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交通部長、教育部長都辭職了!國會騷亂後辭職的高官還有誰?

2021-01-09 騰訊網

當地時間周四(7日),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衝進美國會大廈造成暴力和混亂後,多名川普政府官員相繼宣布辭職。

這些人中既包括在白宮擔任要職的官員,也有自川普政府的「老臣」。其中一些人在川普公開鼓勵其支持者前往國會大廈抗議後幾小時就提交了辭呈。此時,距離川普的美國總統任期結束不到兩周。

7日晚間,川普發布了一段兩分半的視頻,呼籲大家冷靜下來,承認1月20日將有新政府上臺,並表示他現在專注於「平穩、有序、無縫的權力過渡」。

在國會大廈發生騷亂後,一些美國企業也紛紛採取行動,切斷與川普及其支持者的聯繫,還有公司解僱了參與暴力事件的員工。

他們都辭職了

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周四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辭職,成為第一位提交辭呈的內閣成員。她寫道,國會大廈的動亂「深深困擾著我,我無法置身事外」。她的辭職將於下周一生效。趙小蘭的丈夫是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

美國教育部長德沃斯(Betsy DeVos)同樣在周四晚間向川普提交了辭呈,成為第二位辭職的內閣成員。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代理主席古斯比(Tyler Goodspeed)也於周四辭職。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昨天發生的事件使我不能再留在這個職位上。」

川普的前代理幕僚長馬爾瓦尼(Mick Mulvaney)在周三(6日)晚上辭去了北愛爾蘭特使的職務。他稱,他在該晚打電話給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並告訴他「我無法留下來」,他預計會有更多人辭去職務。「我已經和一些選擇留下來的人談過了,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擔心總統可能會把更糟糕的人放進來。」他說。

此外,美國網絡安全方面最高層級的官員之一科斯特洛(John Costello)也於同日辭職。科斯特洛告訴同事,國會山的暴力事件是他的「臨界點」,他希望這能成為一記「警鐘」。

曾擔任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幕僚長的前白宮新聞秘書格裡沙姆(Stephanie Grisham)也在國會大廈發生暴力事件後不久就提交了辭呈。她自2016年大選以來一直為川普夫婦工作,是服務時間最長的人員之一。

提交了辭呈的還有白宮新聞副秘書馬修斯(Sarah Matthews),她在一份聲明中說,她「對今天看到的一切深感不安」。

據外媒引述一位知情人士的話稱,自2019年起擔任川普國家安全副顧問的波廷格(Matthew Pottinger)也已提交辭呈。他曾是美國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亞洲部主任。

尼凱塔(Rickie Niceta)是梅拉尼婭·川普自2017年以來的社交秘書,她也曾作為在華盛頓特區的活動策劃人幫助組織了川普的就職慶典。據一位熟悉其計劃的政府官員說,尼凱塔表示她正在請辭。

除此之外,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首席法律顧問蓋格(Arjun Garg)、負責宣傳的副行政長官沙弗(Kirk Shaffer)、首席發言人曼澤裡(Brianna Manzelli)、立法事務主管奇亞奇尼(Andrew Giacini)等人均紛紛辭職。

商界與暴力事件劃清界限

與此同時,美國社交網絡公司臉譜網(Facebook)無限期禁止川普發布動態,總部位於加拿大的電商品牌Shopify關閉了與川普的競選活動和企業相關的在線商店。出版商Simon & Schuster表示,將放棄出版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的一本書,該參議員是川普選舉相關言論的關鍵支持者。

此外,數十名企業高管和貿易團體譴責國會大廈的暴力事件。一些公司表示,在看到一些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和視頻後,他們解僱了參與國會大廈騷亂的員工。

保險代理商鵝頭保險公司(Goosehead Insurance)於周四表示,其副總法律顧問戴維斯(Paul Davis)不再受僱於該公司。該公司執行長馬克-瓊斯(Mark Jones)在一封發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表示,公司「得知我們的一名員工在我們不知情或不支持的情況下,參與了昨天在我們國家首都舉行的暴力示威活動,感到驚訝和沮喪。」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印刷公司Navistar Direct Marketing的經理在看到一名佩戴公司徽章的員工出現在騷亂照片後表示:「任何表現出危及他人健康和安全的危險行為的員工都將不再擁有在本公司的工作機會。」

