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2020-11-27 科學網

CrO2-RuO2固溶體材料的合成路線以及酸性析氧性能

 

本報記者 張晶晶

2018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探索可再生能源富餘電力轉化為熱能、冷能、氫能,實現可再生能源多途徑就近高效利用。

而電解水制氫正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的好途徑。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屬新能源所研究員陳亮團隊提供了一種高效的酸性析氧電催化劑,並提出了相應的機理解釋,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酸性電解水制氫的研究。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電解水制氫實現富餘電力轉化

氫能和電能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也是未來主要的綠色清潔能源。氫氣無汙染、零排放,在未來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氫能具有遠距離輸送、大規模存儲和氫—電互換的特性,目前主要的生產方式包括化石燃料制氫、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等。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論文通訊作者陳亮在採訪中向《中國科學報》解釋說:「目前,工業上主要採用化石燃料重整制氫,化石燃料可以是天然氣、石油和煤。採用這種方法製備氫氣所含的能量因為熱損失會低於原始的化石燃料所含的能量。此外,採用這種方法製備氫氣並不會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為重整制氫的過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與直接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一樣的。」

目前,實驗室階段正在研究的替代化石燃料重整制氫的方法有生物法制氫、電解水制氫、光電化學制氫和光電催化制氫,其中電解水制氫技術在工業上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應用。

電解水制氫的主要目的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然而太陽能、風能存在間歇性問題,受晝夜變化、氣候因素限制。

「電的存儲一直是個難題,所發出用不完的電要麼輸入到國家電網、要麼進行能換轉化,否則只能浪費掉。因為太陽能、風能發出的電不穩定,直接輸入到電網中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因此需要大力發展富餘電力轉化技術。」陳亮解釋說。

新型高效酸性析氧電催化劑

根據電解質的不同,電解水制氫可分為鹼性電催化制氫和酸性電催化制氫。陳亮解釋說,電解水包括兩個半反應——陰極上的析氫反應和陽極上的析氧反應。根據電解質的不同分為鹼性電解水和酸性電解水。對於鹼性電解水,難點是陰極上的析氫;而對於酸性電解水,難點是陽極上的析氧。

據介紹,目前業內對鹼性電解水研究已經較為透徹,工業上也有一定的應用。但與鹼性電解水性比,酸性電解水更受青睞,其理由是「酸性電解水的反應速率快了2~3個數量級,副產物少,並且可以使用質子交換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PEM),進而使得電解槽非常輕便」。

而限制酸性電解水發展的瓶頸正是陽極上的析氧反應,目前尚缺乏高效的酸性析氧電催化劑。而此次陳亮團隊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新型酸性析氧電催化劑——CrO2-RuO2固溶體材料,並提出了相應的機理解釋。

團隊中的林貽超博士基於Cr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通過吸附RuCl3前驅體、退火等手段成功製備出新型CrO2-RuO2固溶體材料。通過PXRD晶修、Vegard’s law 驗證等技術確定了CrO2-RuO2固溶體的結構,並通過原子分辨球差電鏡直接觀察到Cr、Ru原子均勻分布於同一個納米單晶中。

陳亮指出,該製備過程非常簡單,其中最關鍵的是選擇一種合適的、可以大量吸附RuCl3的Cr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金屬有機框架材料至今已經報導了數萬種,Cr基的也有上千種,如果盲目篩選工作量非常大。得益於將近十年關於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研究積累,實現了快速切入。」

結果顯示,CrO2-RuO2固溶體材料用於酸性電催化制氫陽極上的析氧電催化劑,降低反應的過電勢,即降低反應的能耗。該材料在10mA·cm-2電流密度下,其過電位僅為178mV,並且經過10000次循環後,過電位僅升高了11mV,遠優於商業RuO2。通過同步輻射近邊吸收測試發現Ru原子在晶體結構中由於4價Cr的強吸電子作用,價態略高於+4價,並且Ru-O的鍵長變短。

該團隊的田子奇博士通過密度泛函模擬計算發現,正是由於晶格中+4價Cr的吸電子作用導致Ru的催化活性變高,降低了反應能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該固溶體材料中貴金屬Ru的含量僅佔40%,可顯著降低催化劑的成本。

