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辭職事件:如果工資提高,科研人員還會辭職嗎?

2020-12-05 向日葵愛歷史

這個不好說,因為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知曉中科院下屬合肥科研所為何那麼人辭職的根本原因,現在的都是推測,只是一個估計,現在只有國家的調查組將所有事件的來龍去脈調查清楚,公布於眾,我們才能夠知曉整件事情的答案。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如果按照提問者,所說的那樣,工資提高十倍,他們還會辭職嗎?下面,筆者將集合實際的情形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中科院乃至中國底層科研人員面對的問題有哪些?

——其一,我們都知道人活在世上,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其中的安全需求就包括了生存的需要,需要吃飯,而吃飯則就需要用到錢,而我們這些的底層科研人員首先就要學會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他們衝這科研人員這份工作,首先就是要吃飯,解決吃喝拉撒的問題,筆者曾經看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五億探長雷諾》最後一句結尾,有人問他,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他脫口而出,為了吃飯。

所以連一個大人物都知道生計是首要其衝的大問題,我們的科研人員也是一樣,但是我們看看中國底層科研人員的工資,我會很難受,才1萬元左右,還是每天要加班,忙的是昏天地暗之後,才給的這個工資費用,付出和成果嚴重不符。這個問題就會造成科研人員內心極度失衡!

——其二,科研人員的尊重需求,我們都知道中國底層的科研人員,只有自己研發的成果能夠讓世人熟知,而自己一直幕後或者底層,默默無私奉獻,不計較這個人還好,如果計較這些的人,看到自己的成果是被人認識了,但是自己卻依然還是在底層不被大家熟知。並且科研成果表彰的只是一個大的機構,或者大群體,不會表彰到個人,不管你做得多好,科研水平多高,曝光度依然很低。

——其三,科研人員的社交需求,我們都知道底層科研人員都是沒日沒夜的加班搞科研,鮮少有時間出來集會,玩耍,他們不是在工作的路上,就是在工作的崗位上,長期失去社交需求,使得他們與人家交往的溝通能力再慢慢退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筆者的姐姐就是某所大學的科研人員,一打電話,就在做實驗,就沒有消停過,個人時間基本沒有。

——其四,科研人員的生理需求,底層的科研人員男性健康還好點,女性就完蛋了,長時間做實驗,使得面對許多化學物質以及氣體,使得雌性激素減少,如開始長鬍子,月經時間不正常,這些都是筆者的姐姐告訴我的,所以說長時間在科研所工作的人,沒有時間解決生理續求,因為太忙,再加上長時間實驗,人太疲勞,久而久之,對生理需求失去了興趣,造成了科研人員生理上的不正常,這不是一件好事情,導致這些底層科研人員心理上心理疾病。

——其五,科研人員自我實現需求,底層的科研人員來到科研所不僅僅是為了金錢,還為了能夠實現的自己抱負,能夠從職位升遷或者是科研產品的成功上來找到自我的實現需求,但是現今這樣的事情好像成為了一種奢望,裡面的原因太多了,造成了他們自我實現的需求不能夠得到實現,實現不了自己的目標,因此自然而然會選擇離開。

以上五條是科研人員也是我們這些大眾群體面對的常見問題,這些問題大多都會影響到大家的生活以及發展方向,所以說科研人員離職,跳槽的原因也基本處於這些框架之內。

如果工資提高十倍,科研人員還會辭職嗎?

這個不好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但是同樣,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理想也不一樣,所以就算工資提高十倍,依然會有人選擇離開的,畢竟錢財並不是決定因素,有的人喜歡寬鬆點的環境,有的人喜歡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氣氛空間,有的人喜歡能夠實現自我抱負的場所,總之,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環境,環境對人的影響都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同,閱讀所理解的程度不同,認知和嚮往的生活狀態也不一樣。

最後,因為到了現在,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地知道這將近100號人離職的真實原因,100號人離職就說明這裡的環境有很大的問題,至於什麼問題,還是要等到有關部門去調查,但是現在科研所要做的就是安撫這些人員,還要將留下的科員人員要進行一場溝通大會,聽取大家的意見,找尋到問題的所在,而不是出了問題,放任不貴,放任不管的結果,往往會造成更大的隱患和負面影響。

葵胖觀點:我們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些科研人員都是我們國家的寶貝,希望國家有關機構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幫扶,在工資和福利上給予勉勵和鼓勵,在家庭生活上給溫暖,正所謂暖一顆心需要好久,冷一顆心之需要一瞬間。只有我們全社會在後面支持他們。給予鼓勵,他們才能創新出更好的科技物品,讓中國科研技術屹立於世界之巔。