相關焦點

  •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因國會騷亂事件辭職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辭職(圖源:路透社) 海外網1月16日電 美國國會騷亂事件引發的衝擊效應還在持續,多家外媒報導稱,當地時間周五(15日),
  • 美國會或啟動彈劾川普程序,多名高官辭職
    據路透社華盛頓1月6日報導,代表美國14000家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和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在內)的某重要企業組織敦促美國高官考慮將川普總統趕下臺。全國製造商協會主席兼執行長傑伊·蒂蒙斯說,川普煽動暴力,企圖保住權力,任何選舉產生的領導人為之辯護都是在違反對《憲法》的誓言,是在拒絕民主,支持無政府狀態。
  • 美國會騷亂引發白宮辭職潮 政治內耗加劇社會分裂
    新華社華盛頓1月7日電 美國會騷亂引發白宮辭職潮 政治內耗加劇社會分裂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美國國會騷亂在華盛頓掀起的猛烈政治風暴7日仍在繼續,多名議員呼籲罷免總統川普,交通部長和教育部長當天先後宣布辭職。川普當天發表講話稱新政府將按時上臺。
  • 美國國會警察局長宣布將辭職:以為只是自由示威,沒料到暴力襲擊
    1月7日,據外媒報導,美國會警察局長史蒂文·桑德宣布他將於1月16日辭職,他稱未料到會發生暴力襲擊:「警方原本計劃應對一次自由示威,沒想到會發生暴力襲擊。」據美聯社7日報導,美國國會警察局長史蒂文·桑德(Steven Sund)已表示,將於1月16日辭職。
  • 兩名部長接連辭職!68人被捕!美國國會遭衝擊事件持續發酵!川普...
    拜登再次譴責示威者暴力衝擊美國會大廈拜登當天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發表講話稱,川普應該為本次暴力衝擊國會事件負責,他嚴厲譴責川普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大廈的行為,稱這樣的行為「完全無法接受」。美國當選總統 拜登:在過去的四年裡,我們的總統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明確蔑視我們的民主、憲法和法治。在我看來,6日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 美教育部部長德沃斯遞交辭呈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自發生美國總統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事件後,美國多位官員宣布辭職。當地時間7日晚,美國教育部長德沃斯(Betsy DeVos)向川普提交了辭呈,稱國會衝擊事件對她來說是一個轉折點。
  • 德部長博士論文抄襲,被要求辭職
    據德國《圖片報》15日報導,因博士論文被爆存在抄襲問題,德國政壇和媒體要求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部長弗朗齊絲卡·吉費辭職的聲音高漲。今年42歲的吉費一直被視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未來接班人」。2005年至2010年,吉費在柏林自由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提交了題為《歐洲公民之路——歐盟委員會民間社會參與政策》的論文並取得博士學位。去年有學位打假人士指控她的博士論文抄襲。
  • 「我勸你不要這麼做」 擔心騷亂引發白宮離職潮,共和黨參議員喊話...
    【環球網報導】據《國會山報》7日報導,一些共和黨參議員已經開始敦促白宮高級官員不要辭職,他們擔心川普對國會大廈暴亂者的反應會引發大規模辭職。當天,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和教育部長貝琪·德沃斯都因國會大廈暴亂而宣布辭職。
  • 川普更換國防部長引各方不滿,但川普的破壞戰車仍在行進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解僱了國防部長埃斯珀,並任命前國家反恐中心負責人米勒執掌五角大樓。川普周一表示,米勒將擔任代理國防部長。但有人說,這並不符合美國國防部法令和國防部繼承權行政命令的規定。他們要求由國防部副部長來填補這一空缺,這是另一個經參議院確認的職位。
  • 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致四死多傷,國際社會發聲譴責!以色列任命...
    數以萬計的示威者圍堵在國會大廈附近,有人揮舞著美國國旗或自製旗幟,有人高喊口號。不少人裝扮「搶眼」,還有人臉上塗抹著顏料。 部分示威者衝破圍欄,衝進國會大廈,試圖阻撓會議進程。有人手持棍棒,砸碎玻璃窗爬進國會大廈,也有人沿著外牆爬上大廈樓頂。 衝進大廈後,一些示威者與持槍的安保人員對峙。
  • 美國國會暴亂後,這些議員成了「過街老鼠」