據介紹,RuO2和IrO2以及它們的衍生物是目前公認的具有酸性析氧電催化活性的催化劑。其中IrO2基材料的酸性析氧活性非常穩定,但是Ir的價格非常昂貴,目前的Ir金屬的市場價約390元/克。相比之下,Ru金屬是最便宜的鉑族元素,價格約60元/克。雖然RuO2基材料的酸性析氧電催化活性較高,但是很不穩定。而此次報導的新型CrO2-RuO2固溶體材料目前具有最高的酸性析氧電催化活性,並且在10mA·cm-2的電流密度下可以穩定10小時,遠優於商業RuO2。

陳亮給出了如下的數字:「新材料的分子式是Cr0.6Ru0.4O2,Cr的價格是0.4元/克,相比Ru的價格幾乎可以忽略。因此簡單地從元素成分上估算,其成本可以降低約60%。當然,前提是新材料大規模製備方法也得開發出來。」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二次能源

全球氫工業發展迅猛,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1870.82 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2514.93 億美元,增速達34.4%。其中,美國是工業氫氣最大的進口國,而荷蘭則是工業氫氣最大的出口國。

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主要人工制氫原料的96%以上都來源於傳統化石資源的熱化學重整,僅有4%左右來源於電解水。煤炭和天然氣同樣是我國人工制氫的主要原料,佔比分別為 62%和19%。《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8)》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氫氣產量約為2100萬噸,其中煤制氫佔比62%,為主要的氫氣來源;天然氣制氫其次,佔比19%。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分析說,煤氣化制氫雖然同樣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但由於其原料豐富、價格低廉,故仍是規模化、低成本人工制氫的最佳途徑;高爐煙道氣、化工尾氣等通過變壓吸附(PSA)技術可實現低成本回收氫氣;太陽能制氫技術(光催化、光熱解)是未來理想的制氫技術,但受制於轉換效率和成本等問題,預計2030年前難以實現規模化。

在所有的人工制氫途徑中,電解水制氫將貫穿於氫能發展的全過程,是建設未來「氫能社會」工業氫氣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電解水制氫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本的逐漸降低,電解水制氫將能逐漸滿足商業化的要求,實現分布式制氫。

陳亮表示,團隊未來會繼續優化CrO2-RuO2固溶體材料的製備方法。目前金屬有機框架材料還處在實驗室階段,並未實現商業化,團隊將嘗試採用其他可以直接商業獲取且便宜的Cr基原材料。此外,他們還將嘗試採用相同的策略製備其他金紅石型的固溶體材料,例如MnO2-RuO2固溶體,以期獲得更高性能的酸性析氧電催化劑。

相關論文信息:DOI: 10.1038/s41467-018-08144-3

 

《中國科學報》 (2019-01-28 第7版 能源化工)

