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風聲、雨聲、鳥語、蟲啼以及人類和大自然產生的無數種聲音。有時,也會有一些奇異而神秘的聲音迴蕩在我們的身邊。
那會是些什麼聲音呢?為此,許多科學家想出了千奇百怪的答案來解釋自然界中發現的一些神秘聲音,而另一些科學家則在探索和發現來自地球和外層空間極端奇異的新聲音。下面就讓我們跟隨科學家的腳步,一起來探尋曾經出現的11種神秘的聲音吧!
海洋怪聲「Bloop」
在過去的70多年裡,地球上的海洋已經成為一個最有價值的全球監聽設備。首先是在冷戰期間,人們通過水下麥克風網絡掃描敵方潛艇,而最近幾十年,則成為了科學家研究海洋和地球內部結構的完美場所。
最著名和最強大的水下聲音事件之一,被稱為「Bloop」,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於1997年錄製的。「Bloop」事件持續了大約1分鐘,並且頻率從低沉的隆隆聲中逐漸上升。它是由3000英裡(5000公裡)外的水下麥克風探測到的,比任何已知動物發出的噪音都大得多。
引發「Bloop」的事件的大致位置是在南極圈附近的海域,NOAA現在認為「Bloop」是由巨大的冰山從南極冰川的末端「崩裂」或分裂的聲音導致的。
這些年,NOAA還確認並命名了其他幾個獨特的水下聲音事件:一種名為「朱莉婭」(Julia)的奇怪聲音,很可能是由冰山撞到海底引起的;一種名為「火車」(聽起來像火車車輪撞擊鐵軌的聲音)的事件,科學家們認為它很可能起源於南極洲的羅斯海;還有一種名為「向上彎曲」(Upsweep)的刺耳聲音,很可能起源於太平洋,自1991年以來一直被水聽器季節性地探測到。
水上合唱團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報告說,許多不同種類的魚在黎明和黃昏時分,都會和它們的同伴一起參加集體合唱,這與許多鳥類的方式大致相同。
據報導,來自珀斯科廷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西澳大利亞海德蘭港海岸錄製了長達18個月的有聲魚類歌聲。他們能夠錄製七種不同的魚類合唱團的聲音,包括黑寶石魚發出的重疊的霧角叫聲,以及蝙蝠魚合唱時發出的「叭、叭、」的聲音。
科學家們記錄的大多數聲音都是一條魚一遍又一遍重複同樣的叫聲。但是,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同類魚在水下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彼此的聲音時,它們就開始以同步的方式重疊它們的叫聲。研究人員指出,聲音在魚類的許多行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繁殖、進食和領土爭端。
最孤獨的鯨魚
1989年,負責偵聽核潛艇的美國軍事網絡,首次記錄了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根據它的叫聲模式,它被識別為藍鯨,但它似乎有一種獨特的高音,主音頻率為52赫茲,這對人耳來說,卻是一個低音。
科學家告訴我們,大多數藍鯨說話的頻率在10到40赫茲之間。這也是這頭鯨魚為什麼獲得「最孤獨的鯨魚」稱號的主要原因,因為科學家猜測它無法與所有其他藍鯨進行交流。
這頭藍鯨可能是一頭雜交鯨魚,雙親來自不同的鯨魚物種,這可能會導致不同的體型和不同的叫聲。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表明,最孤獨的鯨魚與世界上所有其他藍鯨之間的差異,可能並不會構成巨大的社交挑戰。研究人員說,已經檢測到了許多特殊的鯨魚叫聲,一些研究表明,生活在特定地區的鯨魚群體有截然不同的鯨魚歌聲,但頻率往往不同。
而且,後來的錄音還發現,那頭「最孤獨的鯨魚」現在正在改變語調(鯨魚的叫聲),幾年來它的叫聲一直在變得更深沉,現在記錄到的聲音已經降到約為47赫茲。
最深處的噪音
2016年3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了來自地球最深處 —— 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處 —— 低沉的呻吟、抱怨和偶爾的尖叫聲的錄音。
這些聲音是用一個鈦封裝的麥克風在三周多的時間裡錄製的。為了不被周圍海水的壓力壓碎,麥克風必須慢慢沉入深海。海水的壓力是海平面大氣壓的1000多倍。這個麥克風在海洋最深處工作了23天,捕捉到了幾種不同種類的鯨魚、過往船隻和附近地震的隆隆聲。
NOAA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了解來自人類的海洋噪音是否導致深海噪音水平上升,科學家們希望研究這些變化會如何影響依賴回聲定位的動物,如海豚和鯨魚。
據估計,由於船舶、潛艇和水下建設項目的增加,現在的海洋噪音大約是50年前的10倍。
The Hum「嗡嗡聲」
與海洋和地球科學家報導的聽不到的微震嗡嗡聲不同,「The Hum(嗡嗡聲)」可能是一種社會現象,它介於令人討厭的陰謀論和真正的神秘之間,它已經變得非常有名,甚至使它成為一個專有名稱。
世界各地的許多人,但主要是在英國和美國,都曾報告說能夠聽到微弱的低音調的嗡嗡聲,有時可以與遠處的發動機空轉或電子設備的聲音相比較,但無法找到對這種聲音的明顯解釋。
