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朗讀者》嘉賓馬伊琍
圖:《朗讀者》嘉賓丘成桐
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李巖)前晚,央視綜藝《朗讀者》第二季播出了以「謝謝」為主題的第九期節目。節目中,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華人數學家丘成桐、亞洲足球先生鄭智、話劇藝術家賴聲川、演員馬伊琍分享了各自有關「謝謝」的故事。其中,「數學皇帝」丘成桐和演員馬伊琍都提到了家人給予他們的力量和幫助,兩人對家庭的感謝之情也令網友們深受感動。
從《奮鬥》中的夏琳,到《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的潘芸,再到《中國式關係》裡的江一楠《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一直以來,演員馬伊琍塑造的這些獨立、幹練的都市女性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光在電視角色中如此,堅強、獨立、自信也是馬伊琍的生活信條,節目裡,她透露,自己跟夏琳的性格最像。而談及這種性格的養成,她坦言得益於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親從來不把她當成柔柔弱弱的女孩子看待,成就了馬伊琍活潑、不嬌氣的性格。在學習、生活上,父親一直嚴格要求馬伊琍,希望她做到不比男孩子差。當然,在要求嚴格的同時,馬伊琍父親對女兒的關愛也絲毫不差。對於女兒熱愛藝術表演的興趣,父親十分上心,每天留意著報紙上的藝術團招生信息並帶著馬伊琍去面試,儘自己最大所能圓女兒的演出夢。
「我父母沒有受過多好的教育,但是他們教我的做人的原則終生受用」,現場,她回憶,父親曾教育她和男生出去吃飯要自己買單。父母教給馬伊琍的自尊自愛讓她一生受用,心存感激。對於馬伊琍父親的教育方式,網友們也表示十分認同並紛紛為其點讚,有網友評論:愛和教育的確會影響一生。
與演員馬伊琍一樣,華人數學家丘成桐也在節目裡表達了對父親的感謝。他坦言,愛做學問的父親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父親教他從小學習古文,感受中國詩詞的魅力,這幫助丘成桐塑造了鍥而不捨的「學問觀」,也成為他在數學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秘密武器。
縱觀丘成桐的履歷,22歲時丘成桐就獲得了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學位,26歲他又擔任史丹福大學的終身教授,更令人驚嘆的是破解了世界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的那一年他也才27歲。年少的他便一舉成名,斬獲數學界多項國際大獎,包括被人們稱為是數學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以及幾乎與諾貝爾獎齊名的世界性科學大獎克拉福德獎。丘成桐在數學領域的高度自然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就連他的好友數學家辛格也曾說過,丘成桐一個人就是哈佛的一個數學系。這份成就的背後並不能簡單地用「天才」二字概括,更離不開他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現場,丘老暢談了自己驗證卡拉比猜想的歷程。「連續兩個禮拜基本不睡覺」「天天不停地想辦法來彌補漏洞」「1970到1972這三年每天工作超12個小時」,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學術態度,丘老才得以鑽研出其中的奧妙。當然,他也坦言,每次研究到最微妙的地方失敗了又推翻重來的過程很痛苦,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當他回顧這個過程時,並沒有抱怨過程的艱難,而是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句浪漫的宋詞來概括。
丘老骨子裡的文人情懷讓「枯燥」的數學也迸發出了文學之美。不少網友向丘老鍥而不捨的學術精神致敬,有網友還盛讚丘老是一位有理想、有擔當、有溫情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