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2020-12-04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當前,在行業整體發展的壓力下,「綠氫」項目的啟動對推廣發展清潔能源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從傳統能源邁向新能源領域

根據萬得數據統計顯示,A股化工行業上市公司2019年淨利潤相比2018年同比降幅較大。但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寶豐能源2019年淨利潤增速遠超整個化工行業平均利潤增速,同比增長2.88%。

寶豐能源逆勢上揚,得益於公司近年來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科學布局,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探索高質量綠色發展新路子。

此次開工建設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發電領域具有建設成本優勢。「以『光伏能源+氫能源』為路徑積極探索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動新能源的多場景綜合利用。」寶豐能源總裁劉元管說。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直接將氫能產業化,運用於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領域,氫能源有望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擁有極大發展空間。

當前,工信部已啟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將以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研究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氫能源的廣泛應用也將獲得突破性進展。據測算,相關市場將達到萬億元產值,寶豐能源看準市場,正在優先布局。

推動煤化工與新能源融合發展

寶豐能源在積極布局新能源市場的同時,也在優化升級傳統能源產業,推動電解水制氫裝置與公司新型煤化工產業有效融合,降低產業鏈綜合成本。

「新項目所產生的氫氣將與公司現有煤化工產業鏈有機結合,即將太陽能電解『綠氫』補入甲醇裝置耦合生產甲醇和烯烴等材料,強化公司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優勢,並實現甲醇生產過程的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另一方面,還將配套進行制氫儲能、氫氣儲運、加氫站建設,通過與城市氫能源示範公交線路協作等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氫能產業鏈一體聯動發展。」劉元管說。

另外,寶豐能源正進行規劃建設的300萬噸焦化多聯產項目,每年所產焦爐煤氣可生產12億方氫氣,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氫氣產量,節約煤炭資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焦炭氣化制220萬噸/年甲醇項目已於5月29日聯合試車成功。投產後,寶豐能源的甲醇產能將增加130%,屆時公司生產所需甲醇將實現全部自給,為進一步降低烯烴生產成本、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優勢奠定基礎。」劉元管說。

擴展渠道、擴充市場

疫情發生後,在堅持疫情防控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基礎上,寶豐能源精確分析、精準排產,一手抓安全生產和產線的滿負荷運行,一手抓擴展渠道、擴充市場、擴大銷售,全力保障產銷循環運轉順暢。同時,公司充分發揮優勢,結合疫情防控,打出了一系列轉產新牌號、投產新產能、以增產促保障的「組合拳」。

結合公司裝置工藝特點,公司決定以一套聚丙烯裝置轉產高熔指纖維料聚丙烯產品S2040。每噸高熔指纖維聚丙烯S2040所生產的無紡布約可製成一次性外科口罩90萬—100萬個或N95口罩20萬—25萬個。

從確定轉產到產品下線再到首批產品發貨起運,寶豐能源這次馳援防控的緊急行動僅用時13天。

4月下旬,面對「口罩心臟」熔噴布緊缺、市場混亂的情況,寶豐能源又開建7條熔噴布原料產線。新建的熔噴布產線所用原料全部來自公司自產的高熔指纖維聚丙烯產品,實現了公司從煤炭原料到聚丙烯再到熔噴專用料生產的無縫銜接。

從最初的生產受限,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再到積極轉產抗疫物資,寶豐能源盡己所能穩定供應鏈、發展鏈,共克時艱,踐行社會責任。

