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滄龍,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雖然它的歷史很短。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隨後和恐龍一起滅絕,但卻一路乘風破浪,把比它歷史早遠得多的上龍類趕盡殺絕,是海陸兩棲動物。水行生物的霸主,水中絕對的主宰權,《侏羅紀世界2》剛開始的那一段,直升機都不如它的一個頭大,戰鬥力飈榜top1。
NO.2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恐龍時代陸地的霸主,曾經統治陸地幾個世紀!如果給個平臺對戰滄龍,霸王龍估計會輸。
NO.3暴虐迅猛龍一種人工合成的生物種,兼併霸王龍的殘暴,迅猛龍的敏銳,不下人類智慧的恐怖存在。這才是真正的霸主,只是死的太早。
NO.4冥河龍《侏羅紀世界2》電影中最逗比的那隻,幫助豬腳脫困並且大鬧拍賣會的愣頭青。影片中的搞笑擔當。電影中有一隻推動劇情的關鍵龍——就是它,是它用頭頂撞開牆壁才讓主角一行人得以逃脫。為什麼會選擇這隻龍來撞牆呢?我想大概是導演覺得這種恐龍的頭很耐撞。冥河龍是一種二足步行的鳥臀類植食性恐龍,和腫頭龍及龍王龍是近親,都生存於白堊紀的北美洲,甚至有些研究認為這三種其實只是一種恐龍的不同生長階段:龍王龍是幼體,腫頭龍是成體,而冥河龍則介於二者之間。
NO.5食肉牛龍又名食肉牛龍、肉食牛龍,屬於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科,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由於頭頂有兩隻觸角,顧名思義為牛龍,模式種薩氏食肉牛龍。比霸王龍小一號的恐龍,稱其為「小霸王龍」。《侏羅紀世界2》在島上襲擊豬腳一伙人,最後被霸王龍咬死的那隻。
NO.6腕龍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恐龍界個陸地個頭最大的存在。食草為生。很少有攻擊性,人類登船離島的那一瞬,腕龍的悲鳴引弄哭了許多人。腕龍是曾經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龍之一。侏羅紀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龍,名字的原意為「頭部像手腕的蜥蜴」。
NO.7 角龍頭上的長角既可以防禦,又可以攻擊,食草類。《侏羅紀世界1》死於霸王龍嘴下。這種恐龍雖然是食草類,但是攻擊力很強,體長最長可達10米長,最重10噸噸。成群生活,白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在啃食植物,擁有強大的防禦武器。一群的時候,霸王龍都不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