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替罪羊」、政見不合、遭起訴...臺灣高官辭職原因有哪些?

2021-01-10 環球網

由於愈演愈烈的臺大校長遴選風波,臺灣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日前以「健康原因」請辭,成為蔡英文行政團隊又一位離職高官。

在臺灣公務人員體系中,大致可以分為政務官、事務官與民意代表這三類。各級民意代表由民眾投票選出,目前臺灣立法機構有113席民代;事務官就是文官,通過考試進入公職機關,然後逐級晉升,最高可擔任當局行政部門副負責人,也就是所謂「常務副部長」;政務官則依託當局政治任命而產生,像潘文忠這樣的行政部門負責人(「部長」)便屬於此類。

雖然政務官看似位高權重,但在不少人眼中,政務官其實是三者中性價比最低的。事務官執行政務官的命令,如果沒有違法情況,便可以平安地待在機關直到退休;民意代表只要選得上,動動嘴皮子能幹個幾年十幾年的;而擔任領導崗位的政務官,能幹滿一任四年的鳳毛麟角,不是黯然求去就是被轟下臺,成了名副其實的「臨時工」。

一方面,政務官多數來自於學術界或經濟界,精通理論卻疏於實務,慣於授業解惑卻拙於協調,這些精英未必能適應島內官場文化;另一方面,作為行政部門的一把手,政務官要面對民眾的挑剔目光與島內嚴酷的政治環境,有的幹了48天就宣布辭職,強調自己像「誤闖政治叢林的土地,渾然不知周遭都是陷阱」。近日,島內媒體盤點了因為四類黯然請辭的島內政務官。

政績不佳請辭

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其中又能細分成兩種,一種是自己幹到不咋地,第二種是替上級當「替罪羊」。這其中有代表性的職務就是臺灣當局實際的二把手——行政機構負責人。從2000年民進黨上臺開始算起,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三朝執政共18年,竟換了14位行政機構負責人,最長的不過2年有餘,最短的竟不過百日。

由於衝在第一線,一旦出現民意下跌、出現執政危機、選舉失敗,都能成為行政機構負責人下課走人的理由,偏偏島內這十來年狀況又特別多,因此行政機構負責人如走馬燈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新的一位便是林全,他從2016年5月上任到2017年9月下臺,幹了一年半時間。這一年多來蔡英文強推「轉型正義」、一例一休、軍公教年金改革、前瞻計劃,把要得罪的人都得罪了,接下來要拼2018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就順勢把林全換下來,讓綠營大佬賴清德接盤。這對於飽受綠營非議的「老藍男」林全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遭起訴請辭

被稱為「臺灣經濟之父」的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尹仲容,則是遭起訴後請辭公職的第一人。

1954年,他被時任當局副領導人陳誠任命為經濟部門負責人兼「信託局局長」,成為穩定臺灣經濟的關鍵人物。一年後,當局支持的揚子木材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倒閉,參與授信借貸的信託局被牽連其中,尹仲容遭民意代表指控與木材公司負責人有所勾結,惹上官司。

儘管同年10月臺灣地區法院宣判尹仲容無罪,但尹仲容還是宣布辭去經濟部門負責人與「信託局局長」職務。他在請辭信中寫道:「惟仲容備位『閣僚』,既需對簿公庭,自不能專心政務,擬請淮予辭去『政務委員』兼『經濟部長』職務,以免貽誤,公私均感,敬請鈞安。」雖然行政機構負責人俞鴻鈞曾慰留尹仲容,但面對洶湧的輿論,還是同意他去職。

直到1957年8月,尹仲容案情大白,又被當局重新啟用,他主持制訂的臺灣《加速經濟發展計劃大綱》,為臺灣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因病請辭

同樣為臺灣經濟貢獻良多的行政機構負責人孫運璿,則是因病請辭公職。相比起尹仲容,孫運璿從大陸來臺灣更早。1945年臺灣光復後不久,他被任命為臺灣電力公司機電處處長。當時「二戰」剛結束,臺灣電力系統受損嚴重,一到晚上全島一片漆黑,臨危受命的孫運璿5個月就讓島內電力供應恢復80%。

