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裡,最不惹人喜歡的就是冬天。春暖花開,夏風嫋嫋,秋風蕭瑟,冬凍死個人。對於一個在北方住了二十多年的人來說,冬天給我的印象,就是光禿禿,光禿禿的樹枝,光禿禿的房屋,光禿禿的地面,光禿禿的人,能讓人想的起的只有火爐。
討厭冬天,討厭那種從腳底升起來的寒冷,仿佛隨時都可以把人凍住。在南方生活了幾年後發現南方的冬天是可以滲透到骨子裡的冷,那種陰冷卻讓我有點想念北方的寒氣。
老舍先生課文裡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溫暖的、無風的。的確,濟南是一座溫暖的小城。早晨一推開門,熟悉的寒冷撲面而來,我仿佛一下子就聞到了北方的氣息,讓人不禁想深吸一口氣,探究探究到底是什麼味道,讓人如此的迷戀。
北方的冬天向來如此,空氣中的寒氣夾雜著油條豆漿稀飯的味道,吸了一口想第二口,我就像個癮君子伸長鼻子,鼓著腮幫子。早晨飄了一點霧,籠罩著這座小城,霧裡來往走著一些人,嘴裡咀嚼著山東話。山東話蠻有意思,帶著特有的土味,一聽就讓人覺得很親切。
最喜歡的大概就是濟南的太陽,濟南冬天的太陽不像南方那麼凌烈,也不像北方那麼虛無。照在人身上像靠在戀人肩膀上一般,感覺不到冬天的寒冷,只有恰到好處的舒適溫暖。
濟南是一座泉城,特意去看了看泉眼的位置,泉水仿佛是粘稠的膠體,時不時自己吐出來波光粼粼的泡泡,有時分不清是泉底的魚兒吐出來的還是泉水自己吐出來的。泉和海的區別大概就是海夠生猛,而泉反而帶點叮咚而響的可愛。
晚上的濟南過了九點就打烊了,不像一座大都市的生活。街頭也是冷冷清清,路上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幾輛計程車,往往出行還需要等上一會。晚上的清冷和早晨的清冷不太一樣,晚上的清冷顯得有些落寞蕭瑟。
凌晨12點,坐在計程車上,頭歪在窗外那一刻,我突然發覺這個城市不擅長替人儲藏故事。它太樸實,即使蹲在街頭哭也會有人擦乾你的眼淚,我想是不是因為它交通沒有那麼發達,沒有地鐵,所有的市民都不急著趕路。
走過幾座城市,濟南感覺像一匹駱駝,在眾多奔馳的野馬裡,慢吞吞的,顯得笨拙而毫無生氣。走在道路上,有時會覺得如果不是老舍先生寫過這麼一篇散文,這的確是一座讓人想不起來的城市。我有時會覺得所有的城市都是大同小異,變換的大概是人。
這個城市的人走的都不那麼著急,車也沒那麼急躁。晃晃悠悠的,在我匯入這個城市的人群中時,離開的那一刻居然有一絲不舍。它太溫柔了,有那麼一刻,會讓我恍惚間覺得,他鄉似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