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事業編制、福利分房,中科院30多歲的科研人員為何敢集體辭職

2020-12-03 海叔教育堂

中科院作為國家最高級別、最權威的科研學術機構,卻發生了技術人員集體出走的事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這件事反映的不是社會問題,而是我國科研大環境的問題。

技術人員大面積辭職,「換保安」只是導火索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所的90多名技術人員集體辭職引發轟動,但該所對外卻聲稱離職是「正常的人員流動」,這些員工是主動離職的。

據核能所網頁介紹,該所最高峰時有500多人,但近些年人員不斷流失,近期在僅有200多人的情況下,走失了近一半的人員。這麼大面積的人員流動顯然不正常,也不知後面的科研工作應該如何正常開展?

目前,不但中科院已經派出了調查組,連國務院也已進駐調查,可見事情一定不是之前說的「換保安」引發的安全問題那麼簡單。

員工出走的代價並不低

核能所此番出走的員工多為博士學歷,上學時好多都是中科大的本碩博,按理說應該對中科院感情頗深才對。然而在這些科研人員三四十歲的年紀,多數已經結婚生子,拖家帶口,卻仍然執意要放棄寶貴的事業編制,放棄難得的福利分房,放棄月薪10000多元的高工資,這看起來相當需要勇氣。

原本工作穩定、收入高、做的又是自己喜歡的科研工作,這本應是人生美事,可是為什麼還要冒險出走呢?他們離職後還能找到與之相當或者更好的去處嗎?

離職原因猜想

90多名技術人員「冒險」集體辭職,我猜測可能主要有以下2方面原因:

1、待遇問題

核能所原本只是一個實驗室,人員編制並不多,後來擴張成為一個研究所。科研收入主要靠大項目,但國家級大項目並不是那麼多,也並不容易申請到,因此收入下降導致核能所人員不斷流失,從高峰時的500多人流失到近期的200多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員工不是學生,收入減少,難道自己讀了那麼多年書,現在搞科研是為了情懷?

2、院內管理問題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生院2019年底新上任了一位院長,到任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引起了院裡部分老領導和員工的不滿。而且,似乎這位院長的口碑並不好,網上對其差評很多。

中科院合肥核能所集體辭職事件留給我們的思考

1、管理比科研更難。

科研工作,只要給了科研人員足夠的項目、相關設備儀器,以及穩定的編制和合理的收入,讓科研人員能夠踏實地工作,足矣。

然而,管理工作遠比科研工作複雜得多。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存在管理思想的衝突,就會有利益分配的問題。

從本事件來看,領導層與基層科研人員之間有著深刻的矛盾,可以說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2、留住人才比培養人才更難。

我們的高考、考研等升學制度,就是在層層選拔人才,學子們想要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得知識,走進更高一級別的頂尖高校、科研院所深造,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實現自己的理想,迎來富足的人生。

人才的培養,既需要教育資源的投入,也離不開個人自己的努力,這是相對容易實現的。然而,等人才培養到一定階段,他的心裡便不僅僅有學術和科研,他看到了社會是物慾橫流,他也要養家餬口,他想要把自己多年的付出轉化為更多的收入以實現人生價值。這時,留住人才便成了一個課題。