1967年,他被任命為當局交通部門負責人。從上世紀70年代起,臺灣「十大建設」中交通領域的六大建設都由他負責,這些建設為臺灣經濟騰飛打下了基礎。之後在轉任經濟部門負責人後,他在新竹成立了帶有官方色彩的民間研究機構——工業技術研究院。如今,旗下的臺積電和聯華電子已成為國際知名高科技公司。

1978年,孫運璿出任行政機構負責人。正在他仕途一路看好之時,1984年4月24日早起時突發腦溢血中風,不得不辭去公職,退出政壇,政治生命就此畫上句號。

前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郝柏村曾透露,蔣經國晚年曾親口對他表示,接班人選應該是孫運璿,「他堅持讓孫運璿做『行政院長』,是預計任期屆滿時,讓孫運璿做接班人,但後來孫運璿中風了,連『行政院長』也不能做了」。

多說一句,就是靠像尹仲容、孫運璿這樣的能人,幫助臺灣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政見不合辭職

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與上級無法共處,索性離職而去,最典型的就是宋楚瑜。

1974年,留美歸來的宋楚瑜成為蔣經國的英文秘書,從此步入臺灣政壇。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宋楚瑜輔佐李登輝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和國民黨主席,自己也擔任了國民黨秘書長一職。1992年國民黨在民意代表選舉中遭敗,宋楚瑜被要求下臺,李登輝出面指派宋楚瑜出任臺灣「省長」,當時兩人情同父子。

之後,臺灣在1993年舉行省長選舉,在李登輝的全力相助下,宋楚瑜以近60%的支持率成功當選。宋楚瑜四年「省長」任內頗得民心,聲望也達到巔峰,甚至有超過李登輝的趨勢。

兩人關係開始出現微妙轉變。由於對宋楚瑜巨大聲望不安,在李登輝的主導下,1997年臺灣開啟「凍省」進程,旨在弱化「省長」職能,改由地區領導人直接任命無實權的「省主席」。

1996年年底,宋楚瑜宣布「已請辭省長」。不過,這兩份辭呈,當時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行政機構負責人連戰都沒有批准,直到1998年底,宋楚瑜以「請辭待命」身份恢復上班,完成最後兩年的有名無實的省長任期。這為宋楚瑜脫離國民黨參加2000年地區領導人選舉埋下伏筆。

