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進化》可以說是一個有模有樣的恐龍樂園。
如果你是《侏羅紀》系列的忠實粉絲,那麼本作還是可以好好暢玩一把,畢竟不是哪款遊戲都可以養一大堆恐龍。
在電影劇情發生的死亡群島上,我們將扮演公園的總監,通過對群島中6個島嶼的經營,為自己的老闆賺取大量的財源,而賺錢的重點,就是恐龍!
因為是電影的改編作品,所以本作中恐龍的獲取和電影中異曲同工,通過勘探世界各地來獲得各種化石,化石可以幫助我們來取得這些龐然大物的DNA,通過不斷的收集,DNA越完整,恐龍也就越符合它們生前的模樣。當然,你還可以為恐龍加入不同生物的基因,從外表顏色、攻擊力、防禦力、生命力、靈活度、侵略性、恢復力等方面進行強化,從而培養出來最為殘忍嗜血的獵食者。
但缺點是這些基因改變未反應在恐龍的體表外貌上,遊戲只是用簡單的數值和恐龍星級評分上進行了區分,而且因為恐龍評分越高,恐龍所帶給你的收益也會越高,所以基本上不會給你什麼選擇,對恐龍肯定是按照分數最高的基因進行改變,這樣多種基因的安排就沒有什麼用處,缺乏選擇性,反而有些累贅了,雖然在成活率上會有影響,但也只是前期而已。
而且雖然島嶼的風光景色非常美輪美奐,但恐龍實在是太單調了一些,不是說種類,而是恐龍的飼養方面,恐龍分為肉食和素食,矮灌木,高樹,肉食,活羊,就只有這四種餵養方式,而且恐龍的AI非常低,只會你一下我一下的相互撕咬,百分之百的回合制,像電影裡四五隻迅猛龍大戰霸王龍的場景,是根本不可能出現了。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遊戲中倒是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第三人稱視角,我們可以控制巡邏隊的吉普自由自在地行駛在樂園中,可以控制資產部的直升機在公園中來回盤旋,和恐龍們親密接觸,可以給他們補充食物,也可以注射藥物。不過這些操作只是符合玩家的個人愛好,對於遊戲來說沒有一丁點必要性。
而且,比起開發商之前的《過山車之星》,本作中的經營策略太簡單了,不需要什麼高明規劃,也不需要做出關鍵的取捨,把所有建築在熱鬧區域造一遍,就能滿足大部分的需求了。
不過在恐龍的放養方面還是不錯的,你需要根據不同恐龍的不同屬性來進行安排。恐龍對生活環境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適合群聚,有的必須單獨放養,有的必須要有社交,而且大型食草龍是可以和大型肉食恐龍放在一起的,中型食草龍可以和小型肉食恐龍放在一起,大型肉食恐龍和小型肉食恐龍可以放在一起,卻不能大型和中型放在一起,不然必有一戰,也肯定必有一死。所以,你必須做出合理的搭配,因為地圖的限制,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恐龍都養個遍。
遊戲中是由災難系統的,分為天災和人禍,要不然有暴風雨外帶龍捲風,要不然有人故意給你斷電或者打開圍欄大門。在發生了上述情況的時候,你必須手動來控制救援隊進行修復,而不是自動。曾經有一次小編一口氣養了9隻迅猛龍,結果龍捲風竟然順著我的圍牆跑了個來回,電腦AI控制的吉普車竟然調轉車頭就費了半天勁,9隻迅猛龍一下全跑了出去,光為了把它們抓回來就廢老勁了。所以,除非必要,不要飼養任何的小型恐龍,抓起來太累。
最後,不得不說,遊戲中既然是島嶼,水域面積也是非常廣的,而既然是電影的改編版本,影片中最為重要的翼龍和滄龍怎麼能沒有?建個鳥籠子的建築養點翼龍,建個大水池或者圈個海養條滄龍應該很簡單吧,希望後續的DLC能有所補償!
《侏羅紀世界:進化》有一個很好的軀殼,但是內裡的空洞讓它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太多能讓人吐槽的地方,養恐龍是一個很獨特的題材,但不紮實的表現降低了整個遊戲的可玩性。小編玩這個遊戲到最後就是想收集到所有的恐龍,完全就剩下這點動力了。作為一個侏羅紀的愛好者,希望開放商沒有放棄對這款遊戲的「進化」,能繼續發布DLC對這款遊戲進行優化,雖然電影裡的侏羅紀公園永遠都有漏洞的存在,但希望在遊戲裡,能夠建立一個安全的侏羅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