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於加拿大東方教育學院主頁,本人在其基礎上增補而成。增補的地方用/*/表示。
加拿大大學雖然沒有美國大學那麼多而有名,但是事實上幾個老牌大學的實力並不弱;而且近年來隨著美國籤證越來越難拿到,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轉而選擇加拿大來進修、讀書,這樣又使得加拿大大學有了一定的生源保證,增加了很大的選擇餘地,許多大學因此越做越好,聲譽鵲起。這其中尤以多倫多大學最為突出。
多倫多大學創建於1827年,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更使它成為幾乎所有有意留學加拿大的學子們的必爭之校。多倫多大學是一所公立大學,同時也是加拿大規模最大的大學,現有17個院系、300個學士點、148個碩士點、和95個博士點。現有註冊學生55000餘人,其中本科學生4300人、研究生5000餘人。此外,還有非全日制學生12000人。全校有各種樓房建築225棟,雄居於耶魯、哈佛、牛津之上。/而且擁有北美排名第五的圖書館群。/目前,該校擁有一大批才華出眾,成就突出的學者,現有各級教師3600餘人,佔全加拿大學者總數的7% ,所獲著名科研獎項佔全國的近四分之一。多倫多大學榮獲諾貝爾獎的人數也是加拿大最多的。/共有9位教授和畢業生獲得諾貝爾獎。/到目前為止,多倫多大學已連續4年位居加拿大科研型大學榜首,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在上海交大的世界排名中列23位/。
/多倫多大學有很強的研究能力,其研究經費,論文數量,首席研究員的數量都居加拿大第一位。所以產生了許多傑出的科研成果,1923年弗雷得利克•班廷與J•J•R麥克勞德以他們(與查爾斯•貝斯特合作)的胰島素在控制糖尿病中的作用的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約翰C•波蘭尼於1986年以在化學文面的領先成就使得雷射的開發取得進展而獲得諾貝爾獎;1987年2月,天文學家伊思•謝爾頓在智利的多倫多大學天文臺發現了一顆脈衝星,後為人們定名為1987A超新星;1989年,那威•崔,紐曼爾•布瓦爾德和傑克•裡約丹等醫學研究員,公布了他們分離出引起纖維囊腫的基因的研究成果。其它的研究成果還有,第一臺電子心臟起搏器的研製成功、人造咽喉製造成功、發明肺葉移植術、人造胰、在北美洲首創電子顯微鏡。多倫多大學還製成了一種能夠測量與分析空氣中各種有害微量元素的裝置棗超級嗅探器,還研製出了超音速飛行器、微波動力飛機以及可由生物分解、清除汙染的塑料等。/
多倫多大學的生源也很優秀,所錄取學生的平均匯考成績在85% 以上。有45個畢業生獲得魯得斯獎學金(Rbodes Scholarship)/另外還有很多獲得加拿大學科競賽的top3選擇了多大,以我個人所知道的多倫多高中生之中就包括國際數學競賽的銀牌,物理競賽,生物競賽的第一名,工程競賽,化學競賽的第2名。在北美大學生putnam 數學競賽中也總是在top5 或者Honorable Mentions裡面/。
/很多知名的人士都是多倫多大學畢業的,在她培養的傑出人物中,有作家和劇作家羅伯遜•戴維斯,文學批評家、作家羅斯羅普•弗萊伊,通訊專家馬歇爾•麥克魯汗,詩人瑪格麗特•阿拉伍德,幽默作家史蒂芬•李科克,電影名導演亞瑟•席勒和諾爾曼•吉維森,名演員唐納德•蘇爾蘭德和雷蒙德•馬賽,前總理威廉•萊昂•麥堪賽•金、亞瑟•梅因和萊斯特•皮爾遜,傳播媒介名人巴巴拉•弗盧,鋼琴家格倫•右爾德,歌劇藝術家特麗薩•斯特拉特斯、洛伊斯•馬歇爾、喬恩•維克爾斯和毛林•福雷斯特等。此外中國人所熟悉的大山,白求恩,現任加拿大總督伍冰枝,商業巨人Edward S. "Ted" Rogers (Rogers Cable) and Jeff Skoll (eBay) 也都是多大的畢業生。/
多倫多大學以優秀的師資隊伍和嚴格錄取學生而著稱。招生要求高中以上的學歷,對本國學生要求中學成績記錄和正規的畢業匯考分數,對母語非英語的學生來說則要求TOFEL成績。學校本科最低分數線託福250分左右(機考,本地學生)(237機考,國際學生),MBA最低分數線為GMAT650分左右。學費在10000至16000加元之間不等。獎學金和助學金較多。學校提供各種各樣勤工儉學機會。
最近一期的加拿大(麥克林)雜誌今年又將多倫多大學列為加拿大第一級大學中的魁楚。這已是多倫多大學連續第十年獲此殊榮。加拿大提供學士、碩士、博士及醫學學位的大學共有15所,自1994年以來,多倫多大學始終在此類別中名列前茅。
多大的醫學院近年來逐漸超越麥吉而(McGill)/部分網友可能不同意/,成為加拿大的新貴,尤其在牙醫方面已經成為加拿大的第一位。同時,多大擁有加拿大最好的法學院和商學院之一,她的商學院靠近擁有加拿大華爾街之稱的Bay Street,佔盡天時地利。多倫多大學Rotman商學院的金融方向一直是加拿大當之無愧的第一,在某種程度上多大畢業生控制著加拿大的金融業。
多倫多大學畢業生薪水很高,根據去年的各人所得稅表(T4)資料顯示,多倫多大學是多倫多地區年薪10萬元以上公職人員最集中的專業。多倫多大學透露,在總共7000多名「打工皇帝中」,多倫多大學畢業生佔了953人。
多倫多大學設有3個分校,聖喬治學院(St. George)、士嘉堡(Scarborough)、和位於密西沙加的埃林代爾(Erindale),這3所分校都有較全的科學設置。
該大學的專業從航天科技到生物科學無所不包,而且樣樣堪稱一流,以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最為出色。專業類別有應用科學及工程、建築、基礎醫學、經貿、教育、人文科學、風景園林、生命科學、數理、機械、音樂、和社會科學等。