相關焦點

  • 選舉、人事、網軍...盤點2019年臺灣的那些「亂」
    選舉之亂  再過不到半個月,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將舉行,截至目前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已兩度「交火」爭鋒政見。  今年藍綠橘候選人的出爐,堪稱選舉史上最亂。民進黨先是賴清德搞「突襲」,蔡英文不擇手段修改規則「玩殘」賴清德,於6月13日民調勝出。
  • 「臺灣民政府」被臺檢方認定為詐騙集團遭起訴
    新華社臺北7月9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臺灣桃園檢方9日宣布,已偵結「臺灣民政府」詐欺、洗錢案件,該組織不法獲利逾7.7億元(新臺幣,下同),系詐騙集團,首腦林志昇夫婦等6人遭起訴。  桃園檢方表示,這6人涉嫌共同以「臺灣民政府」名義長期詐欺、洗錢,檢方偵查發現被告的詐術內容、取款名義、所得流向均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本質上是詐騙集團。  檢方指出,經過密集傳訊數百人後,並比對查扣的帳冊、檔案與外部金流後,初步查出共有315人遭詐騙受害,估計犯罪所得逾7.7億元。被害人遍及島內各地,若有被害人出面指訴,將持續依法究辦。
  • 臺灣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涉賄遭起訴
    臺灣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涉賄遭起訴 2017-01-09 20:58: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國會或啟動彈劾川普程序,多名高官辭職
    國會警察持槍把守入口(美聯社)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當天發表聲明,敦促副總統彭斯動用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將川普免職,原因是川普「煽動騷亂並持續構成威脅」,他的「危險且具有煽動性的行為使他必須被罷免」。
  • 政見:做社科版的科學松鼠會
    榜妹:#標配問題#「政見」是從何時開始運營的?現在關注者有多少?團隊成員有多少?大家是怎麼分工的呢?政見:政見的微信公號是今年年初開始運營的,但政見作為一個團隊的歷史則要追溯到2011年11月。榜妹:#標配問題#從開始運營到現在,內容模式經歷過幾個發展階段,粉絲出現過幾次增長高峰,是哪些原因呢?政見:單就微信公號而言,粉絲增長高峰一是在做各類互推時(沒辦法,微信公號可被發現的渠道太少了,於是互推這種非常原始的推廣方式至今仍然非常有效),二是在有傳播力極高的文章時。
  • 臺灣「立委」集體貪瀆起訴12人 批蘇震清4人「被豢養的家臣」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地檢署偵辦「『立委』集體貪瀆案」今(21日)偵結起訴,依貪汙等罪起訴前太流負責人李恒隆、「白手套」郭克銘、現任「立委」蘇震清、廖國棟、陳超明、趙正宇及前「立委」、「時力」黨主席徐永明等12人,同為被告的「立委」陳唐山則獲不起訴處分。
  • 臺灣名字最長的人上電視辯論「搶鏡」,撒紙錢飈英語被消音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期間,嘉義市長候選人一共有四位。除了三位名字正常的候選人,還是有一位名字多達十五字的人。其全名為:黃宏成臺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下稱「臺灣阿成」)。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在其他3位候選人參選時,「臺灣阿成」身穿財神裝參加發表會,不僅當場大撒紙錢,還唱起了日前喝起了在臺北市長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上躥紅的「蜂蜜檸檬水」。
  • 百事可樂認定兌獎瓶蓋有假拒不兌換遭起訴
    百事可樂認定兌獎瓶蓋有假拒不兌換遭起訴 2012年05月16日06:29 來源:中國廣播網
  • 兩名部長接連辭職!68人被捕!美國國會遭衝擊事件持續發酵!川普...
    美國國會大廈一片狼藉當地時間7日早上,美國警方表示,在前一天的國會遭暴力衝擊事件中,共有4人死亡,另有14名警察受傷,當地警方逮捕了參與抗議的68人。經過長時間的衝擊,美國國會大廈已經是一片狼藉。美國國會警方在7日的聲明中表示,媒體6日報導國會衝擊事件致1名警察死亡的消息不實,儘管暴亂造成了14名警察受傷,另有一些住院,但沒有造成警方人員死亡。據美媒報導,美國國會警察局局長史蒂文·桑德在7日表示自己將於1月16日引咎辭職,他說警方此前預計會有示威事件發生,但沒想到最後事件演變成暴力襲擊。
  • 美國密蘇裡州起訴中國,得逞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提到,1976年美國《外國主權豁免法》承認了主權國家的豁免權,但有一種例外就是「具有足夠美國聯繫的商業活動」,但現在疾病暴發不是商業行為,所以訴訟很難成立。路透社的消息也提到,有國際法專家認為,在美國法院追究中國對新冠疫情責任的做法不太可能成功。芝加哥大學國際法教授Tom Ginsburg表示,一項名為主權豁免的法律條款為外國政府提供了廣泛的保護,使其免受美國法院的起訴。
