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地區連續幾天下起了雨,這對花生生長有促進作用,當然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一般雨水過後,花生生長快速,很多地塊都有旺長的趨勢,所以,控旺這一步對高產來說也非常重要。除了控水控肥之外,化學控旺也是很多農戶常用的方法。
控旺的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一般植株高度達到35~40公分,大量花針開始下扎入土時,為最佳的控旺時間。控旺劑的種類也比較多,比如多效唑、烯效唑這些常用的三唑類的控旺劑,還有一種新型的調環酸鈣。很多農戶有疑問,同為控旺劑,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同為控旺劑,這三種都能起到矮化植株,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生多結莢,提升產量,有控旺的效果。而且能和一些常用的營養葉面肥混用,比較省工。但是他們三者也有一定的區別,農戶可從花生長勢以及成本來選擇。
多效唑雖然應用比較廣泛的控旺劑,但是近幾年,在應用後發現,它在土壤中的殘留比較大,如果不及時翻耕會對下茬作物生長造成影響。而且在盛花末期用,還會造成花生後期早衰,加重病害,降低產量。所以,多效唑的使用時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地力條件好,植株生長旺盛的地塊用才有增產的作用。
相比多效唑,烯效唑的活性高,土壤殘留小,控旺效果好,也是很多農戶常用的控旺劑。調環酸鈣不僅能控制植株旺長,而且還能促進莢果的生長,促進莢果成熟,提高植株抗逆性,但是控旺效果相對要弱一些。
根據控旺劑在田間的施用效果來說,在雨水較多,養分充足的情況下花生長勢快,為了預防植株旺長,可以用調環酸鈣。對於已經出現旺長的地塊,最好用烯效唑,或者兩者混合用,控旺效果會好一些。
花生控旺要想效果好,不僅要選擇合適的控旺劑,在使用時也要注意方法。無論哪一種控旺劑,為了防止控旺過度,都不要盲目加大用量,如果第一次控旺效果差,仍然有旺長的趨勢,可以在第一次噴灑10天之後,減少控旺劑的用量,進行第二次噴灑。
今年很多地區雨水量都比較大,在管理過程中要根據植株長勢,如果大雨過後,花生被淹, 長勢弱,這種情況就沒必要再去控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