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女書」這樣的詞對多數人來說很陌生,若不去弄清它們的涵義,恐怕真要以為《雪花秘扇》是部女同片了。但無論雪花和百合戲裡如何曖昧纏綿,尼娜和索菲亞如何醉酒貼面,主創要講的都不是一個女同的故事。女主之一李冰冰(在線看影視作品)說,人類有第四種情感,這種情感是對一個人的支持和牽掛,不是愛情,是愛。
既是講「愛」的片子,應該要濃情似火、感天動地吧?但《雪花秘扇》偏不——淡淡的劇情,淡淡的節奏,淡淡的人物,淡淡的言語,這戲的一切猶如一個淡淡的姑娘,溫婉悠長,淡淡裡透著濃鬱回味,文藝範兒十足。在眾多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電影中,它似乎顯得朦朧又清香,乍看平淡緩慢,回味卻情深似海。對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這種淡淡的民俗劇算是拓展出了另一片天地,悄悄綻放在奼紫嫣紅間倒顯得奪目;而在國外,該劇不論是原作還是影視作品都得到大幅度關注,證明除了武俠之外文藝範兒的民俗劇也可以很出彩。作為一部合拍片,《雪花秘扇》不論在語言、劇情安排還是人物素描上都有種奇特的中西合璧之感,它將中國神秘多樣的民俗和西方情懷、製作手法結合,雖說初看有些怪怪的,但細品倒也是種舒服的風格。
不過,在淡淡之中玩內涵的代價就是:被認可需要一個過程,可能人們要等反覆回味後才能發現其中的細膩和深情。《雪花秘扇》一個「秘」字道出多重含義:扇子本身乃一摺疊之物,打開後字跡才現,「秘」皆在那閉合的扇子裡;「老同」「女書」為湖南偏遠地區特有文化,於外國人,甚至多數中國人都是民俗之秘;兩位女主人公之間如何從親密無間到漸行漸遠,也為待解開的秘;而古今穿插、情節交替,更為該劇添了神秘色彩。雖然有「類女同」和「秘」做噱頭,但由於故事皆婉婉道來,觀影之中難免覺情節緩慢慵懶,於是中途有觀眾離場。實際上,耐心看完這些細膩瑣碎的片段,會發現在看多了那些恢宏巨製、動作大片或濃烈喜劇之後,這樣一部「小清新」的民俗劇顯得獨特且可貴。
世界上有第四種情感,那不是親情,友情,愛情,更不是同性戀情,而是高於愛情和友情的、純粹的同性之愛。對女人來說,那是個裹著腳、沒有任何自由的年代,她們無法向一般人傾訴自己的感受,男人無意也無法理解她們的內心世界。於是,兩個出生同時、長相性情相近的女孩從小結為「老同」,以「女書」交流心聲,立誓惺惺相惜,永不離棄。儘管不論是雪花和百合還是她們的後代尼娜和索菲亞之間都曾產生過隔閡與誤會,但「秘扇」打開之後,至情回歸,影片結尾兩個「老同」躺在一張病床上,車禍後的索菲亞終於睜開緊閉的雙眼,了解真相後的尼娜亦感受到她的甦醒而喜笑顏開,一切在徐徐的音樂聲中模糊……那些被胡琴笛簫結合演奏的管弦樂串聯起來飄忽於整劇的哀怨,頓時化為深深的動容,於是發現之前的平淡似乎並非累贅,原是為這最後的畫面渲染鋪墊。
現代人的生活多是緊湊忙碌,少有機會能夠在一片喧囂中靜下心來,耐著性子看完這樣一部認認真真講「愛」的電影;而社會沉浮、世事變遷,我們的周圍還有多少純粹的愛可以用來紀念?如今,這樣特別又唯美的閨蜜之情恐怕也就只能在熒幕上看到了。《雪花秘扇》的製片人,默多克的夫人鄧文迪果然眼光獨到,敢第一個將好萊塢資金以風投形式引進國內,壯著膽子製作這樣一部純粹講「愛」的作品。在這物慾橫流、人情冷暖的時代,我們都太需要這樣的真情,更需要在眼花繚亂的大片中看到這樣淡淡而來的民俗片——它也為今後的中國電影悄聲道出新的靈感和風格。
鄧文迪的希望是「搞一個國際的隊伍,拍那些在中國很賣座,但是國外的人又能看懂的電影」。那麼,我們便懷著期待和審視的目光,坐等這次新嘗試的效果吧。
流小犀(娛評人)
搜狐娛樂評論頻道特約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搜狐娛樂評論頻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優稿優酬。
(責任編輯:李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