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辦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衛星應用論壇上,來自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間信息事業部的總經理助理盧紅洋提及到,「從2012年到現在,北鬥導航系統在道路運輸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有效降低道路運輸事故發生率,重特大事故發生起數下降93%,死亡率同比下降86%。」
自今年6月份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的成功發射以及7月底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成功開通,北鬥導航系統應用情況的關注熱度再上了一個臺階,包括市場以及民眾都在密切關注北鬥的應用。對此,盧紅洋說,。「大家什麼時候從有感到無感,也就是沒有人議論了,就說明北鬥全面應用了。」
圖源:中國航天報
事實上,作為與北鬥密切相關的領域,北鬥導航系統已經在我國交通領域多個方面實現了全覆蓋。數據統計,當前我國全國應用北鬥導航系統的道路營運車輛佔比96.3%,郵政快遞幹線車輛佔比88.3%,水上助導航設施佔比86.1%,沿海地基增強站佔比100%,通用航空器佔比11.3%,運輸航空器實現零突破。
盧紅洋介紹,北鬥導航系統助力我國形成完善的運輸動態監管機制,目前已經推廣安裝車載終端近700萬臺,推廣海上遇險報警裝備40萬臺,並且為中國鐵路智能化、自動化、自助化發展注入了「芯」動力。
除了在國內交通應用的多方面全覆蓋,交通部也在規劃著推動北鬥導航系統「走出去」。
據介紹,目前交通部規劃了3個方向:
在水上安全領域,積極推進北鬥衛星搜救系統國際化應用,加快推動北鬥系統加入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申請工作;
在道路運輸領域,持續推進中俄「北鬥—格洛納斯」國際道路運輸應用,並與柬埔寨交通運輸部門開展合作,推動北鬥系統落地柬埔寨;
在民航領域,起草北鬥全球信號的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及建議措施。
來源:中國航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