具體課程設置:
本科專業:
保險統計學、航空航天工程學、應用數學、建築學、生物化學、生物/生物科學、生物物理學、化學工程學、化學、土木工程學、通令、計算機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生態學、經濟學、電機工程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工程物理學、工程科學、金融學/銀行學、地質工程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工程學、地球物理學工業工程學、材料工程學、數學、機械工程學、冶金工程學、冶金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核工程學、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體育、物理學、塑料工程學、統計學、測量工程學、焊接工程學、非洲研究、美國研究、人類學、阿拉伯語、考古學、藝術教育、藝術/美術、藝術史、藝術管理、亞洲/東方研究、天文學、聖經語言學、工商行政管理、加拿大研究、漢語、古典文學、東亞研究、東歐及蘇聯研究、教育學、英語、人種研究、歐洲研究、電影研究、法語、德語、日耳曼語言與文學、希臘語、指導和諮詢學、希伯萊語、西班牙研究、歷史、哲學史、自然科學史、人文學、國際研究、伊斯蘭研究、義大利語、日語、猶太研究、勞動力研究、拉丁語、拉丁美洲研究、執法/治安學、法學(法學預科)、語言學、文學、材料科學、中世紀研究、現代語言學、音樂、音樂教育、音樂歷史、美國本土研究、近東/中東研究、古生物學、哲學、政治學/政府管理、葡萄牙語、心理學、公共行政、宗教研究、日爾曼語言學、俄語、俄羅斯與斯拉夫研究、自然科學、斯拉夫語言學、社會學、南亞研究、西班牙語、工作室藝術、舞臺藝術/戲劇、神學、城市研究、婦女研究、植物學/植物科學、環境科學、林學、園林建築/設計學、森林科學、動物學、解剖學、生物藥物工程學、牙科學(牙科預科)、遺傳學、醫療圖解、醫學(醫學預科)、神經科學、護理學、營養學、職業療法、藥理學、藥學/藥物科學、理療學、生理學、康復療法、毒物學。
下面是幾篇關於多倫多大學的文章:
1.數學界的諾貝爾獎(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15_1_08/)
諾貝爾獎為什麼沒有包括數學這一學門?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少揣測。例如,有人說,諾貝爾(A.B. Nobel, 1833~1896年)與當時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數學教授 M.G. Mittag-Leffler(1846年~1927年)有嫌隙,諾貝爾不想設個諾貝爾數學獎的目的正是要防止 Mittag-Leffler 得獎。儘管這類揣測都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它們仍然是茶餘飯後大家喜歡談論的話題。
可是在數學家之間,也有一個像諾貝爾獎那麼崇高的獎,那就是費爾茲獎 (Fields medals) 與奈望林獎 (Nevanlinna prize)。
費爾茲獎是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費爾茲(J.C. Fields, 1863~1932年)的遺囑與捐贈成立的。它的全名是國際數學傑出成就獎 (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自1936年首次頒獎,然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輟16年,1950年起,每四年召開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每次頒授二到四位費爾茲獎的得主。費爾茲獎授予對當代數學有傑出貢獻者,以鼓勵他們繼續完成更偉大的科學成就。雖然沒有明文規定,費爾茲獎得主的年齡一向不超過四十歲。到目前為止,共有34位費爾茲獎的得主,其中只有四個東方人:日本的小平邦彥(1954年)、廣中平佑(1970年)、森重文(1990年)與我國的丘成桐(1983年)。
費爾茲是加拿大人,1887年在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02年起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他是1924年國際數學家會議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時的大會主席。費爾茲本人的數學研究相當優異,他曾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但是現在人們還記得他的原因恐怕是由於他設立的這個數學大獎。
2.錢偉長曾在多倫多大學就讀,指導教授為應用數學的倡導者哥丁根學派的辛祺教授以及愛因斯坦的大弟子英菲爾得教授。(http://life.eastday.com/epublish/gb...02/hwz16780.htm)
