格不合這種事呢?
M先生性格急躁,在美國的時候,兩個人既要學習又要工作,加上離得比較遠,頂多周末見個面,有時路上的時間比兩個人真正呆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
見面除了吃飯、滾床單,其它能做的事情也就不多了。因為,真的沒有時間。
結婚後,M先生發現妻子做什麼都很慢。上廁所慢,洗澡慢,洗衣服慢......每次出門,M先生都要等許久。
有一次M先生的母親來家時,發現兒媳婦洗一條內褲洗了十多分鐘,便跟M先生抱怨這個媳婦做事情太慢了。M先生對妻子也越來越不順眼,抱怨也越來越多。
急性子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慢性子的人,為什麼本該五分鐘可以搞定的事,你卻花了十分鐘?而對慢性子的人來說,這十分鐘都是她緊趕慢趕趕出來的。我已經很努力地去配合你了,你還在對我如此挑剔?真是太過份了。
這就是兩個不同性格、不同頻道的人的想法。
我們一邊批評M先生不懂得包容,一邊對這種差異引起的分歧只能表示理解。令我們驚訝的是,他們性格的差異,甚至影響到了夫妻生活。
-4-
所以,在我看來,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生活比較合拍。
我的朋友A姑娘跟她老公都屬於性格比較遲緩溫和,但又特仔細的類型。他們家是A姑娘做飯,老公洗碗。A姑娘比較注意細節,她會一邊做飯,一邊收拾廚房,所以你看她做完飯了,廚房幾乎跟做飯前一樣乾淨。但因為她比較拘小節,所以做飯時間也相對長一些。但,她老公也習慣她了。就算餓了,也不會皺著眉頭叫喧或發牢騷催促。頂多會問一句,老婆,什麼時候可以開飯啊?
A姑娘回復一句,快了。然後,見她老公哦了一聲,便乖乖滾到沙發上刷手機了。
吃完飯,她老公就很自覺地去洗碗。(不用我動手,說我不知道怎麼洗。)出於好奇,我觀察了一下。她老公先把剩的菜渣倒入垃圾袋,然後用水龍頭衝一遍碗,把上面的油衝掉七八成。然後再倒洗潔精在洗碗布上,這樣洗潔精擦到哪裡,哪裡就乾淨了。最後,再用清水衝洗二遍。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沒有。他又取出一塊幹毛巾,把每隻碗小心翼翼地裡外擦了一遍。最後,把碗放到碗櫥相對應的位置。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還沒有。他又拿出一塊專用毛巾,沾了一些洗潔精,把水槽四周抹了一遍,然後用清水洗淨,毛巾抹乾,才算了事。
所以,光洗碗,她老公就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但A姑娘從來不說她老公。一來,她說男人做家務批評不得,要鼓勵,要讚美,這樣他才會有積極性保持下去;二來,她自己的性格也是如此,她也想快,但,總覺得快了哪裡沒做好,所以就由著他了。
或許你覺得做飯洗碗這樣的小事犯不著放到檯面上來講。但,過日子不就是這些點滴小事嗎?
曾經還聽說過兩個人因為擠牙膏方式不同而吵架離婚的。
總的來說,相似性格的人在一起會比較合拍一些。
-5-
雖然性格相似的人在生活中更合拍,雙方也更有安全感。但,過於相似,時間久了容易失去新鮮感,讓人厭倦。所以,還需要一些差異化。
什麼樣的差異化才能讓彼此舒服,甚至讓戀愛充滿活力呢?性格相似,需求互補。其實這才是大多數人所需要的。
互補,是指能讓我們更美好的東西。
比如,你英語不好,而一口流利的英語是你想要擁有卻無法獲得的技能。那麼,如果對方剛好有這項技能,那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就會馬上高大起來。
比如,性格內向的男生容易被健談、開朗、愛笑的女生吸引,因為對方彌補了自己不善辭令的不足。女生,亦然。性格內向的女生,也是容易被開朗、健談的男生吸引的。(是健談,但不是話嘮。)
再比如,涉世未深的少女容易對成熟穩重的大叔產生好感,等等。
以上說的這些「差異」並不是我們在尋求另一半時刻意追求的,只是,對方身上如果具有我們想要的特質,那麼,就會彌補我們的不足,讓我們更加完美。因此,情不自禁地,我們會為對方身上的這些特質或「差異」所吸引。
我們每個人或許在找的,就是那個讓自己變得更完美的人。
需要留心的是,這樣的差異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沒有幹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6-
唐·伯恩(Donn Burne)在《吸引力的範式》(The Attraction Paradigm)裡談到,對陌生人產生好感,由當事人能夠感覺到的相似性的數量來決定。
所以,不要說結婚後性格相似的人相處起來更容易,多數人在交友初期也是在尋找與自己相似的人。這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
經常聽人說,要找一個相處起來舒服的人在一起。那你覺得性格相似的在一起舒服呢,還是相異的在一起比較容易舒服?在我看來是前者。
人到了一定年齡後很多習慣是很難改的,性格更是如此。
當一個人愛你的時候,他可能會約束自己來配合你。時間久了,他也會累。
說了這麼多,你會覺得愛情真是件麻煩的事。其實,說簡單也簡單。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哪會顧得了TA的性格跟自己是相似還是相異呢?沒錯,太理性就不是愛情了。
另外,當我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誇大對方與自己的共性,而對那些差異視而不見或主觀地認為那些差異讓自己變得更美好。
好吧,相似還是相異,你開心就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