最後,也希望科研人員能夠多多採取交流,溝通的方式和科研所達成共識,好好工作,好好創新,也不要再出現,一言不合,就集體辭職的事件。希望大家能夠合理的方式,解決這次的事件。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餘名在編博士研究員集體辭職背後隱情是什麼?
    臨川70名教師集體辭職的風波還沒散去,近日又爆出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餘名在編在崗的博士又集體辭職的消息。據媒體消息稱,90餘名在編博士集體辭職的原因是因為不滿研究所不尊重他們,更換安保和門禁等制度才憤而辭職。但是,網友們認為背後隱情不會這麼簡單。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多人辭職,究竟為何?
    近期一則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就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由於該所員工大部分是博士畢業且擁有事業編制,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為什麼他們要辭職。目前已知的是有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都屬於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該所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轄研究所。
  • 合肥中科院:如何看待核安全所 90 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
    根據中國經營報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且擁有事業編制,這些出走的人員都屬於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從6月前後到現在,大概已經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這些科研人員都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職工。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90 多人集體辭職後續:哀莫大於心死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在職科研人員集體辭職時間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是對相關職能單位的影響還很深遠。現有在職人員約 500 人,包括逾 20 名研究員,和一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019 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吳宜燦教授。集體辭職事件的九十多位科研人員,據悉都是基層科研人員,與上述二十餘人並無關係。
  • 中科院某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原因是領導上任就降工資?
    7月15日,有媒體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設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安全所」)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起廣泛關注。 至於人才流失的原因,其解釋稱:「核所原先是一個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後擴張成一個研究所,攬下國家的幾個大項目。但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離職率是我們院最高的。」 「今年院領導上任後改革,降低基層科研人員工資。」上述中層幹部說。
  • 放棄事業編制、福利分房,中科院30多歲的科研人員為何敢集體辭職
    中科院作為國家最高級別、最權威的科研學術機構,卻發生了技術人員集體出走的事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這件事反映的不是社會問題,而是我國科研大環境的問題。技術人員大面積辭職,「換保安」只是導火索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所的90多名技術人員集體辭職引發轟動,但該所對外卻聲稱離職是「正常的人員流動」,這些員工是主動離職的。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
    本報記者 郝嘉奇 合肥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在這裡,數千名科研人員創造出「人造小太陽」等實驗成果,屢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他們為什麼辭職?
  • 叮咚快評|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文|丁建庭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上了熱搜。有媒體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離職」,合肥研究院指責媒體「部分誇大事實」,強調這是「正常的人員流動」。
  • 中科院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後續:已低調處理,涉事所長添重要職務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發關注,90多名科研人員在6月集體離職,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一度引發輿論軒然大波。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入駐調查,「中科院核所集體離職事件」後續如何?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
    來源:中國經營網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在這裡,數千名科研人員創造出「人造小太陽」等實驗成果,屢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他們為什麼辭職?6月28日晚,科學島一名中層幹部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這名幹部表示,此事已經引起了領導的注意,目前正在調查離職風波背後的原因。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回應:屬正常人員流動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回應:屬正常人員流動  Winnie Lee • 2020-07-16 16:05:01 來源:前瞻網 E11066G1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 網友熱議:越是學歷高的單位...
    虎撲7月16日訊 7月16日,有媒體報導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餘名科研人員離職。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回應近百人離職#:正常流動】16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記者稱,此前媒體報導今年以來「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離職一事,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因對換保安不滿,集體辭職,有什麼隱情麼?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因對換保安不滿,集體辭職,有什麼隱情麼?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廣泛關注。
  • 為了換保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
    最近,有報導說,中國科學院合肥材料科學研究所的許多研究人員集體辭職。為了換保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這些辭職的人中大多數都是受過博士學位和成熟職業的高學歷人才,如此大的辭職引起了中國科學院的廣泛關注。 ..畢竟,這是在科學院發生的,而且看起來不科學! 中國科學院合肥材料科學研究所取得了優異的科研成果。包括人造小太陽等成就,它還多次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中國商報》的一名記者證實,已有90多名研究人員提議辭職。
  •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工資低是唯一的理由嗎?並不是!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工資低是唯一的理由嗎?並不是!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理由而已。有一位員工的話讓我覺得很是觸動,他說:我在這裡辛辛苦苦工作11年,卻只有9000元的工資。現在一家新機構來找我,給我開了100萬的年薪,你說我能不心動嗎?
  • 中科院為何有近一半的高科技人才集體辭職?有什麼內幕
    200人的研究所,有90人集體辭職,這肯定不是正常現象,可以肯定研究所是存在問題的,如果是幾個人辭職,可以是職員的問題,但是接近一半的人同時辭職,那肯定就是研究所領導層的問題了,馬雲說過「員工辭職原因大體兩種,心裡委屈了,錢沒給到位」那我們來看一下研究所發生了什麼會讓這此人集體辭職;總結了以下三點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國內人才流失值得反思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其中大部分是博士畢業。辭職的90名科研人員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核所所在的合肥研究院曾創造出「人造小太陽」等研究成果。
  • 從李院士捐獎金到中科院集體辭職事件看科技人員的待遇
    最近,關於合肥中科院90名科研人員辭職和浙大李蘭娟院士捐出她應的科研獎金的事,引起大家熱議。對此,對這兩起事件,因為不知道具體內情,也沒有資格進行評論。但突然想到古代有個故事,孔子是進行過講評的。這就是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事。
  • 月薪過萬,住房福利,中科院核所員工為何還要辭職?3個原因
    儘管已有一個多月,但中科院合肥核所90餘員工集體離職事件仍在發酵。簡單說,就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下文簡稱「中科院核所」)的90多名科研人員一夜之間集體辭職:不幹了!只是,痛定思痛,我們要重視科研領域的3個主要傷疤。1、科研人員工資不高科研人員的構成,80%都是博士級別,20多年的寒窗苦讀,如果家底不殷實,多少都得掏個差不多。而目前科研人員的工資多少?也就一萬多塊!普通科研人員還到不了這個數!一年工資加獎金充其量也就10多萬,甚至比不上普通網紅一天的所得。
  • 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貓膩背後的正面意義
    文/咖啡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消息一出,立馬刷爆各個平臺,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這麼一看,科研人員離職對於這所科學院來說已經不算什麼大事,只是因為在同一時間"出走",人數有點多,動靜有點大,這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已經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