錢偉長先生年輕時曾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專攻彈性力學,師從當時應用數學的倡導者哥丁根學派的辛祺教授以及愛因斯坦的大弟子英菲爾得教授。其中辛祺教授關於「屠夫」與「刀匠」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論給錢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錢老《八十自述》一書中,專門介紹了辛祺教授「屠夫」與「刀匠」的思想。辛祺教授認為:為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有時不惜跳進數學這個海洋來尋找最合適的工具,甚至於創造新工具。當時辛祺教授對錢老等學生說,你們應該有捏著鼻子跳進海洋的勇氣,但更應該懂得避免不要淹入海底,懂得在完成任務後爬上岸來,尋找新的物質運動的主題。辛祺教授還對他的思想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我們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己任的,從這一觀點上講,我們應該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屠夫」,而不是制刀的「刀匠」,更不是一輩子欣賞自己製造的刀多麼鋒利而不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刀匠。
辛祺教授的這種勇於探索和注重實踐的科學精神和方法使錢老深受教益,也成為他一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準則。
錢老在其28歲那年便以科學探索的精神撰寫了第一篇有關板殼的內稟理論的論文,併入選了當時美國加州理工大學航空系主任馮•卡門教授60歲的祝壽論文集,論文集中的24篇論文作者都是諸如愛因斯坦等世界著名學者,只有錢老為惟一的青年學生。在「屠夫」的科學精神指導下,錢老在留學期間便打通了板殼內稟理論中宏觀與微觀之間的關係,而且將薄板薄殼按中面薄膜變形、曲率變化、和殼的曲率三種量相對於厚度量級進行了理論方程的分類;而錢老當時對薄壁柱體的變扭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時,馮•卡門教授異常興奮,他與錢老伏在地毯上共同研討,對論文的觀點越看越高興,後來與錢老共同署名發表了「變扭的扭轉」的論文,卡門教授認為這是他一生所署名的彈性力學中最富有經典味道的論文。在「屠夫」科學精神的指導下,錢老後來在十分困難的環境下,先後研製了輕質高性能電池、複合裝甲護板、坦克啟動電瓶、鐵路號誌燈等國家急需科研項目。1981年,錢老擔任了中文信息研究會的理事長,並於1985年以跳進海洋的勇氣提出了宏觀字形編碼法並為IBM機所採用。
1999年12月7日,錢老偕夫人來上海圖書館參觀視察時,我曾陪同其參觀了中國文化名文人稿館,在陶行之手跡陳列櫥前,錢老佇立多時,並念念有詞,對我說:「有些人只是磨刀,但不切菜;如不切菜,怎麼知道刀是不是鋒利呢?所以既要磨刀,更重要的是切菜。」
在旁的錢師母孔祥瑛老師補充說,錢老在那本書(指《八十自述》)裡專門講過這個話。原來櫥窗中陳列著陶行之的手跡:「用書如用刀,不快自須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見婆婆。」陶行之先生的這些話,與當年辛祺教授的「屠夫刀匠」論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無怪乎錢老會如此感慨。從錢老的這種感慨中,我們是不是體驗到在工作和生活的實踐中,應該多一些「屠夫」,少一些「刀匠」呢?
3。加拿大一名19歲大學生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tent_588073.htm)
新華網渥太華10月7日電幾天來,一名加拿大小夥子的名字頻繁出現在世界各大報刊的頭版上。他就是19歲的大學生克雷格•基爾布格。他被提名角逐本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
基爾布格現在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一名學生。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和加拿大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報導,他於近日獲得了加拿大國家稅務部長埃莉諾•卡普蘭和美國國會議員洛伊絲•卡普斯的提名,角逐本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該獎項的最終得主將於11日宣布。
基爾布格在12歲時就已成為一名國際人物。童年時候的他對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童工現象深表關注和憤怒,巴基斯坦一家地毯廠一名童工死亡的報導使他感到更大的震動。為此,他成立了一個名為「孩子能解放兒童」的人道主義組織,並一直致力於為兒童爭取福利和公平待遇的事業。他還經常作為青少年的代表和發言人出現在國際會議上。「孩子能解放兒童」組織至今在全世界已擁有10萬名會員。
鑑於他對世界青少年所作的巨大貢獻,加拿大和美國兩名國會議員決定提名基爾布格為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考試培訓小助手
本科留學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學qq: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