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
分享是一種美德,請你分享到朋友圈
一、水的電解實驗(敬請關注「九年級化學」公眾號)
水通直流電後,兩極上都有氣體產生,一段時間後,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是負極的1/2,它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是正極的2倍,能燃燒,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用乾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有水霧產生,證明是氫氣。因此水的電解的文字表達式為:
水-通電→氫氣+氧氣
二、實驗分析和結論(敬請關注「九年級化學」公眾號)
1、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是0.089g/L,氧氣的密度是1.293g/L,因此,電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也就是水中的氫、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0.089g/L) :(1×1.293g/L)≈ 1 :8
由於氫、氧兩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比分別為1、16,所以水中氫、氧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1) :(8/16)= 2 :1 ,由此得出水的化學式為H2O。(敬請關注「九年級化學」公眾號)
2、從宏觀角度看,水電解後分別得到了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所以,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3、從微觀角度看,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4、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來看,水分子破裂成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氣分子,大量的氫氣分子聚集成為氫氣;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氣分子,大量的氧氣分子聚集成為氧氣。因此,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分子破裂成為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構成新分子的過程。
三、注意事項(敬請關注「九年級化學」公眾號)
1、實驗要使用直流電源。
2、為了增加水的導電性,實驗前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氫氧化鈉溶液。
3、實驗中產生的氫氣體積往往大於氧氣體積的2倍的原因是:
(1)氫氣和氧氣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氧氣的溶解度要比氫氣的溶解度大。
(2)電解時產生的氧氣會與金屬電極發生反應,從而消耗了氧氣,使得氧氣的體積偏小。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關注
在下方點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