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

該項目是大型國產制氫設備的首次大規模實證應用。同時,也是我國煤制烯烴行業首個引入「綠氫」的項目,將實現制氫與現代煤化工有效整合,綜合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該項目還將綜合實現制氫儲能、氫氣儲運、加氫站建設,並通過與城市氫能源示範公交線路協作等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氫能全產業鏈一體聯動發展,有望實現寧夏乃至西北地區氫能交通應用「零」的突破。

零汙染零排放,「終極能源」或成碳環保戰略落地抓手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燒熱值高、來源廣、可儲存、可再生、可電可燃、零汙染、零碳排等優點。不論是氫燃燒還是通過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產物只有水,沒有傳統能源利用所產生的汙染和碳排放。生成的水還可以繼續制氫,反覆循環使用,真正實現零排放。因此,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同時,氫能源來源廣泛,特別是可以通過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結合,利用電解水製取。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氫能源全生命周期的綠色清潔,更拓展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數據顯示,在我國化石能源在生產與消費中佔比過高,能源轉化效率水平相對較低。2018年,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2.3億噸,排放總量達92億噸。我國正不斷加大對碳排放的管控,以推動高質量發展。

2016年,我國加入巴黎協定,承諾堅定承擔減排職責。環保高效的氫能源產業的發展建設將緩解我國化石燃料燃燒副產品導致的環境汙染問題,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發展,有望成為我國實現減排大戰略的重要抓手。

各國搶抓布局,氫能產業發展將帶來萬億市場

資料顯示,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推出了氫能相關戰略。作為最早將氫能及燃料電池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美國,積極為氫能基礎設施的建立和氫燃料的使用制定相關財政支持標準和減免法則。在日本,截止2018年底,運營中的加氫站為113座,到2030年這一數據將達到900座。同時,歐盟也在積極發展氫能在建築、工業、交通等方面的多領域應用發展。依照歐盟燃料電池與氫聯合行動計劃,到2030年氫氣可以預估取代7%的天然氣,到2040年取代32%,到2040年,包括煉油廠在內的所有石油相關應用都可以實現向三分之一超低碳氫生產的轉變。

我國從2009年開始對氫能源汽車進行購置補貼,以政策引導產業發展。2015年-2019年,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增長超過200倍,逐漸體現規模效應。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2019年,「推進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版)》鼓勵發展氫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燃料電池裝備以及在新能源汽車和船舶上的應用。在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助力和推動下,氫能源正在向主流能源進軍。

申萬宏源的分析報告顯示,根據計劃,在2020年,中國將建成100座加氫站,但截至2018年我國加氫站共有23座,全球佔比約為6.23%,距離原定2020年建設100座加氫站的目標仍有很大距離,同時也表明,未來加氫站的建設進度會急劇增加,相關方面的需求巨大,是可見的機會點。據測算,2030年、205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空間將分別突破3000億、7000億,相關市場空間有望在2050年突破萬億。

從產到用一體化落地,全球規模第一電解水制氫項目樣本效應可期

此次,寶豐能源開工建設的太陽能電解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將涉及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氫氣儲運、加氫站、氫能交通示範應用、與現代煤化工耦合制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項目總投資14億元,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年,副產氧氣0.8億標方/年。將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年利潤總額1.1億元,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該項目是目前全球規模第一的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項目。項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和200MWp複合型光伏電站、1座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含2000公斤/日加氫、10000標立/日加氣、10000噸/年加油、8個充電樁),1座銀川1000公斤/日加氫站,並將企業現有的兩座油氣共建站改造成油、氣、氫共建示範站。

其中,計劃一期建設10,000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和100MWp複合型光伏電站,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加氫站計劃於2021年4月建成投運。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新項目所產氫氣主要作為交通和化工原料使用。項目將與包括銀川城市氫能源示範公交專線、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氫能源公交等交通設施實現聯動,同時,還將與現有煤化工耦合生產高端化工新材料,構建制氫儲能、氫氣儲運、氫能利用全流程一體化「綠氫」產業鏈,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積極拓展新能源,煤化工龍頭整合長短雙規劃

寶豐能源啟動太陽能電解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一方面將大大壓縮企業目前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順應國際、國內能源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搶佔巨大的清潔能源增量市場,從傳統能源龍頭企業向新能源領域先行者轉型布局。

此次電解水制氫項目裝置將與公司現有高端煤基新材料產業鏈有效融合,公司首創將電解所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直供煤化工生產系統,即將太陽能電解「綠氫」補入甲醇裝置耦合生產甲醇和烯烴等高端材料,副產氧氣替代部分空分制氧用於甲醇裝置煤氣化助燃,有效提升甲醇產量,降低制氫綜合成本,實現可再生能源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有效轉化,強化寶豐能源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優勢。

同時,新項目的加入還將節約煤炭資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實現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雙贏,持續服務、貢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相關焦點

