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中科院等機構13日發布《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對世界主要國家在主要科學領域的研究活躍程度進行評估。報告顯示,今年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整體仍最活躍,以研究前沿熱度指數281.11分居全球首位,中國得分151.29,繼續穩居第二,英國、德國和法國跟隨其後。
新華社報導,《前沿報告》自2014年以來每年發布一次。它以科睿唯安資料庫中的11626個研究前沿為基礎,展示11個大學科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其中,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新興前沿數量佔新興前沿總數3/4,研究前沿的創新研發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該報告首次將以往的數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領域拆分成數學和信息科學兩個領域,反映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
由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的《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在《2020研究前沿》基礎上,評估了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家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現。報告顯示,2020年,在十一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仍最為活躍,位居全球首位,中國繼續穩居第二,英國、德國和法國分別列第三、第四和第五。美國在7個領域的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得分均排名第一,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中國多領域表現突出,但學科領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未有效改善,部分領域與美歐等科技強國差距懸殊。
9月23日,在中國科學院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的貴州省水城縣的水城食用菌研究所,工作人員利用專業設備觀察檢測實驗樣品。(圖片來源:中新社)
《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還顯示,中國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領域,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數學領域,信息科學領域共四個領域中,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得分排名第一,在生態與環境科學領域,物理學領域,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中排名第二,生物科學領域、地球學領域、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領域和臨床醫學領域分別排名第三、五、八、十二。
兩份報告顯示,當今世界科技發展多點突破、交叉匯聚的總體趨勢愈加清晰。人工智慧、清潔能源、二維材料、基因編輯等前沿重點方向研發活動高度活躍,展現全球新科技革命蓬勃興起的新趨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