「能源和環境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兩大問題。」劉元管說,寶豐能源以更高視野、更優布局、更新科技開啟新能源替代應用發展的新徵程,努力實現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打通以煤替代石油的路徑,著力打造中國煤化工產業佔位國際領先水平的標杆樣本。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 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資料顯示,氫能源是綠色零排放的終極能源形勢,氫能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是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工信部已啟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將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研究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 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來源:紅刊財經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該項目是大型國產制氫設備的首次大規模實證應用。同時,也是我國煤制烯烴行業首個引入「綠氫」的項目,將實現制氫與現代煤化工有效整合,綜合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
  • 電解水制氫能否成為能源網際網路殺手級應用?
    電解水制氫技術可以用來調節電網峰谷變化削峰填谷,維持電網系統穩定。適合小規模分布式發電制氫場景,可以與太陽能、風能等潮汐式發電結合併廣泛應用。未來若能降低成本,電解水制氫技術將成為能源網際網路的殺手級應用。
  • 觀察|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7月24日,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化」)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
  • 寶豐能源: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3日訊,有投資者向寶豐能源提問, 請問公司和汽車氫能電池相關嗎?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大的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項目。項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和200MWp複合型光伏電站、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含2000公斤/日加氫、10000標立/日加氣、10000噸/年加油、8個充電樁)1座,1000公斤/日加氫站1座(銀川),並將企業現有的兩座油氣共建站改造成油、氣、氫共建示範站。項目一期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加氫站計劃於2021年4月建成投運。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  在能源轉型中,氫能的利用可以實現大規模、高效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在不同行業和地區間進行能量再分配;充當能源緩衝載體提高能源系統韌性;降低交通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降低工業用能領域的碳排放;代替焦炭用於冶金工業降低碳排放,降低建築採暖的碳排放。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氫能網訊:前言: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衣寶廉院士在題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的演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並分析了目前3種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特點、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會上(視頻連線)做了主題演講,內容如下:各位院士和專家上午好,我的報告題目是「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人類能源是一個逐漸的減碳過程,從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氣到氫,這是逐漸來減碳的。
  • 中科院研發千噸級「液態陽光」項目成功示範 促清潔能源發展
    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基於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團隊開發的兩項關鍵創新技術建設示範,包括高效、低成本、長壽命規模化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和廉價、高選擇性、高穩定性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催化技術。它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電解水生產「綠色」氫能、並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綠色」甲醇等液體燃料,不僅是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徑,也是將間歇分散的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收集儲存的一種新的儲能技術,是一種「道法自然」、實現人工光合成綠色能源的過程。
  • 中科院研發千噸級「液態陽光」項目成功示範,促清潔能源發展
    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集成創新了液態太陽燃料合成全流程工藝裝置,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基於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團隊開發的兩項關鍵創新技術建設示範,包括高效、低成本、長壽命規模化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和廉價、高選擇性、高穩定性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催化技術。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目前,中國主流的制氫方法包括化石能源制氫(石油裂解、水煤氣法等)、化工原料制氫(甲醇裂解、乙醇裂解、液氨裂解等)、氯鹼工業副產氫、電解水制氫和生物質制氫等。其中,化石能源制氫是目前的主流。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張福東曾表示,中國約95%-96%的氫製取來自化石燃料。但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曾撰文稱,化石燃料制氫面臨碳排放量高、氣體雜質含量高等問題。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電解水制氫實現富餘電力轉化 氫能和電能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也是未來主要的綠色清潔能源。氫氣無汙染、零排放,在未來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氫能具有遠距離輸送、大規模存儲和氫—電互換的特性,目前主要的生產方式包括化石燃料制氫、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等。
  • 「液態陽光」讓「碳中和」更近一步|專家探討綠色能源未來
    ,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問題愈發嚴峻,發展綠色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李燦表示,「液態陽光技術」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電解水生產「綠色」氫能,並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綠色」甲醇等液體燃料,為同時解決上述兩大難題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技術路線。 近日,李燦團隊在西部地區先行先試的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在蘭州新區通過了科技成果鑑定。
  • 西部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項目開建,上海輕程再籤60臺氫能重卡
    1、《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氣標準及認定》團標徵求意見近日,氫雲鏈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為進一步鼓勵企業採用低碳清潔制氫工藝,支持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示範應用推廣,助力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實現,中國氫能聯盟組織編制的《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氣標準及認定》團體標準已完成徵求意見稿。
  • 「液態陽光」讓「碳中和」更近一步|專家探討綠色能源未來
    李燦表示,「液態陽光技術」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電解水生產「綠色」氫能,並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綠色」甲醇等液體燃料,為同時解決上述兩大難題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技術路線。近日,李燦團隊在西部地區先行先試的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在蘭州新區通過了科技成果鑑定。
  • 電解水制氫產業聚向濟南
    制氫方法有多種,業界分為灰氫、藍氫、綠氫。用化石能源如煤、天然氣、石油制氫,會伴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使全球變暖,被稱為灰氫;工業副產氫氣回收、提純、再利用,可提高能源利用率,被稱為藍氫。  電解水制氫,則被稱為綠氫。「灰氫不可取,藍氫可以用,廢氫再利用,綠氫是方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此前來濟南參加氫能源論壇時,這樣界定不同的氫氣。
  • 太陽能制氫 最有前景的制氫方法之一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制氫有著40年的發展歷史,被看作最有前景的制氫方法之一,其中,將太陽能發電和電解水組合制氫組合成系統的技術,是主流發展方向。然而,儘管所需的水是一種豐富的資源,但以前探索的方法使用複雜的路線,需要破壞環境的溶劑和大量能源才能大規模生產。高昂的成本和對環境的危害使得這些方法無法作為長期解決方案。
  • 華能將在川建設西部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 緩解水電棄水難題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 攝影 郝飛11月17日,四川省與中央企業合作發展座談會暨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華能集團總經理鄧建玲在會上透露,以成都等地申報國家氫能示範城市為契機,中國華能正積極創新發展水電制氫和儲能,打造綠氫產業園,建設西部地區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把地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四川在線記者了解到,華能擬在成都選址建設水電制氫示範項目。項目建設規模6000Nm3/h,分兩期建設。
  • 低成本制氫只是其中一環!
    澳洲政府將在本月23日給予該方案「重大項目」地位,準備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創造綠色氫能,讓澳洲從煤炭出口大國,轉型為綠色氫能出口大國。01、制氫最優方案是什麼氫是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無法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取,必須通過製備得到。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幾個環節。目前制氫路線中,有兩種主要制氫方式,一種是化石能源(煤和天然氣)制氫,一種是電解水制氫。在化石能源制氫中,煤制氫目前應用佔比超過其他制氫方式,在當前我國煤化工行業較為成熟的背景下,煤制氫產量大且分布範圍廣。
  • 氫能示範項目促進上海電氣能源轉型升級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綠色新能源建設與發展,尤其是氫能產業的發展。今年國家開始密集出臺政策指導,多地政府均出臺了氫能支持政策,產業加速信號明顯。傳統能源基地紛紛探尋化石能源制氫以外的全新的安全、綠色、清潔能源產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