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是環球影業和傳奇影業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為《侏羅紀公園》系列第四部,由科林·特萊沃若執導,克裡斯·帕拉特、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尼克·羅賓森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科學家歐文在納布拉爾島上的恐龍主題公園中與迅猛龍們打成一片,以及在公園發生的一系列意外的故事。
該片曾獲得第19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視效,第22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替身集體表演等獎項。
《侏羅紀世界》故事發生的22年後,納布拉爾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主題公園和度假勝地——侏羅紀世界。遊客可以乘著船、駕著車,或者坐在透明的旋轉球裡欣賞身邊的恐龍,優美的景色和寧靜的氣氛令人們流連忘返,如同公園曾經的創始人約翰·哈蒙德所期望的那樣。但是這一派熱鬧之中似乎暗藏危機,如今的國際基因科技公司(InGen)在製造恐龍的同時還力圖打造「混血兒」,將不同種類甚至不同物種的DNA相結合,最終意外製造出可怕的D-Rex掠食者恐龍。以歐文(克裡斯·帕拉特 Chris Pratt 飾)為首的研究小組來到這裡研究迅猛龍,卻接連發生意外……
看點一:視覺駭人-暴虐霸王龍「血洗」公園
《侏羅紀世界》劇情源於第一部《侏羅紀公園》的故事之後22年。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研發出了一種更大更兇殘的混合基因的新型恐龍——暴虐霸王龍。意外的是,具有超高智商的暴虐霸王龍掙脫了人類的控制,讓公園近2萬名遊客及工作人員陷入了滅頂之災。「馴龍師」克裡斯-帕拉特將和公園主管布萊斯-達拉斯-霍華德等人聯手,與暴虐霸王龍展開生死對抗。
作為影片的大BOSS,暴虐霸王龍有著不同於其他恐龍的特質——它結合了多種恐龍和其它生物的DNA,擁有更龐大的體積和更高超的智商,。導演科林-特萊沃若表示,之前的霸王龍、翼龍等都足夠兇猛,「但人類總是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這也是為什麼片中的基因公司會去創造混血恐龍,他們想打造出一種比霸王龍更兇悍的物種。」
看點二:特效驚人-3D場景讓人如臨其境
《侏羅紀世界》全片直接採用3D格式拍攝,不同於之前上映的其他後期轉制3D格式的影片,為了追求更好的映像質感,導演堅持採用了35mm和65mm膠片進行拍攝,通過實景3D視效畫面來為觀眾提供更加震撼的史前奇幻旅程。
在之前曝光的片花中,翼龍在空中襲擊公園遊客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導演坦言,在影片拍攝過程當中,這也是最難掌控的一場戲。「當時拍攝現場有1000多個群眾演員,他們在不停地奔跑、喊叫,想要躲避來自翼龍的威脅。這樣的場面是非常難以控制和拍攝的,但是我們最終還是克服了困難,完美地呈現了這場戲。」
歐文(克裡斯·帕拉特 飾)
一位馴龍師,歐文帶領科研小隊來到伊斯拉·納布拉爾島研究迅猛龍。他代表了理性的聲音,預感到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危險的發生。
克萊爾(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 飾)
一個「受控制」的角色,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的主管,扎克和格雷的姨媽。為了吸引遊客,她下令製造出了首個轉基因(基因雜交改造)恐龍。
西蒙·馬斯拉尼(伊爾凡·可汗 飾)
企業家,他的Masrani Global集團在「約翰·哈蒙德博士」去世後,買下了曾一手建立起「侏羅紀公園」的國際基因科技公司InGen。
D-Rex(— 飾) 配音:虛擬配音
Diabolus Rex恐龍,又稱惡魔暴龍,從字面上來看,它是人類對大自然傲慢和不敬的化身。它結合了成年霸王龍、迅猛龍、蛇和烏賊的DNA,這種新生的超級掠食者能與周圍的環境偽裝成一體,它有霸王的破壞性力量,同時也有迅猛龍的匿蹤能力和狡詐。
與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一樣,《侏羅紀世界》絕不是「人類和怪獸從頭打到尾」的廉價俗套,它靠攏經典的努力,從創作前期就不絕於耳:沿用同一世界觀,堅持膠片拍攝等等。到了正片,則是數之不盡的致敬,從大群似雞龍的曠野奔騰,到侏羅紀公園舊址的故地重遊,從蟄伏22年的霸王龍重出江湖,到約翰·威廉士的經典配樂,幾乎有泛濫之嫌。
看得出編導竭力避免影片淪為《侏羅紀公園3》那樣純粹的「跑步片」,增加了多條感情線和對文明與自然關係的探討,然而距離《侏羅紀個月》感官震撼、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的完美平衡仍有一定距離。一對小兄弟的線索過於囉嗦,尤其交代父母婚姻破裂等,節奏感不夠講究。《侏羅紀世界》對《侏羅紀公園》的致敬之多,足見導演對原作的熟悉。恰恰又是那些無處不在的致敬前作之舉,讓《侏羅紀世界》喪失了故事的新意。肩負著系列重啟和傳承任務的本作,沒能為侏羅紀系列注入新的活力,對前作的繼承也只是徒有其表。
不可否認,《侏羅紀公園》在電影特效史上的地位無可撼動。但是為了保證影片的PG13評級,該系列的故事一直有著簡單到乏味的缺陷。故事單調,影片的角色也少了些出彩之處。雖然沒能貢獻更多,導演科林·特萊沃若拍喜劇的經驗倒真是讓觀影過程多了一些笑聲。好了小編就介紹到這裡,喜歡這部電影的可以給小編點個讚,不喜歡的也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