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美國就開始嘗試製作加入特效的電影,最早一部以恐龍為題材的電影《侏羅紀公園》就是在1993年上映的。雖然現在看來第一部電影中恐龍做得並沒有那麼逼真,但是這種特效技術在那時候已經是世界頂尖水平。除了關注電影特效之外,很多人看著一系列的電影是為了認識更多的恐龍,對恐龍有更多的了解。如果你把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這兩個系列的電影都看完的話,就會發現這系列電影著重在塑造一種名為迅猛龍的恐龍。這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恐龍呢?
從1993年上映的第一部電影中就已經出現了關於迅猛龍的不少戲份,在該電影中迅猛龍正如其名,被塑造成速度快、性情兇猛的一種恐龍,它們的致命武器就是前肢的利爪。除此之外,迅猛龍還被認為是所有恐龍中智商最高的,它們不僅會學習人類的行為動作,還擁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語言,通過特殊的發音來響同伴傳遞信號。如果說有哪種恐龍是主人公不想遇上的,那不一定是霸王龍,而是迅猛龍。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迅猛龍碰上了霸王龍,誰的勝率更高一些呢?這樣的場景在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中尚未展現,但到了侏羅紀世界系列電影,這種場景被搬上了大熒幕。通過電影我們不難發現,如果單只迅猛龍對上霸王龍的話,它可能不是對手,因為兩者在體型上就有較大的差別,一旦霸王龍咬住了迅猛龍,迅猛龍幾乎沒有逃生的機會。但聰明的迅猛龍是不會這麼做的,當碰到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它們通常會通過發聲來召喚同伴,不一會一隻霸王龍就會被四五隻迅猛龍甚至更多隻給圍住。
這時候霸王龍想走估計就沒什麼機會了,因為只要其中一隻迅猛龍發起攻擊,其他迅猛龍也會相繼跳到霸王龍的身上進行撕咬和狂抓,霸王龍支撐不了多久就倒下了。在侏羅紀世界第一部電影中,基因專家將多種恐龍的優勢基因集中在霸王龍身上,打造出了帝王霸王龍。但是後來島上的人失去了對帝王霸王龍的控制,仍由它對其他動物展開無差別殺害。電影的最後為了控制住帝王霸王龍,只好再次出動迅猛龍。
這時候出現的迅猛龍從小就經過男主角的飼養和訓練,雖然身上依然保留著迅猛龍的原始本性,但還是能夠聽得到男主角的發號施令。等到男主角一聲令下,四隻迅猛龍一起對帝王霸王龍發起了進攻。顯然它們四隻也不是帝王霸王龍的對手,但最後它們將帝王霸王龍引到了水邊,利用潛伏已久的滄龍來收了帝王霸王龍。總之,即使迅猛龍的戰鬥力比霸王龍弱,但是它們往往能夠利用智商來戰勝對手,這才是這種生物最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