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科幻片裡,小孩子有了超能力都會被歧視呢?原因在這!

2021-01-19 漫威電影情報局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因為的確在不少的科幻片中都是存在著有超能力的「小孩」,會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類似「歧視」的劇情設定,當然,這並非是絕對的,很多時候我們說一些具備超能力的小孩所遭遇的「歧視」並非是因為超能力的緣故。

我們以漫威的變種人為例:

在漫威宇宙中,所涉及到有超能力的小孩劇情中,比較多的就是出現在了「變種人」支線中,但是,我們說這種「歧視」難道真的僅僅只是出現在小孩子群體中,要知道在漫威的變種人支線中,其實很多時候也會存在成年人之間「歧視」!

所以,對於這些設定,真正的核心從來都不是在「歧視」本身,而是在這個背後的2大關鍵元素——

「普遍性的恐懼排他性」以及匯聚在「小孩子成長階段的不確定性」!

先來說說第一個關鍵詞——

其實,我們說很多出現在科幻片中對於「超能力小孩」的歧視的導火索,並不是超能力本身,而是2波人群中的「不同」。

簡單說:

在漫威宇宙中,對於一個擁有變種人能裡的孩子來說,在能力激發之後,就已經讓他和周圍普通的小孩子產生了一道看不見的牆,這道「牆」叫做恐懼排他性,因為在小孩子的意識中,其實心思相當的「純粹」,很多時候並不會出現所謂的「阿諛奉承」這類操作。

那麼,對於一個和自己「不同」的同齡人來說,自然而然就會覺得TA是一個「怪胎」的潛意識。

顯然,對於一般的成年人來說,同樣是面對這種不同的話,估計會遠離,而這種「遠離」並非是站在歧視的基礎上,而是恐懼的基礎上。

但是,小孩子不一樣,在這個階段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形成,所以對於和自己不同的存在,就會採取一種自然而然的「優越感」——

因為你和我們大多數人不同,所以我就比你高一檔,我就能夠去歧視、欺負你!

這種思維意識看起來有些「矛盾」或者說「不可理喻」,但其實在很多科幻電影中對於擁有超能力的小孩子的劇情設定,採用的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看似不合理的思維方式,恰恰是孩子成長階段的特性。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辦法去細化這種「歧視」中含有的多種元素,比如是單純的歧視,只是因為恐懼而歧視,因此,無法具體細化前提下,他們只能化繁為簡,「你和我不同,我就是可以欺負你、歧視你!」

當然,就像前面筆者說的:

很多時候這種存在於科幻片中的孩子之間的歧視,並非都是源自於「超能力」,更多的是建立在這種「擁有超能力」的基礎上的「不合群」。

典型的——

在漫威宇宙中蜘蛛俠彼得·帕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從小性格上的設定,所以帕克在獲取能力之前很多時候都是班裡最默默無聞的那一個,而對於學校劇情中的「小霸王」這類的角色設定來說,帕克這類的學生是最容易去顯示自己強大,博取關注度的選擇。

為此,在這種劇情的前提下,類似帕克這類學生受到的歧視,就不是源自於能力本身了,而是一種普遍存在於現實而延伸到電影中的「校園霸凌」的縮影或者是翻版。

甚至,很多時候:

科幻片中存在的孩子之間的歧視,還會時候到劇情背景下的小孩子家庭的影響,這其中比較典型同樣就是蜘蛛俠,都清楚,彼得·帕克沒有父母,只是跟著叔叔嬸嬸生活,這種角色背景遭遇其實在角色的後期劇情上所受到的「歧視遭遇」也是有一些影響的,也就是第一個關鍵詞中的「排他性」和自帶的莫名其妙的「優越性」使然。

再來說說第二個關鍵詞「小孩子成長階段的不確定性」:

其實對於「小孩子成長階段的不確定性」來說,本身就不是基於劇情的角色本身所受到歧視的起源了,而是基於電影劇情製作本身的需求!

為什麼這麼說?

顯然,相比較成年人擁有超能力來說,在被賦予這一元素之前,其實成年人是已經擁有一個比較成熟的世界觀的,儘管這種世界觀存在好壞屬性,但其本身是成熟的。

為此,我們能夠看到具備超能力的成年人和普通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是能夠受到「歧視」細分化後的一種姿態,比如有人因為害怕而歧視他,也有一些追求利益的人而選擇阿諛奉承他……

這是屬於成年人在擁有超能力之後的普遍受到的結果。

以「變種人」為例,對於很多成年變種人受到「歧視」,一部分源自於普通人的暗含羨慕下的「兼顧嫉妒和恐懼」的歧視。

這就好比,本身都是窮人,但是突然隔壁鄰居買彩票中獎後,一夜暴富,那麼對於其他的窮鄰居來說,除了羨慕就是嫉妒,再者就是阿諛奉承和慢慢疏遠等幾種比較極端的結果。

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成年人在擁有超能力之後的結果很簡單。

但是同樣的情況對於小孩子來說就不一樣了!

