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舉行了
火花學院四歲的生日Party,
從成立到成長,
從初出茅廬到C位擔當,
我們獲得了很多比賽的大獎,
捧回來的獎盃可以擺滿一面牆,
但我還是最喜歡聽老師們說:
火花真好!
讓我的課堂變得這麼豐富多彩。
Part 1
嶽陽市弘毅新華中學
初中生物 曾鵬 老師
《血流的管道——血管》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重點掌握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還需要嘗試區分這三種血管以及血液在這三種血管內流動的情況。曾鵬老師使用火花學院的《觀察小魚尾鰭血液的流動》,《血流的速度》《外傷出血及止血》以及《靜脈瓣》素材,通過動畫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們直觀展示了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功能結構和相互關係,形象地演示了血液在這三種血管內的流動特點、速度差異、出血特點以及對應的止血方式等,讓原本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有了更生動的表達,獲得了同學們的紛紛點讚!
這是疫情期間的一堂特殊的錄播課,已經在嶽陽市統一教學平臺同步上線,可供更多的師生觀摩學習;同時,曾鵬老師還在自己的公眾號上進行了特別的講解,為火花學院傾力打Call。
Part 2
長沙市周南實驗中學
初中生物毛曉蓉老師
作為長沙市教育局重點打造的「市民身邊最好學校」,周南實驗被譽為長沙市優質公辦初中學校的一張名片,學校也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鼓勵老師積極嘗試一些網際網路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因此火花學院成為了很多老師們的好朋友、好幫手,學校初中生物毛曉蓉老師就是其中一位忠實的火花迷,不信?那你可以去看看這篇她專門為火花學院寫的推薦!
Part 3
汕頭市 第一中學
高中化學楊潔老師
楊潔老師是汕頭一中的資深化學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和考務工作中,積累了很多經驗,經常會通過分析學生們的考卷答題情況,來了解他們的的薄弱項和亟需提升的能力。
比如,楊潔老師在分析了汕頭一模的化學考卷後,綜合學生們的考試情況表示:在「物質結構與性質」這部分教學和複習時,要積極嘗試多種有效教學策略培養學生 3D 空間感, 除了在傳統教學中使用實物分子球棍模型、幻燈片演示 3D 結構靜態或動態圖片,還可利用計算機技術製作交互性學習資源;在展示 3D 微觀結構的同時,運用模擬切割技術、輔助線技術等,使學生體驗如何解剖晶體結構、理解3D 空間的點線面關係,為學生構建直觀的微觀世界;火花學院提供了很多這樣類似的交互性學習資源,非常精美實用,可下載進行研討學習。
Part 4
瀋陽師範大學
教育技術學院莊天寶教授
莊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虛擬實境技術以及機器人教育等,同時也是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碩士生導師。在一次給瀋陽中小學教師進行的《虛擬實境技術學科應用研究》主題培訓活動中,莊教授就以火花學院為例,重點講述了AR技術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和作用,火花學院的很多素材都是AR技術與實際教學知識點相融合的代表,能夠幫助老師提升信息化素養,感知前沿科技與創新,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和興趣也會得到大大提升,給了參與培訓的老師們很大的啟發。
火花學院自2016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將科學可視化技術應用於科學教育領域,打造全球第一的教學素材和工具庫,真正幫助一線師生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改變;而現實也正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很多老師從第一次的接觸到如今成為「鐵桿粉」,每一份肯定都源於對火花學院真心的喜愛和支持,這些珍貴的「口碑」就像是我們前進路上的方向,給我們源源不斷的信心和動力!
謝謝最優秀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