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訊CXO網大為對話冰島前總統奧拉維爾:以人工智慧應對糧能水(FEW)危機)
6月30日,騰訊研究院和騰訊新聞共同推出的「騰訊對話·Tencent Dialogue:始於2020」舉行了第二期線上對談,冰島前總統、「北極圈」組織主席奧拉維爾·格裡姆松(ólafur Ragnar Grímsson)與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圍繞「全球應對糧、能、水挑戰之新模式」,通過騰訊會議開展「雲對話」,對話由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蔡雄山擔任主持人。
目前,世界在糧食(Food)、能源(Energy)和水(Water)等領域面臨巨大的挑戰,而科技發展在解決這些問題領域的有著巨大潛力。因此,網大為在全球首倡「AI for FEW」,旨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這些地球及挑戰。
「在騰訊創立初期時,我們總是在思考,騰訊所開發的技術,如何儘可能多的產出社會價值?騰訊多年一直用網際網路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網大為表示,FEW是關係到人類生存的根本問題,騰訊希望能夠從全局和全球的角度去看待和解決這些問題,希望為社會價值做出貢獻。他堅信,通過企業和科技的力量,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AI for FEW」也被寫入《向善力量,騰訊社會責任報告(2019) 》。
人類正面臨FEW嚴峻挑戰,系統性解決問題刻不容緩。
「我們生活在一個能源系統、水系系統、糧食系統和氣候系統相互關聯的時代。當下人類遇到的一個巨大挑戰是,如何在不破壞地球氣候的前提下,向特大城市供應糧食和水。」奧拉維爾·格裡姆松強調了解決氣候問題的重要性,並對中國清潔能源近十年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在如何真正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上,中國正在為世界其他國家指明道路。」
網大為提到,大眾對氣候問題的理解依然停留在「便捷式」的1.0版本,忽視了有關地球的諸多複雜性。幾年前,騰訊發現,在世界各地,因為沒有更好的工具和數據支持,農民正在過度灌溉,用水量超出必要水平的40%。「人們需要思考和理解的最重要的關係是糧食、能源和水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開發智力工具來有機整合我們周遭的客觀現實和科學現實。」網大為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引入FEW概念旨在鼓勵對這些領域進行探索的嘗試,而技術作為手段對於解決FEW挑戰至關重要。
人工智慧提供FEW解題新思路,騰訊引領未來無限想像
FEW是全世界面臨的長期議題,網大為說:「在這個大目標下,我們需要讓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開發技術滿足人們的需求,這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過程,而是需要每個人各行其是,集中優勢進行突破。」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當中的一個子領域,而人工智慧在FEW領域可以創造很大的價值。」網大為表示。他重點介紹了人工智慧在解決糧食問題上已取得的進展,比如,2018年開始,騰訊與世界頂級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WUR)聯合舉辦了兩屆國際人工智慧溫室種植大賽。在2018年首屆比賽中,騰訊AI團隊iGrow獲得了「AI策略」單項第一名、總分第二名,在產量和資源利用率上遠超人類組。2020年第二屆比賽,騰訊 AI Lab 使用自研的AI算法和相關經驗打造了「騰訊AIoT智慧種植方案iGrow」,同期落地中國農業大省遼寧。第一期番茄種植試點迎來「小豐收」,實現了口感型番茄種植的淨利潤提升,每畝每季度淨利潤增加數千元,初步驗證了iGrow的商業價值。
在能源問題上,人工智慧技術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網大為指出:「向清潔能源轉型的所需與人工智慧技術可提供的方案十分匹配,是以優化某個目標結果為目的。我相信將會出現一種全新的,可以像一個應用程式般調用能源的革命性手段。」例如,當人們都需要給電動車充電的時候,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智能錯峰充電,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使電網的負荷更加均衡。網大為表示,未來在人工智慧領域,這樣通過定時和排序優化綠色能源使用的方向還有很多。
奧拉維爾·格裡姆松提到,一方面,我們看到埃隆·馬斯克為了拯救地球而把人類送上火星,另一方面,他堅信人類更需要探索我們現有的資源,來創造解決方案。例如,十多年前在阿布達比,人類已經成功建造了一座原則上零廢物、零排放的馬斯達爾市。未來,人類不應該還把目光放在太空或者等待上,而是意識到解決方案已經存在,應該著手於地球,每個人都可以行動起來。
全球化促進國際溝通,探索科技向善新模式
面臨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各國開始重新聚焦糧食、資源和水等基礎問題,這些公共議題需要各方共同行動。奧拉維爾·格裡姆松認為,在我們當下生活的時代,新觀念的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例如,奧拉維爾·格裡姆松在2013年發起成立「北極圈論壇(Arctic Circle) 」,來推動國際社會關心、認識、保護北極,「在這個平臺上,來自北極、亞洲、歐洲的科學家、商界領袖、政治領袖、環保人士、居民,以非常建設性的方式相互對話。」
從全球合作的角度,網大為舉例說,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可以進一步通過全球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將多餘的能源應用於能夠改善人類生活的其他方面。「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未來,我們正朝那裡前進。」
「不忘初心、科技向善。」作為騰訊的首席探索官,網大為希望能用技術來幫助人們應對糧食、能源和水(FEW)的挑戰。(文章來自:中國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