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2021-01-0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 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 資料顯示,氫能源是綠色零排放的終極能源形勢,氫能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是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工信部已啟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將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研究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此外,在工業、建築業等領域,氫能源的廣泛應用也將獲得突破性進展,據測算相關市場將達到萬億產值,優先布局的企業將先行受益。

寶豐能源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計劃總投資14億元,氫氣產量將達到2萬標方/小時,同時配套建設光伏電站及下遊加氫站,預計2020年底投產。該項目將採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國產最先進高效鹼性電解槽,為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促進位氫行業技術突破奠定基礎。不同於傳統化石能源制氫,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寶豐能源項目預計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5萬噸。展望未來,所產氫氣一方面將與公司現有煤化工裝置有機結合,實現甲醇生產過程的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另一方面,還將配套進行制氫儲能、氫氣儲運、加氫站建設,通過與城市氫能源示範公交線路協作等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氫能產業鏈一體聯動發展。

寶豐能源作為行業先行者,實現傳統能源企業「華麗轉身」。就寶豐能源自身的一體化產業布局而言,電解水制氫裝置與公司新型煤化工產業有效融合,再次降低產業鏈綜合成本。另外,公司目前正在進行規劃建設的300萬噸焦化多聯產項目,每年所產焦爐煤氣可生產12億方氫氣,這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氫氣產量,大幅節約煤炭資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寶豐能源正在從傳統能源產業快速邁向新能源領域,實現「華麗轉身」,成為行業先行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當前,在行業整體發展的壓力下,「綠氫」項目的啟動對推廣發展清潔能源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 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來源:紅刊財經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該項目是大型國產制氫設備的首次大規模實證應用。同時,也是我國煤制烯烴行業首個引入「綠氫」的項目,將實現制氫與現代煤化工有效整合,綜合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
  • 寶豐能源: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大的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項目。項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和200MWp複合型光伏電站、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含2000公斤/日加氫、10000標立/日加氣、10000噸/年加油、8個充電樁)1座,1000公斤/日加氫站1座(銀川),並將企業現有的兩座油氣共建站改造成油、氣、氫共建示範站。項目一期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加氫站計劃於2021年4月建成投運。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目前,實驗室階段正在研究的替代化石燃料重整制氫的方法有生物法制氫、電解水制氫、光電化學制氫和光電催化制氫,其中電解水制氫技術在工業上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應用。 電解水制氫的主要目的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然而太陽能、風能存在間歇性問題,受晝夜變化、氣候因素限制。
  • 電解水制氫能否成為能源網際網路殺手級應用?
    電解水制氫技術可以用來調節電網峰谷變化削峰填谷,維持電網系統穩定。適合小規模分布式發電制氫場景,可以與太陽能、風能等潮汐式發電結合併廣泛應用。未來若能降低成本,電解水制氫技術將成為能源網際網路的殺手級應用。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相較而言,電解水制氫純度高且對環境友好,但是制氫成本高。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目前生產1立方米氫氣需要消耗大約5-5.5千瓦時電能,若採用低谷電制氫(電價取0.25元/千瓦時),加上電費以外的固定成本(約0.5元/立方米),則制氫綜合成本至少在1.7元/立方米。因此,電解水制氫遲遲不能普及。
  • 西部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項目開建,上海輕程再籤60臺氫能重卡
    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氫能發展的最新動態。據了解,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研發、生產金屬板燃料電池的公司,掌握特有的金屬板塗層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了金屬雙極板和膜電極兩大燃料電池基礎零部件的國產化,此次愛德曼氫能源產業項目落戶博山,對於促進博山工業轉型升級,助力全市氫能產業發展,必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電解水制氫產業聚向濟南
    濟南有這樣一家企業,30年默默耕耘於電解水制氫領域,目前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正向著國際先進邁進。她就是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氫氣純度可達99.999%  走進賽克賽斯氫能源公司廠房,一個個鐵質箱子整齊排列,上面標註著電解水制氫等字樣。公司總經理王壽榮表示,每個箱子裡都是一整套制氫設備,充入電和水,就會出來氫氣和氧氣,其中氫氣純度可達99.999%。
  • 電解水制氫有了長壽命廉價催化劑
    (觀察者網訊)觀察者網4月2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Ryuhei Nakamura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氫能網訊:前言: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衣寶廉院士在題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的演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並分析了目前3種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特點、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MW級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技術」項目...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MW級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技術」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化工大學召開。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逯樂慧、項目及課題負責人和科研骨幹、實施方案論證專家及專項辦代表共50餘人參加會議。  會上,逯樂慧副所長代表項目牽頭單位表示,將從人財物方面給予有力保障,並按相關要求嚴格管理,推進項目順利實施。相關課題承擔單位負責人表示,項目面向可再生能源制氫應用需求,研究意義重大,希望通過與各單位強強聯手、加強溝通合作,產出一流技術成果。
  • 如何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因此水電解制氫成本的關鍵在於耗能問題。 由此引出兩條降成本的途徑:一是降低電解過程中的能耗,二是採用低成本電力為制氫原料。 目前主流的電解水制氫技術有三種類型:包括鹼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PEM)制氫和固態氧化物電解水(SOEC)制氫. 其中鹼性電解水制氫是最為成熟、產業化程度最廣的制氫技術,但其電解效率僅為60-75%,國外研發的PEM技術與SOEC技術均能有效提高電解效率,尤其是PEM技術已引入國內市場。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氫的製備技術路線現在主要是要用綠氫,就是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新方法通過微納結構化電極電解海水制氫
    電解水,將水分解成氫和氧,是一個簡單而歷史悠久的想法。現有電解水的技術大都基於純水,而超過95%的地球水資源——海水少有關注。
  • 觀察|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乾貨】水電解制氫技術發展現狀及瓶頸分析
    【乾貨】中/德/日/美氫價與油價對比 鹼性液體水電解技術已實現全球商業化,PEM和AEM水電解制氫技術或將成為未來主流。 水電解制氫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可追溯20世紀20年代,當時鹼性液體電解槽水電解技術已經實現工業規模的產氫,應用於氨生產和石油精煉等工業領域。
  • 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經濟」理想路徑—新聞—科學網
    而要想養肥這頭「犀牛」,如何實現規模化工業制氫就成為能源界關注的焦點。 實際上,包括海水在內的水資源就是地球上最大的「氫礦」,電解水制氫被認為是製備氫氣的有效方法。而針對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時空波動性和併網困難等問題,利用光伏發電、風電和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製備氫氣被認為是一條理想途徑。 但受現有電解水制氫技術的制約,實施上述途徑面臨諸多挑戰。
  • 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從宏觀講,由遠即近,現在在這裡都要講氫,大家都有共識。現在的氫有不同的顏色,有灰氫、藍氫、綠氫,分別從哪兒來?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網雪梨3月20日電(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多孔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促進更有效地製取和收集氫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