有些人似乎比其他人更容易聽到這種嗡嗡聲,而且這種現象通常與特定的地區有關,比如新墨西哥州的陶斯和英格蘭的布里斯托發出的「嗡嗡聲」。
醫生們認為,產生嗡嗡聲的原因可能是人們過於關注背景音,也許是因為他們總試圖傾聽別人談論的嗡嗡聲。
大地之歌
根據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海浪衝擊全球陸地海岸,會在地球內部造成持續緩慢的聲音振動,遠遠低於人類感知的水平。
地球的這種低沉的「嗡嗡聲」是聽不到的,但可以用非常靈敏的地震儀來測量。
地震學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知道,即使在沒有地震的情況下,地球也會發出微弱的「微地震」振動,這使得我們的星球像鐘聲一樣響起,聲音振動很強。2015年2月發表的一項基於計算機模型的研究發現,海浪可以在海底產生微弱的地震波,聲音頻率非常慢,在13秒到300秒之間。
研究人員認為,最長的波導致了觀測到的微震活動。
搖滾吉他
在美國猶他州南部有一座標誌性的狹窄巖石拱門,高300英尺(90米)的彩虹橋,在當地環境中的其他聲音和地質振動(例如海浪)的刺激下,會像撥彈的吉他一樣振動。
通過對大型砂巖拱門的振動進行精確測量,並使用它們來創建結構的計算機模型,研究人員能夠識別出某些引起拱門強烈共振響應的局部振動源。
科學家們希望,更多地了解彩虹橋的穩定性,以及彩虹橋如何應對周圍環境中的振動應力,可以幫助儘可能長地保存這種稀有且已經古老的地質構造。
許多前往彩虹橋的遊客也表示,在這裡聽到了嗡嗡聲,有些人甚至還錄製了這種聲音。
極光之聲
許多天文觀測者和冬天漫遊者都能聽到北極光發出的短暫聲音,通常是在極光最強烈的清靜夜晚。
長期以來,極光在頭頂上發出的微弱的噝噝聲、爆裂聲和噼啪聲一直沒有科學的解釋。這些聲音在地表聽到時非常微弱,所以研究人員一直在困惑,它們是如何由極光產生的,極光發生在距離地球表面數百公裡的外層大氣層的高處。
芬蘭的一位聲學家表示,他已經錄製了已知的第一批極光之聲,他現在認為他找到了一個科學的解釋。
通過使用麥克風陣列來三角定位聲音的位置,他在離地面約230英尺(70米)的相對較低的大氣水平上精確定位了怪異噪音的來源。
聲學家認為,這些聲音是由所謂的熱逆溫層在大氣中積累的電荷區域引起的,在非常平靜和晴朗的夜晚,許多地區都會形成這種電荷區。
當電荷層被為北極光增壓的磁暴幹擾時,它們會在大氣中釋放出一個小火花,導致微弱但穩定的爆裂聲,當條件合適時,就可以在地面聽到這種聲音。
月球音樂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任務錄音顯示,1969年,阿波羅10號指令艙的太空人在月球遠端曾聽到了「奇怪的音樂」。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2008年公布了錄音帶的文字記錄,顯示太空人在飛船內談論可以聽到的「外層空間」音樂。聲音在大約一個小時後停止,太空人們還討論是否應該將這一經歷告訴NASA的管制員。當時,太空人們與地球失去了聯繫,因為指揮艙的軌道將他們帶到了月球的另一邊,那裡永遠背對著地球。
2016年2月,NASA在一部關於阿波羅10號任務的紀錄片中公開了這些錄音。這是同年阿波羅11號登月的一次「演練」。
NASA技術人員和阿波羅11號太空人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在月球的另一邊聽到了類似的噪音,他們認為,這一「音樂」可能是指揮艙和登月艙的儀器在靠近時受到無線電幹擾造成的。
木星風暴
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諾飛船於2016年7月4日抵達木星之前,它正以每小時約15萬英裡(241000公裡/小時)的速度越過這顆巨大行星的強大磁場的邊界。
即使以這樣的速度穿越邊界也需要2個小時,太空飛行器上的儀器能夠記錄下木星磁場和從太陽湧出的超音速太陽風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聲音。
其結果是錄下了奇怪的尖叫聲和咆哮聲,呼應了遙遠的太空風暴在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周圍肆虐的聲音。
降B大調的黑洞
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黑洞不僅會唱歌,他們還發現了一個以接近降b音調唱歌已經超過20億年的黑洞。
在距地球約2.5億光年的英仙座星系團中一個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中,科學家發現了「音符」,該音符是由強電磁爆發引起的壓力波引起的,該電磁波是由該星團中心黑洞周圍積聚的物質的熱盤引起的 。
英國劍橋大學的X射線天文學家已經能夠測量出,來自黑洞的波在星系團中星系之間熱而薄的氣體中傳播時的頻率。科學家們報告說,這個音非常接近降b調,但是比中C調低了57個八度。
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研究表明,這個黑洞在大約20億年的時間裡一直在演奏「宇宙中最低的音符」,是我們所知道的持續時間最長的交響樂。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