  • 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當前,在行業整體發展的壓力下,「綠氫」項目的啟動對推廣發展清潔能源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 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 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資料顯示,氫能源是綠色零排放的終極能源形勢,氫能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是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工信部已啟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將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研究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 寶豐能源: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3日訊,有投資者向寶豐能源提問, 請問公司和汽車氫能電池相關嗎?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大的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項目。項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和200MWp複合型光伏電站、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含2000公斤/日加氫、10000標立/日加氣、10000噸/年加油、8個充電樁)1座,1000公斤/日加氫站1座(銀川),並將企業現有的兩座油氣共建站改造成油、氣、氫共建示範站。項目一期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加氫站計劃於2021年4月建成投運。
  • 電解水制氫能否成為能源網際網路殺手級應用?
    電解水制氫技術可以用來調節電網峰谷變化削峰填谷,維持電網系統穩定。適合小規模分布式發電制氫場景,可以與太陽能、風能等潮汐式發電結合併廣泛應用。未來若能降低成本,電解水制氫技術將成為能源網際網路的殺手級應用。
  • 電解水制氫產業聚向濟南
    濟南有這樣一家企業,30年默默耕耘於電解水制氫領域,目前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正向著國際先進邁進。她就是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氫氣純度可達99.999%  走進賽克賽斯氫能源公司廠房,一個個鐵質箱子整齊排列,上面標註著電解水制氫等字樣。公司總經理王壽榮表示,每個箱子裡都是一整套制氫設備,充入電和水,就會出來氫氣和氧氣,其中氫氣純度可達99.999%。
  • 如何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目前主流的電解水制氫技術有三種類型:包括鹼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PEM)制氫和固態氧化物電解水(SOEC)制氫. 其中鹼性電解水制氫是最為成熟、產業化程度最廣的制氫技術,但其電解效率僅為60-75%,國外研發的PEM技術與SOEC技術均能有效提高電解效率,尤其是PEM技術已引入國內市場。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此外,包括國家能源集團、東方電氣、三峽集團等十餘家央企在內的50多家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在2018年初成立了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以推動氫能和燃料電池。制氫過程「不夠綠」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然而,制氫的過程卻顯得有些不夠清潔。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氫氣儲運和氫能應用幾個環節,其中制氫環節的清潔程度最受質疑。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MW級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技術」項目...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MW級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技術」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化工大學召開。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逯樂慧、項目及課題負責人和科研骨幹、實施方案論證專家及專項辦代表共50餘人參加會議。  會上,逯樂慧副所長代表項目牽頭單位表示,將從人財物方面給予有力保障,並按相關要求嚴格管理,推進項目順利實施。相關課題承擔單位負責人表示,項目面向可再生能源制氫應用需求,研究意義重大,希望通過與各單位強強聯手、加強溝通合作,產出一流技術成果。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氫能網訊:前言: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衣寶廉院士在題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的演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並分析了目前3種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特點、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 西部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項目開建,上海輕程再籤60臺氫能重卡
    1、《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氣標準及認定》團標徵求意見近日,氫雲鏈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為進一步鼓勵企業採用低碳清潔制氫工藝,支持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示範應用推廣,助力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實現,中國氫能聯盟組織編制的《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氣標準及認定》團體標準已完成徵求意見稿。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為解決可再生能源長時間不均,選摘氫能,採用電解水制氫解決可再生能源的儲存、再分配問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據報導德國已制定氫能戰略,成立由內閣任命的國家氫能委員會,投資90億歐元促進氫能的生產與應用。德國在漢堡將建100MW的電解水廠,每小時可生產2噸即22000立方米的氫氣。原因三,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
  • 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經濟」理想路徑—新聞—科學網
    利用新能源規模化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將是未來氫能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然而,目前商用氫氣96%以上是從化石燃料中製取,伴隨制氫會排放大量CO2,這類氫氣也被稱為「黑氫」。而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達到「零碳排放」,產生的氫為「綠氫」。
  • 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為此,筆名「五子山」的業內人士從制氫原理、加氫站,以及氫的運輸、存儲和加注等方面,撰寫系列文章,以向大眾及業界普及相關知識。本篇為第一篇,主要介紹氫氣的製備方法,以及水電解制氫技術及其安全防控。水電解制氫技術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目前有鹼性水電解制氫、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制氫。鹼性水電解制氫最為成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 華能將在川建設西部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 緩解水電棄水難題
    中國華能集團總經理鄧建玲在會上透露,以成都等地申報國家氫能示範城市為契機,中國華能正積極創新發展水電制氫和儲能,打造綠氫產業園,建設西部地區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把地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四川在線記者了解到,華能擬在成都選址建設水電制氫示範項目。項目建設規模6000Nm3/h,分兩期建設。
  • 【乾貨】水電解制氫技術發展現狀及瓶頸分析
    重要|萬鋼向中央建議:將氫能作為能源管理而非危化品處理中石化正籌備設立中國石化氫能公司交通部發文!燃油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總量超百萬!【乾貨】中/德/日/美氫價與油價對比 鹼性液體水電解技術已實現全球商業化,PEM和AEM水電解制氫技術或將成為未來主流。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電解水制氫實現富餘電力轉化 氫能和電能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也是未來主要的綠色清潔能源。氫氣無汙染、零排放,在未來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氫能具有遠距離輸送、大規模存儲和氫—電互換的特性,目前主要的生產方式包括化石燃料制氫、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等。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
    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能夠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潔淨的「綠氫」,還能夠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化,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我國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開發力度也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均排名世界第一。
  • 有了「氫農場」 太陽能光分解水制氫效率創國際新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可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長期以來的夢想。利用太陽能實現高效水分解制氫,不僅可以緩解人類能源的問題,還有望替代化石能源並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  在能源轉型中,氫能的利用可以實現大規模、高效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在不同行業和地區間進行能量再分配;充當能源緩衝載體提高能源系統韌性;降低交通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降低工業用能領域的碳排放;代替焦炭用於冶金工業降低碳排放,降低建築採暖的碳排放。
  • 中國氫能聯盟:2030年左右,電解水制氫將成有效供氫主體
    該白皮書介紹稱,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鹼性水電解槽(AE)、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PEM)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SOE)。其中,鹼性電解槽技術最為成熟,生產成本較低,國內單臺最大產氣量為1000立方米/小時;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流程簡單,能效較高,國內單臺最大產氣量為50立方米/小時,但因使用貴金屬電催化劑等材料,成本偏高;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採用水蒸氣電解,高溫環境下工作,能效最高,但尚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