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捉摸不透的大風

2020-09-14 永嘉縣氣象局

你了解

大風的標準是什麼?

我國哪裡的大風最多呢?

大風的「門檻」有點高

總的來說,地球上的風是由太陽輻射引起的。

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受不同緯度、地形地勢、海拔等影響,各地大氣受熱不均。某地的地表空氣受熱膨脹變輕進而上升,周圍較冷的空氣就會流入填補;上升的熱空氣在高處冷卻後,又成為冷空氣沉降至地面。隨著這一冷熱循環過程,近地表的空氣產生流動現象,風就形成了。

大風有成因

冷鋒過境。北方或西北方冷空氣入侵境內,有時會伴有雨、雪、降溫,這是因為暖空氣被冷空氣楔抬起而迅速上升凝雲致雨的緣故。

動量下傳。此類大風來勢迅猛,一二個小時即可伸展數十至數百公裡,有明顯的日變化,多數出現在午後12—19時,最大風速往往出現在地面溫度最高、空氣對流擾動最盛的15—17時,此後風勢隨溫度下降而減弱,待至日落即告平息。動量下傳的偏西大風秉性乾熱,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熱力對流產生的地方性積雨雲大風。夏季地面受熱強烈,大氣對流旺盛,上升氣流達到凝結高度形成積雲,如對流繼續發展,積雲將會發展成積雨雲。這種大風與積雨雲相伴而生,所以也稱積雨雲大風,往往同時發生雷電和陣性降水,即雷雨。

暴雨都分等級

那大風當然也有其標準

風力

風力是指風吹到物體上所表現出的力量大小。

我國發布的《風力等級》國家標準中,根據標準氣象觀測場10米高度處的風速大小,將風力等級依次劃分為18個等級,這裡的等級就是說的「蒲福風級」。「蒲福風級」是英國人蒲福於1805年根據風對地面(或海面)物體影響程度而定出的風力等級。

在冬春季節

其實風力可能只有三四級

遠遠達不到氣象上大風的標準

在氣象觀測業務規範中

一般將瞬時風速≥17.2米/秒

風力達到8級以上時

才能稱作大風

如果一天中出現過大風

則記為一個大風日

在我國

雷暴、颮線、龍捲、氣旋

冷空氣等天氣系統活動

引起的大風會帶來災害

其中

雷暴、颮線、龍捲等

屬於強對流天氣

近年來我國年均單站大風日數在波動中減少

有研究表明這極有可能與全球變暖密切相關

究其原因,全球變暖後,海陸溫差相對變小,使得東亞季風減弱,空氣流動速度相對降低;而且,快速城市化進程,可能會導致原有自然地表景觀大大改變,土地利用變化更為多樣性、城市房屋高度和密度日益增加,這些人為活動,導致地表粗糙度有不同程度增大,從而導致風速整體減小,大風日數也整體減少。

在變化趨勢的空間分布上,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年際大風日數呈減少趨勢,僅在內蒙古西北部、新疆東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南部及東北部等地呈現增加趨勢。

南北方城市大風季節分布大不同

在我國北方大多數城市中

春季(3-5月)

是一年中大風最多的季節

冬春交替

冷空氣勢力仍比較強勢

而此時太陽直射角逐漸向北半球偏移

並且

地面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日益強烈

地面升溫加快

高低緯度之間

形成了比較大的氣壓梯度

因而比較容易出現大風天氣

帶你看看我國哪裡大風多

我國高海拔地區的年大風天高於低海拔地區;峽谷地帶大風天比周圍多。

我國有大風多發區

一是青藏高原,年大風日數多達75天以上,一年有1/5的時間都是大風天,是我國範圍最大、日數最多的大風區。

二是內蒙古中北部、新疆西北部,年大風日數在50天以上。

三是東南沿海及其島嶼,年大風日數多達50天以上。

此外,山地隘口及孤立山峰處也是大風日數多的地區 。

你對風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呢

(轉自中國氣象科普)

