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師田娜,1982年12月出生,本科學歷,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自幼隨祖父(田子剛先生)學習針灸,從事中醫診療工作10餘年,對骨關節疼痛性疾病,採用針藥並用的方法,臨床收效甚佳。田娜同志是家人眼裡的好媽媽,好妻子,是同事眼裡的好員工,更是患者眼裡的好醫生。她熱愛中醫事業,一心為病人著想,紮根社區,服務基層,在平凡的崗位中,做著不平凡的事跡。她熱愛學習 ,積極上進,事事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細心耐心誠心的醫療態度服務病人。在醫療工作中,田娜同志嚴謹求實、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因而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同事的敬佩,四面八方的病人也紛紛慕名而來。
(中醫科田娜醫生收到胃癌、糖尿病足患者們贈送的「醫德傳四海,醫術克頑症」錦旗)
2013年,田娜同志剛到金山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中醫科的工作剛剛起步,平均每天只有三、四個病人,甚至還有很多周邊居民不知道有中醫科這個科室。很多病人相信老中醫名醫,面對年輕的田娜醫生很多人持懷疑態度。但是,病人一旦來了中醫科,不管是看病還是諮詢其它醫療問題,她都耐心講解,並把疑難的病情一一記錄備案。回到家裡,年幼孩子熟睡後,她仍舊回憶病人的病情並思索自己的診斷是否正確。為了解決一些疑難雜症,她還會翻閱名家醫案、反覆的研讀各科書籍,尋找答案,力求診斷準確,開出最有效的處方,在最短的時間內解除病人的痛苦。因而,多年以來,她養成了每晚研讀醫案的習慣,遇到疑難病症時苦苦思索,翻遍醫案只為尋找最正確的方案解除病人的痛苦。每每當感到辛苦與疲憊時,想想病人深受疾病的折磨的神態,期盼的眼神,「醫者仁心」這種責任感就從她的心底油然而生。「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是一名醫生應該秉持的態度,這是一名醫生天生的職責所在。如今,田娜同志的辛勤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每日來訪病人三四十人,高峰期達到六七十人,就診的患者不僅包括轄區內的居民,還有徐州市各個縣區、周邊省份的病人前來。當然,有時為了給等待時間長的病人看病不得不拖延下班時間,入冬以來來常常因為病人太多,開出的藥方多中藥房經常斷藥,也忙壞了熬製中藥的兩名同科室的同事,患者為了等待熬製的中藥都要等上好幾天,一些老病號為了不斷藥,都提前好幾天開藥。
(田娜醫生收到患有多年肩周炎的張女士送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錦旗)
工作中,她對待病人如親人。在她醫治的眾多病人中,有那麼一位年邁的老人,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平時經常頭痛、胃痛,心臟也很不好,在其他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的院,一直沒見好轉,後來,經熟人介紹,知道了田醫生,就要求兒女帶她來找田醫生看病。田娜醫生經過診脈詢問後,得知了患者的病情,並為其開了中藥進行調理,僅僅過了兩周的時間,這位患者的病症就得到了緩解,她再次來到醫院,看到田醫生後激動地要給田醫生跪下,並且說著「田醫生,你真是神醫呀,折磨我多年的病,一下子讓你給減輕了好多好多。」這時,田醫生連忙攙扶起老人家,並說道「這都是應該的。」看到這一幕的患者們紛紛的為田醫生的醫術和醫德豎起了大拇指。
(田娜醫生收到患者趙女士送來的第二枚「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錦旗)
田娜醫生治療孩童病症的效果顯著,在每天的就診隊伍中有很多兒童患者,他們都是來看中醫的。多半孩童是患有感冒咳嗽的疾病,用藥後兩、三天就可以治癒。而很多咳喘厲害的孩子,每次發病都會主動要找金山橋的田醫生。有的患兒由於體質比較差,稍有不慎就感冒發燒,經常住院,經過田娜醫生的治療和調理,幾乎很少再次發病。由於兒童特殊的體質及餵養事宜,田娜醫生除了治療孩子現有症狀外,還會根據各個患兒的特點指導家長餵養注意事項。
(田娜醫生為患者李女士根治頸椎病後收到第三枚「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錦旗)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已經是網絡信息的時代了,大家在生活中都是使用手機、電腦,就連去醫院看病都可以使用手機微信、支付寶。為了能讓患者們更好更方便的了解疾病,解決病症,田醫生便留了自己的手機號、微信號等給患者,隨時解決患者的各種問題。當有患者發簡訊或微信來諮詢問題時,若是空閒時間,她總是第一時間回復患者的問題,若是上班坐診患者多時,田醫生會一閒下來就給患者回覆信息,生怕耽誤了患者的病情。平時田醫生也會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常見病的自我簡單處理及健康保健等相關內容,來豐富患者的醫學知識。
(田娜醫生的診室裡圍滿了前來求醫的患者)
2015年中心針灸理療室被評為徐州市首批特色科室之一,「只要世上人莫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田娜醫生用滿腔的熱情打動了無數的患者,診室裡掛著一面面錦旗,在金山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工作的短短五年時間裡,她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深得患者的愛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田娜醫生在治療室裡為患者針灸治療)
(田娜醫生正在仔細為病人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