相關焦點

  • 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經濟」理想路徑—新聞—科學網
    利用新能源規模化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將是未來氫能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然而,目前商用氫氣96%以上是從化石燃料中製取,伴隨制氫會排放大量CO2,這類氫氣也被稱為「黑氫」。而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達到「零碳排放」,產生的氫為「綠氫」。
  • 如何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因此水電解制氫成本的關鍵在於耗能問題。 由此引出兩條降成本的途徑:一是降低電解過程中的能耗,二是採用低成本電力為制氫原料。 目前主流的電解水制氫技術有三種類型:包括鹼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PEM)制氫和固態氧化物電解水(SOEC)制氫. 其中鹼性電解水制氫是最為成熟、產業化程度最廣的制氫技術,但其電解效率僅為60-75%,國外研發的PEM技術與SOEC技術均能有效提高電解效率,尤其是PEM技術已引入國內市場。
  • 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目前,氫氣製備方法主要有:熱化學法制氫(如煤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等)、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和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等。水電解制氫技術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目前有鹼性水電解制氫、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制氫。鹼性水電解制氫最為成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 電解水制氫能否成為能源網際網路殺手級應用?
    電解水制氫技術可以用來調節電網峰谷變化削峰填谷,維持電網系統穩定。適合小規模分布式發電制氫場景,可以與太陽能、風能等潮汐式發電結合併廣泛應用。未來若能降低成本,電解水制氫技術將成為能源網際網路的殺手級應用。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電解水制氫產業聚向濟南
    (劉彪攝)  氫氣,承載了人們眾多的美好想像空間:它燃燒產生水,沒有任何汙染;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如果這種設備安裝在車上,就可以提供動力……在眾多專家眼裡,氫氣被譽為人類能源終極解決方案。  這個產業領域發展的關鍵點,是初中化學實驗室裡的電解水如何高效實現大規模生產?美好的期待如何變成現實?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新聞—科學網
    目前,商用氫氣96%以上是從化石燃料中製取,制氫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這類氫氣也被稱為「灰氫」。 發展氫能不可以偏離初衷。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能夠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潔淨的「綠氫」,還能夠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化,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網雪梨3月20日電(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多孔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促進更有效地製取和收集氫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觀察|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乾貨】水電解制氫技術發展現狀及瓶頸分析
    【乾貨】中/德/日/美氫價與油價對比 鹼性液體水電解技術已實現全球商業化,PEM和AEM水電解制氫技術或將成為未來主流。 水電解制氫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可追溯20世紀20年代,當時鹼性液體電解槽水電解技術已經實現工業規模的產氫,應用於氨生產和石油精煉等工業領域。
  • 電解水制氫有了長壽命廉價催化劑
    (觀察者網訊)觀察者網4月2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Ryuhei Nakamura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氫能網訊:前言: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衣寶廉院士在題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的演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並分析了目前3種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特點、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 關注氫能安全│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氫氣製備法與水電解制氫  目前,氫氣製備方法主要有:熱化學法制氫如煤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等、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其中,水電解制氫技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第一,不使用化石燃料,不產生有害氣體;第二,產品氣純度高,通常在99.7%以上;第三,技術成熟,流程及設備簡單;第四,自動化水平高,採用微機控制,操作穩定可靠。  水電解制氫技術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目前有鹼性水電解制氫、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制氫。鹼性水電解制氫最為成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 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 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寶豐能源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計劃總投資14億元,氫氣產量將達到2萬標方/小時,同時配套建設光伏電站及下遊加氫站,預計2020年底投產。該項目將採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國產最先進高效鹼性電解槽,為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促進位氫行業技術突破奠定基礎。
  • 新方法通過微納結構化電極電解海水制氫
    電解水,將水分解成氫和氧,是一個簡單而歷史悠久的想法。現有電解水的技術大都基於純水,而超過95%的地球水資源——海水少有關注。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為解決可再生能源長時間不均,選摘氫能,採用電解水制氫解決可再生能源的儲存、再分配問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據報導德國已制定氫能戰略,成立由內閣任命的國家氫能委員會,投資90億歐元促進氫能的生產與應用。德國在漢堡將建100MW的電解水廠,每小時可生產2噸即22000立方米的氫氣。原因三,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制氫過程「不夠綠」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然而,制氫的過程卻顯得有些不夠清潔。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氫氣儲運和氫能應用幾個環節,其中制氫環節的清潔程度最受質疑。目前,中國主流的制氫方法包括化石能源制氫(石油裂解、水煤氣法等)、化工原料制氫(甲醇裂解、乙醇裂解、液氨裂解等)、氯鹼工業副產氫、電解水制氫和生物質制氫等。
  • 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從宏觀講,由遠即近,現在在這裡都要講氫,大家都有共識。現在的氫有不同的顏色,有灰氫、藍氫、綠氫,分別從哪兒來?
  • 我國學者研製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和高敏銳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三元納米片電催化劑,展現出工業級的優異電解水制氫潛能。國際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日前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近年來,國際學界在全水解電極催化劑的設計製備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但是,尋找能在中性水電解質中同時展現高活性、高穩定性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仍是一大挑戰。
  • 電解水制氫+管道運輸是氫能發展方向
    一個典型的加氫站由制氫系統、壓縮系統、儲存系統、加注系統和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從站外運達或站內製取純化後的高純氫氣,通過氫氣壓縮系統壓縮至一定壓力,加壓後的氫氣儲存在固定式高壓容器中。當需要加注氫氣時,氫氣在加氫站固定高壓容器與車載儲氫容器之間的高壓差作用下,通過加注系統快速充裝至車載儲氫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