本身在屬性上,孩子正處於一個成長和三觀慢慢成熟的階段,所以,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未來都是不確定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成長階段的不確定性,卻是成為了科幻電影中一個比較大的看點所在!

因為觀眾或許對電影中超能力者的成年人有一個大致的預判,但是卻無法預判一個擁有超能力的孩子,這裡典型就是《死侍2》中的擁有火焰超能力的胖小孩,單單是這一個角色,在電影中就經歷了數次人設屬性的變更!

而這種「變更」之間其實就是電影劇情不斷推進的原動力。

所以,單純的來講:

對於電影導演來說,需要藉助小孩子擁有超能力後受到的「歧視」,來完成後續電影不同發展方向的鋪墊,而很多時候這種鋪墊可以是直接作用在角色正邪屬性上,也可以是作用在電影大背景劇情下的一種劇情世界觀補充。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成年人學音樂,總是被「歧視」?
    成年人在音樂學習領域中,是備受「歧視」的!「現在是學習的要緊時間,這些課外的玩意兒長大了隨便你怎麼玩」,結果等你長大成人,可以把控金錢,有了點空餘時間,你想培養點自己的興趣,又聽到周圍的人以你年紀大為由反對。那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培養興趣的最佳時候?
  • 為什麼農村每個村子都會有傻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導語:為什麼在農村,基本上每個村子都能看見有傻子呢?,有些時候就連隔壁村的人都會知道,可以說是另類的名人了,那麼對於這個人其實同村的人並不會嫌棄,在很多時候甚至是會同情他們,而且也是會經常的發現他們的存在,像是在農村辦酒席,或者是走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都是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的,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個村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呢?
  • 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歧視中國?有一個關鍵原因
    1關於它是不是歧視中國,可能有點。實際上,諾貝爾文學獎不但有歧視中國的嫌棄,還有著非常大的歐洲中心論的嫌疑。但原因可能不止是歧視,是因為語言障礙。其實諾獎評委也挺牛的,一般都會熟練掌握好幾種語言,像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瑞典語等等。但懂亞非語言的就不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諾獎評委裡都沒有懂漢語的,只能讀翻譯來的作品。
  • 這部電影驗證了,有超能力看起來爽,一旦失控就是自取滅亡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偽紀錄科幻片——《超能失控》,以三人進洞探索獲得超能力為起點,揭露出原生家庭和校霸的疼痛。悲催的是,這部電影也驗證了,窮屌絲即便擁有超能力,也照樣賺不到錢、泡不到妞。心理建設不完善的人,擁有超能力,十有八九是個禍害。
  • 如果有了超能力,當英雄還是當罪犯?
    隨著漫威超級英雄片風靡全球,如今科幻片裡出現超能力的設定已經見怪不怪了。
  • 葉羅麗:動漫裡一群小孩子在拯救世界,他們為什麼不與警官合作
    於是,童話世界裡的曼多拉女王為了拯救童話世界,對人類世界展開了攻擊。這是一部向人們展現了環保和友情,非常溫馨非常好看的動漫。雖然這部動漫是一部擁有魔法元素的奇幻冒險作品,可是,動漫裡拯救世界的人一直都是一群小學生,漫友們百思不得其解:動漫主角王默他們,為什麼不與警官合作呢?動漫有很多中,很多動漫裡都沒有警局存在。比如《火影疾風傳》、《刀劍神域》等動漫裡就沒有設定警局。
  • 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裡爬,為什麼很少得病呢?
    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裡爬,為什麼很『少得病呢?這個問題說的比較偏頗,不是說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裡爬就很少得病,這只是一種表象。應該是農村的小孩子經歷的磨難和體力鍛鍊多一些,提高了身體的對抗力,自然就少生病。當然在地上滾土裡爬也是一種鍛鍊,所以很少得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為什麼孩子大都喜歡玩捉迷藏?心理原因很有趣,父母試試這樣處理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喜歡玩捉迷藏,這是家長們都發現的一個特點。小孩子總是喜歡躲起來讓爸爸媽媽來找自己,而且總是樂此不疲。那麼小孩子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捉迷藏這個遊戲呢?家長們可以思考一下背後的原因。
  • 大衛科波菲爾的表演,是「超能力」嗎?