相關焦點

  • 科普 || 捉摸不透的大風
    動量下傳的偏西大風秉性乾熱,一般不會帶來雨雪。熱力對流產生的地方性積雨雲大風。夏季地面受熱強烈,大氣對流旺盛,上升氣流達到凝結高度形成積雲,如對流繼續發展,積雲將會發展成積雨雲。這種大風與積雨雲相伴而生,所以也稱積雨雲大風,往往同時發生雷電和陣性降水,即雷雨。
  • 捉摸不透的大風
    這種大風與積雨雲相伴而生,所以也稱積雨雲大風,往往同時發生雷電和陣性降水,即雷雨。 我國發布的《風力等級》國家標準中,根據標準氣象觀測場10米高度處的風速大小,將風力等級依次劃分為18個等級,這裡的等級就是說的「蒲福風級」。「蒲福風級」是英國人蒲福於1805年根據風對地面(或海面)物體影響程度而定出的風力等級。
  • 捉摸不透的大風
    動量下傳的偏西大風秉性乾熱,一般不會帶來雨雪。熱力對流產生的地方性積雨雲大風。夏季地面受熱強烈,大氣對流旺盛,上升氣流達到凝結高度形成積雲,如對流繼續發展,積雲將會發展成積雨雲。這種大風與積雨雲相伴而生,所以也稱積雨雲大風,往往同時發生雷電和陣性降水,即雷雨。
  • 性格怪異,讓人完全捉摸不透的星座
    但是有一種人,他們性格怪異,讓人完全捉摸不透,很難了解他們。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星座都有誰。TOP.1、白羊座很多夥伴都覺得白羊座的人好相處,又隨和,但其實他們並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好的。他們的性格像小孩子一樣說變就變,但是他們生氣的時候也不會氣多久,來得快去得也快。
  • 人類歷史上的13萬年空白期,科學家大膽猜測,令人捉摸不透!
    人類歷史上的13萬年空白期,科學家大膽猜測,令人捉摸不透!地球孕育的生命數以萬計,在這些生物中,人類才是高等的生命體。人類歷史上的13萬年空白期,科學家大膽猜測,令人捉摸不透!從人類的外貌到身體、形態等,都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令人非常奇怪的是,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歷史上竟然有13萬年的空白期,讓人捉摸不透。從公元前20萬年到公元前7萬年,這13萬年間根本沒有記載,很多考古學家也不知道這13萬年中人類到底發生了什麼。
  • 這些令人捉摸不透的事情,又該如何解釋?
    這些令人捉摸不透的事情,又該如何解釋?在我們身邊經常有很多特別愛聽鬼故事的人,他們的膽子都不小。不過很多人一聽到鬼故事,都會躲得遠遠的,他們的心裡比較害怕,尤其是很多關於鬼的書籍,對鬼的描述非常細膩,很多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些詭異事情,很多人都自認為是鬼在作祟,特別是看了關於鬼的電影或者聽了鬼故事,有時候晚上還會做出噩夢。
  • 地球上的這些案例,讓人捉摸不透!
    地球上的這些案例,讓人捉摸不透!還記得當初那個自稱哪些火星的小男孩嗎?他講述很多關於火星上的專業知識,讓人難以置信,很多人對他也產生諸多的質疑。如果他真的來自火星,那也就意味著他是通過時空穿梭的方式,來到我們的世界,這一切顯得非常離奇。
  • 科學家最難理解的3大理論,每個都妙不可言,但卻捉摸不透
    科學家最難理解的3大理論,每個都妙不可言,但卻捉摸不透那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物種,我們只用的幾十萬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地球六十四一年的演化史。但是人類之所以取得如此優秀的成就,關鍵是在科技理論上的突破,這樣我們得以實現不斷的技術大爆炸。
  • 全運射箭賽大風勁吹風向不定 脫靶現象時有發生
    10米/秒的大風成為了比賽場上的主角,神射手們不再神準,3環、5環甚至脫靶的現象都時有發生。「這樣的風力確實影響了選手的發揮,個人賽中每個人的成績平均都比平時低了至少10環。」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射箭部部長董文瑾表示。而受到大風影響,射箭名將新疆隊的薛海峰也在1/16決賽中無奈被「吹」出局。
  • 我們很難用一張照片去定義這個捉摸不透的世界
    我們很難用一張照片去定義這個捉摸不透的世界 2020-12-02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雲南麗江機場氣象臺做好大風天氣氣象服務
    2月份以來,麗江機場午後大風天氣頻繁,陣風≥17m/s大風出現了10次,由於大風、風切變、不穩定氣流等天氣影響,造成飛機復飛、航班返改航事件已發生4起。為了保障氣象觀測預報業務的正常運行,為春運奉上貼心氣象服務,近期,航務部氣象臺積極採取多項舉措提升氣象業務能力,確保春運期間 「安全、文明、溫馨、和諧」。
  • 大風藍色預警信號_大風藍色預警信號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預警信號發布、解除與傳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的有關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預警信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暢通、有效的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渠道,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並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應急機制和系統。
  • 【氣象科普】兄妹現象——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氣象科普】兄妹現象——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2020-06-06 0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破解了數學上的世紀難題,卻拒領百萬獎金,讓人捉摸不透
    他在解決了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之後拒絕領獎,實在讓人捉摸不透。有觀點認為,人類數學的發展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起新的數學理論來推動發展。可以說人類數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在它發展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許多難題。其中有些難題已經被數學家們解決了,而有些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 凍=͟͟͞͞透=͟͟͞͞了=͟͟͞ (T ^ T...
    凍=͟͟͞͞透=͟͟͞͞了=͟͟͞ (T ^ T) 最低氣溫0℃線南壓至華南… 2021-01-06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到8級大風!黃石發布氣象災害預警
    6到8級大風! 剛剛黃石發布氣象災害預警!!!大風藍色預警信號黃石市應急管理局、市氣象臺2021年01月06日10時36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預計今天下午到明天白天,黃石地區將出現4到5級偏北風,陣風6到8級,請注意防範!
  • 濟南市氣象科普館
    原標題:濟南市氣象科普館來源:中國氣象報濟南市氣象科普館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山東省氣象局、濟南市科協主辦,濟南市氣象局承辦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益陽氣象|2020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競答
    -益陽氣象-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氣象科普知識競答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時間為9月19—25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充分展現氣象科技工作者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的擔當與作為,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
  • 多種鯨魚瀕臨滅絕,為何獨角鯨卻不減反增?其基因組令人捉摸不透
    但是有一種鯨魚,儘管是在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的今天,它們的數量卻不減反增,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獨角鯨了。獨角鯨的頭上長著長長的「角」,看起來就像古代歐洲騎士們的錐形長矛。但是那根又長又尖的刺,並非它們的角,而是從它們的左上顎凸出來的牙齒,能長到兩三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