結束語

希望此事件能儘快查明真相,並以此為契機大力優化改善我國的科研大環境,讓懂管理的人來加強科研管理,讓科研人員能夠安心做好學術研究,為我國的科技進步形成強大的合力。

相關焦點

  • 合肥中科院:如何看待核安全所 90 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
    根據中國經營報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且擁有事業編制,這些出走的人員都屬於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從6月前後到現在,大概已經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這些科研人員都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職工。
  • 是什麼讓科研人員放棄事業編、福利房!誰一次性挖走中科院90多人
    放棄事業編、福利房 誰能一次性挖走中科院90多人?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國務院介入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7月16日,表態中提及的合肥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即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的消息刷爆各個媒體平臺。
  • 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貓膩背後的正面意義
    文/咖啡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消息一出,立馬刷爆各個平臺,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這次離職的這些科研人員,有大多數都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他們為什麼要放棄多年苦讀得來的穩定的職位和福利?離職後他們又都去了哪?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員工離職,只有兩個原因:心裡委屈了,錢沒給到位。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90 多人集體辭職後續:哀莫大於心死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在職科研人員集體辭職時間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是對相關職能單位的影響還很深遠。中科院及其分院在職人員屬於事業編制,工作待遇穩定,為何多名在職人員辭職現有在職人員約 500 人,包括逾 20 名研究員,和一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019 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吳宜燦教授。集體辭職事件的九十多位科研人員,據悉都是基層科研人員,與上述二十餘人並無關係。
  • 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是什麼激怒了「老實人」?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來源:澎湃新聞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在網絡上也引起熱議。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有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另據了解,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中科院為何有近一半的高科技人才集體辭職?有什麼內幕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是科學島上的一分子,新的院領導上任後改革,降低基層科研人員工資,這對核所的研究人員有沒衝擊?肯定是有,但是,這是針對整個中科院的行為,院裡其它所沒有如此強烈的反應,證明這不是主要因素;2、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這個是激起矛盾的主要原因,核所有涉密的項目,更換安保隊伍,院方要求更換安保隊伍和門禁系統,是符合國家安保條例的,為何一個正常的工作流程會激怒核所研究人員?
  • 中科院某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原因是領導上任就降工資?
    多人辭職 上述科學島中層幹部告訴記者:「核所最高峰的時候有500人,這幾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開始只有200個人了。這下90多個人辭職,現在就剩100人左右。」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
    來源:中國經營網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記者 郝嘉奇/攝多人辭職上述科學島中層幹部告訴記者:「核所最高峰的時候有500人,這幾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開始只有200個人了。這下90多個人辭職,現在就剩100人左右。」
  • 中科院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後續:已低調處理,涉事所長添重要職務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發關注,90多名科研人員在6月集體離職,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一度引發輿論軒然大波。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入駐調查,「中科院核所集體離職事件」後續如何?
  • 中科院90位博士集體辭職背後,「科研民工」的生存狀態值得關注
    我們對於科學的認知,偏向於應用性、功利性,讓本該有情懷追求的科研工作者,變成了科研「民工」。因此,目前的社會導向、價值觀導向,並不利於純粹的科研人員生存。文:本刊記者 莊文靜 責任編輯:李靖不久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下屬的核能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震驚高層。連最忙的副總理劉鶴都親自出馬了,可想而知出了多大的事。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
    本報記者 郝嘉奇 合肥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在這裡,數千名科研人員創造出「人造小太陽」等實驗成果,屢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他們為什麼辭職?
  • 叮咚快評|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文|丁建庭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上了熱搜。有媒體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離職」,合肥研究院指責媒體「部分誇大事實」,強調這是「正常的人員流動」。
  • 馬上評丨是什麼讓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
    ,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在網絡上也引起熱議。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有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另據了解,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
  • 中科院博士集體辭職:人才頻頻流失的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最近,一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關注。90多名科研人員中,大多數都是博士畢業,是高科技人才,均在研究所工作多年。這些辭職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30多歲,每個人都是家庭裡的頂梁柱。事業編制、穩定、體面的工作是大多數人一輩子所追求和嚮往的。可是,為何這群已經人到中年的科技人員會放棄這令人羨慕的工作呢?據研究所的一名中層幹部解釋稱:「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研究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
  • 放棄事業編、福利房 誰能一次性挖走中科院90多人?
    (原標題:中科院派工作組赴合肥,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中科院90多人集體離職驚動國務院!不要事業編制、不要福利房
    近日,一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引發各界關切。公開資料顯示,中科院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中科院所屬最大的綜合性科研機構之一。這90多人均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核所)職工,大多是博士畢業生,還有事業編制,很多人有福利房。有內部人士稱,這些說不要就不要了,太可惜。確實很可惜,想想看有多少人為了進事業單位,擠破了頭。有多少人為了房子,折騰了大半輩子。
  •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的消息引爆了朋友圈,吸引了無數的眼球。這幾年科學家的移動和流失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但這次和以往的不同之處在於規模較大、專業敏感且原因離奇。90多位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集體出走,僅僅是因為更換保安?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因對換保安不滿,集體辭職,有什麼隱情麼?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因對換保安不滿,集體辭職,有什麼隱情麼?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廣泛關注。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回應:屬正常人員流動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回應:屬正常人員流動  Winnie Lee • 2020-07-16 16:05:01 來源:前瞻網 E11066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