    很多人都幻想能夠擁有超能力,這樣我們便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世界,生活也會變得容易許多。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我們也意識到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這些超能力不過是影視劇中的橋段。在歷史上,我們也時常能夠看到關於人體懸浮術的記載,在許多的志怪傳說中,擁有這種超能力的人都非普通人,那麼這種超能力是否真實存在呢?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他的懸浮術已經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更有許多人認為他所表演的懸浮術根本就不是魔術了,而是一種幻術。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在不藉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能夠懸浮到天空中呢?
  • 黑人球員為何都會找白人美女?除了長得漂亮,還有2個原因
    經常看NBA的球迷會發現,為什麼有些球員雖然膚色接近白人,但是種族定義為何還是黑人呢?比如就像格裡芬和庫裡這些球員,看著很白,但還是黑種人,這是因為他們的父親都娶了白種女人做老婆,是白種人的基因將他們「漂白了」!
  • 我們為什麼 會有素食歧視
    中國大陸目前素食文化不發達,不僅素食人口少,大多數素餐館經營慘澹,更重要的是素食者在生活中受到歧視,不敢理直氣壯地吃素。參加聚會,包括去親戚家串門,說自己吃素,往往都感到不太好意思,覺得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了。甚至連許多經常坐飛機的長期素食者,都不知道飛機上是可以提供素食的。這是因為素食者長期以來受到歧視,習慣了,以為別人不給自己提供素食是正常的。
  • 冷門電影《無重力俠》,最廢柴的超能力,沒有之一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裡科幻片最能吸引觀眾,以科幻片為首的電影裡面又以漫威和DC的電影在國內最受歡迎,這些科幻片裡往往有這一些超能力者的存在,他們給科幻影視作品融入了核心的思想,把科幻兩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還有些科幻片是《異形》這類驚悚的科幻片,但是今天小編的是超能力,所以我們還是以超能力類的科幻片講起
  • 漫畫裡的變態超能力,這種超能力,作者都不敢隨便亂用
    漫畫裡的變態超能力,這種超能力,作者都不敢隨便亂用。漫畫裡面到底有哪些非常變態的超能力?很多漫畫裡面如果出現能夠控制心靈或者設定太過於強大的能力,那麼最後會導致編輯還有作者非常難將整個故事圓回來,這樣子就會造成整個故事顯得非常不真實,我們就來看看,在漫畫裡面到底有什麼樣應對的辦法呢?
  • 種族歧視,地域歧視是怎麼來的?
    不過,歧視背後的傾向性,如果回到特定的語境裡,比如地域歧視,種族歧視裡,就會有其特殊的形成邏輯。這種歧視僅僅意味著我們從情感上厭惡這個詞,所指代的東西。並不是說它指代的就是壞東西。就像種族歧視一樣,只是情感上的普遍厭惡,而不是說對方的人種真的有多壞。
  • 蝙蝠俠為什麼沒超能力,其實很簡單,我們就喜歡這樣的蝙蝠俠!
    而且小編最喜歡蝙蝠俠的原因就是他的智慧與他的勇氣和他的俠義心腸!可是蝙蝠俠這麼一個受人喜愛的超級英雄,為什麼dc不給他設定一個超能力呢? 首先蝙蝠俠為什麼要叫蝙蝠俠呢?就比如超人如果背叛了人類有神奇女俠可以制服他,而神奇女俠背叛後還有超人和他可以制服她,而如果是他自己走上了不歸路,那麼整個正義聯盟都會阻止他!
  • 價格歧視:雙十一的真相
    歧視的含義每當我們說起歧視,總認為這是一個貶義詞,似乎與主流的道德價值觀相違背。其實在經濟學中歧視是一個中性詞,它是選擇的必然結果。(1)歧視不可避免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規律,就是歧視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為什麼呢?
  • 別的魚死後都會腐爛,為什麼鯨魚死後會爆炸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別的魚死後都會腐爛,為什麼鯨魚死後會爆炸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海洋世界萬千多變,擁有著無數我們還未知的生物和領域,而我們也在一次次被它們驚豔中,變得更加尊敬更加好奇。就像一個可以生長到幾噸幾十噸的鯨魚,真的是驚豔到我了,在這個沒有恐龍的年代裡,很少有能媲美的動物了。可別看它們這麼龐大,也是喜歡群居的,成批活動,鯨魚這麼名字來源於希臘語,它們被視為海中的巨獸,所以希臘語中的海怪就是形容它們的。
  • 超人家的可愛寶寶竟然是個有17種超能力的小惡魔
    在說《超人總動員2》之前,一定要說一下第一部有多經典,很多小夥伴如今重溫時都感覺不過如此,無非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皮克斯合家歡,但這是以現在的審美標準去評判的。不過,面對小傑克這種人見人愛老少通吃的小寶貝,相信換做任何人都會心甘情願的任勞任怨吧,誰讓人家隨便一笑都可以萌的一塌糊塗呢,傲嬌如導演配音的衣夫人,都同樣拜倒在小傑克的紙尿褲下。
  • 克隆羊多莉去世17年了,為什麼複製人只「活在」科幻片裡?
    小時候剛剛知道「克隆」這個詞時,感覺自己掌握了一個絕密的知識,瘋狂向周圍的小夥伴講解炫耀,還幻想著克隆一個自己,派他去上課,自己就有足夠的時間玩樂,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猴也都相繼出現,而複製人卻只活在科幻片裡,複製人為什麼會如此「難產」呢?
  • 克隆羊多莉去世17年了,為什麼複製人只「活在」科幻片裡?
    小時候剛剛知道「克隆」這個詞時,感覺自己掌握了一個絕密的知識,瘋狂向周圍的小夥伴講解炫耀,還幻想著克隆一個自己,派他去上課,自己就有足夠的時間玩樂,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猴也都相繼出現,而複製人卻只活在科幻片裡,複製人為什麼會如此「難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