    本次大選期間,三人緊跟川普步伐,對選舉結果發起挑戰,已經在美國政壇和輿論界引起爭議。 本月初,國會騷亂事件引發全美政壇動蕩之後,這三人也因和川普之間的關係,以及「幫助煽動暴亂」的指控,遭到了各方面前所未有的批評和質疑。
  • 衝擊國會事件後,川普政府官員掀起離職潮,究竟什麼原因?
    1月6日國會清點選舉人票,川普在當天早些時候發表了演講,堅稱「選舉勝利被竊取」,這使得大批支持者情緒激動,最終導致了衝擊國會事件。這件事後,美國商務部長趙小蘭提出辭職,並表示美國經歷了痛苦難忘而且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這令她感到不安和難以忘懷。她是第一位提出辭呈的內閣成員。
  • 臺灣「教育部長」辭職:最想回家好好睡一覺(圖)
    最後一天當教育部長 蔣偉寧:最想回家好好睡一覺。(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7月15日消息 據臺「東森新聞」報導,臺灣「教育部長」蔣偉寧扯進論文造假風暴,14日正式請辭下臺,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得知後也表示「尊重」。蔣偉寧完成「教育部長」最後一天的工作後,傍晚踏出辦公室,看到「教育部」人員排隊鼓掌歡送,他笑著表示,目前回家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覺」。
  • 臺灣「教育部長」打包走人 在任三年罄竹難書
    臺灣「教育部長」杜正勝向「行政院長」張俊雄口頭請辭之後,20日現身「教育部」打包行李,他表示,辭職多少與「立委」選舉有關,希望辭職能帶給民進黨加分作用,同時希望綠營支持者不要因此怪罪民進黨。他說,卸任後將重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繼續史學研究的工作。杜正勝在任只有3年半的時間。
  • 國會騷亂後迎來拜登就職典禮,美國首都部署六千國民警衛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日報導,在周三美國國會大廈發生騷亂後,當地時間周四,美國陸軍部長萊恩-麥卡錫(Ryan McCarthy)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到周末,將有來自6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6200名國民警衛隊人員部署在美國首都。
  • 拜登將公布新一任商務部長和勞工部長提名人選
    華盛頓騷亂塵埃落定,對於國會議員們要求清算川普的呼聲,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似乎並不在意,他更願意將自己的精力聚焦在1月20日的就職典禮,以及組建新政府團隊上。當地時間1月7日,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市新政府司法部官員提名人選見面會上,拜登宣布,提名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首席法官梅裡克·加蘭出任美國司法部長。
  • 臺灣最短命「教育部長」吳茂昆「拔完管」就走人?
    臺灣最短命「教育部長」吳茂昆「拔完管」就走人?參與互動    臺灣最短命的「教育部長
  • 國會大廈發生大暴亂,拜登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成孤家寡人
    【南方+1月9日訊】據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支持者6日「暴力闖入」美國國會大廈,並打斷了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再加美國總統交接日的臨近,美國許多官員紛紛「辭職」。
  • 當「替罪羊」、政見不合、遭起訴...臺灣高官辭職原因有哪些?
    由於愈演愈烈的臺大校長遴選風波,臺灣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日前以「健康原因」請辭,成為蔡英文行政團隊又一位離職高官。在臺灣公務人員體系中,大致可以分為政務官、事務官與民意代表這三類。一方面,政務官多數來自於學術界或經濟界,精通理論卻疏於實務,慣於授業解惑卻拙於協調,這些精英未必能適應島內官場文化;另一方面,作為行政部門的一把手,政務官要面對民眾的挑剔目光與島內嚴酷的政治環境,有的幹了48天就宣布辭職,強調自己像「誤闖政治叢林的土地,渾然不知周遭都是陷阱」。近日,島內媒體盤點了因為四類黯然請辭的島內政務官。
  • 美國國防部長被解僱後 五角大樓面臨「人事地震」
    日前,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被現任總統川普解僱。此後,「人事地震」的陰雲籠罩在五角大樓。當地時間11月10日,即川普在推特上宣布解僱埃斯珀的後一天,五角大樓多名高官遞交辭呈。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聲明,辭呈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