  •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 麻煩才剛剛開始?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麻煩才剛剛開始?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 摘要 【谷歌遭美國司法部起訴 麻煩才剛剛開始?四大科技巨頭或遭強制拆分】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周二正式宣布,將聯合11個州的檢察官,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對谷歌提起民事反壟斷訴訟,以阻止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上非法獲得的壟斷優勢進行反競爭行為。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美國司法部起訴微軟以來最重大的反壟斷訴訟。此外,未來將有更多的州加入此次司法部的聯合起訴當中。
  • 都是掛名惹的禍 臺灣學界領袖捲入造假風波
    臺灣學界盛行「掛名文化」,不太知名的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為了提高「命中率」,熱衷掛上「大咖」教授的名字,以示文章的「分量」與權威性。這種操作不出事則罷,一出事不僅真實作者名譽掃地,掛名者的學術誠信也會備受質疑。曾做過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的楊念祖、教育部門負責人的蔣偉寧就因掛名的文章涉及剽竊,在輿論的壓力下辭職下臺。掛名陋習容易滋生學術不公,島內有識之士疾呼,是時候整治此類「潛規則」了!
  • 造假 臺灣多位「大咖」因掛名而捲入論文造假風波
    曾做過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的楊念祖、教育部門負責人的蔣偉寧就因掛名的文章涉及剽竊,在輿論的壓力下辭職下臺。掛名陋習容易滋生學術不公,島內有識之士疾呼,是時候整治此類「潛規則」了!臺當局高官因學術醜聞丟官作為臺灣最著名的高等學府,臺大最近丟人丟到海外去了。
  • 替罪羊英文怎麼說?|遊遊英語第8期
    英語中把代人受罪、替人「背鍋」的人稱為「scapegoat」,意思就是替罪羊,把家族中有辱門第的成員稱為「black sheep」,相當於中文裡的敗家子、害群之馬。01「替罪羊」英文怎麼說?Scapegoat英 /skepɡt/ 替罪羊,替人頂罪者。
  • 替罪羊在替誰的罪?
    其實無論是「黑鍋」還是「替罪羊」或許都有很多的不得已,也可能會有很多的不言說。那麼,替罪羊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不是替罪牛或者是替罪狗呢?來源關於「替罪羊」的起源,目前有兩種比較靠譜的說法。一種是說這種說法起源於國內,另一種則說它是一個「舶來品」!
  • 民進黨高官搶秀政績,臺灣上演「1968之亂」
    一個月前的清明連假,臺灣民眾趴趴走,熱門景點擠破頭,醫護人員擔心出現防疫破口。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再發生,民進黨當局趕在五一連假前升級「高速公路1968」App(1968是臺灣交通部門諮詢電話),來監控旅遊景點的人流量,用綠色、黃色與紅色三種顏色警示,嚴防群聚。不過,從這兩天的使用情況來看,這個警示功能一再出包,失準誇張,遭來罵聲一片。
  • 核專家遇刺剛2天,伊朗又一高官在伊拉克遭刺殺,一車人都被炸死
    就在伊朗核科學家在德黑蘭被刺殺後剛過2天,伊朗人民正沉浸在悲痛之中時,伊朗又一名高官在伊拉克遭到刺殺,一車人都被飛彈炸死了。伊朗又一名高官被刺殺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1日的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一名叫沙赫丹的高級指揮官,日前在伊拉克境內遇刺身亡。當時,該名軍官被刺殺的畫面相當令人震驚!
  • 延押蘇震清、廖國棟 臺灣立法機構下周一裁定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臺北地院審理「立委」集體貪汙案,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國民黨委廖國棟仍在押禁見,羈押期本月21日屆滿。合議庭上周4提訊2人調查,認有延押必要,未免再引程序爭議,8日通過「司法院」轉函臺灣立法機構請求同意延押,待接獲臺立法機構通知許可,將立刻作出裁定。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辭職事件:如果工資提高,科研人員還會辭職嗎?
    這個不好說,因為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知曉中科院下屬合肥科研所為何那麼人辭職的根本原因,現在的都是推測,只是一個估計,現在只有國家的調查組將所有事件的來龍去脈調查清楚,公布於眾,我們才能夠知曉整件事情的答案。
  • 遭索賠1000萬!敏芯股份IPO前被同行起訴 單一產品打天下能走多遠?
    這也並非首例科創板上市公司遭競爭對手起訴,傳音控股(688036.SH)曾在上市前夕遭到華為起訴索賠2000萬元,晶豐明源(688368.SH)在上會前夕遭競爭對手專利訴訟被臨時取消上市審議,最後因實控人兜底承諾「涉險過會」,此次敏芯股份的核心產品專利權遭到起訴,上市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