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2020-12-05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9月14-16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共同主辦的第五屆FCVC大會於上海汽車會展中心召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從宏觀講,由遠即近,現在在這裡都要講氫,大家都有共識。現在的氫有不同的顏色,有灰氫、藍氫、綠氫,分別從哪兒來?燃料電池我們用的氫大多數工業副產氫,開始用的時候我們先解決燃料電池車的「溫飽」問題,先有燃料,燃料至於是不是灰氫、綠氫、藍氫,對這個行業發展是不是好我們顧及不到。我們現在用工業副產氫,燃料電池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才考慮我們氫的顏色是不是對,現在感覺正在從灰氫向藍氫過渡,綠氫是回歸我們做氫燃料電池的一個根本,我們初心就是不要碳排放,最終目標是用綠氫。

  以我們現在的需求來講,我們做科研,要講需求。2020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們可以羅列出這樣一些動態,比如說國際上可再生能源署NEA發表的最新的想法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份額應增加一倍以上,但增加一倍實際上在全球是一個比較虛無縹渺的概念,在我國實際上目前可再生能源並不能完全的利用,所以說這個可再生能源怎麼利用,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問題。

  再看歐盟委員會,歐盟委員會對這個氫能源給予了格外關注,尤其後疫情時期對經濟恢復、氫能源恢復是很大的支持。再到歐盟國家,比如荷蘭單獨到2025年就要達到300GW,葡萄牙這些不太大的國家也對氫能傾注比較大的熱情。

  我們最關注的幾個國家之一—德國,今年提出對氫能相關給予20億歐元的支持,其中6.5億歐元用於氫能源和燃料電池供熱系統,特別是把綠色氫用於儲物燃料電池以外工業,包括剛才提到的鋼鐵以及化工工業,用這樣一個技術取代目前的灰氫和藍氫。現在爭議到2030年電解的裝置容量到底3-5GW還是10GW,實際上已經不是一個量級差別,已經到GW級別,到2030年,對電解裝機容量是非常大的需求。

  更具體一點,歐洲的氫能組織,提出歐盟兩個40千瓦的行動,整個貫徹以後,綠氫成本在2025年與低碳藍氫相當,我本人和團隊對價格並不是特別敏感,但從整個宏觀趨勢來講,我們可以看到,綠氫成本處於不斷下降趨勢之中。從電解制氫來講,特別是PEM電解制氫壓力比較高,目前水解制氫1兆帕或者2個兆帕,3兆帕或者更高,PEM電解制氫,除了壓力對這幾種儲氫方式哪種有用,我們看高壓運行,要到20個兆帕,也就是200公斤,氫氣管道也要到幾個兆帕,PEM電解制氫不經過氫氣撞壓就可以進去,中間環節省掉。

  液氫一方面要低溫,這方面也需要降壓,儲氫材料需要換熱也有一定壓力。有機儲氫是需要溫度的,同時需要一個加氫和脫氫反應器,我們化工的人知道特別是加氫反應器肯定不想壓進去,因此高壓也是有好處的,進入天然氣管道往往用戶擔心摻氫的問題,目前國際上發展水平最高的德國,到今年零碳天然氣管道鋪設了20%。

  上面提到的德國氫氣管道這個設想是可再生能源,另外一個例子則是沙特太陽能發電,也是用電解制氫做氫氣的輸送,但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已經建立純氫氣管道,這個純氫氣管道將來做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是否可能作為一個新的氫氣的方式,這是一個值得可以探討的課題。再看我們國家,簡單舉一個例子,2018年可再生能源電量達到一千億千瓦時,因為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受到限制,前面按照歐盟理事會來講,可再生能源翻番也是一個問題。

  我從網際網路上找到這樣一個算法,有人計算,目前的氫氣的價格在不計算碳排放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看到,最貴的還是電解制氫,其次是藍氫、天然氣制氫。我們目前用電網電解技術還沒有經過技術的產業化推動,因此是比較基本的一個價格。回歸到技術層面,現在可以用的幾個電解技術的對比,大規模的鹼水電解,現在市場化前期是PEM電解,我們看這樣一個區別,PME優勢除了純水之外電流密度比較高,現在電流密度可以到正常操作1到2每平方米,鹼水電解我了解國內是四百毫安每平方米。從這個電流密度上來講,我們可以看到設備的投資,以及佔地面積。以往在沙漠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是無所謂的,但是如果將來國內能開拓現場制氫,比如說加氫站可以,佔地面積成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SOEC這個吸引人的地方是效率比較高,但是目前因為高溫操作,所以它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還是有一點難度,我們看一下,近期從2019年我們可以看到的PEM電解商業化產品,以前的商業化產品都是小型的,PME電解十年前它的規模大概一個小時也就是三十立方米,那時候大家還沒有大規模發展氫能,也沒有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的需求,最近幾年發展比較快,有很多家推進兆瓦級的制氫,日立造船就有兆瓦的制氫產品,和二氧化碳結合做化學品,東芝H21已經作為應急電源使用,從這個角度更多了一個用途作為儲能。氫儲能,這是一個概括全球代表性PME制氫和能耗,能耗代表技術水平比較重要的指標,這個能耗和操作電流密度有關,如果操作電流密度很低,能耗也是比較低,國內單堆兆瓦產品還沒有出來。

  從技術分析來講,這個是2018年底我們做的一個檢索,用這個SPE或者PEM作為檢索詞我們做了一個專利分析,取專利授權人士國籍,取前三百項,日本專利還是佔了一半,其他是歐盟,中國佔比較少,在10%左右,從技術上來講PME電解看起來和燃料電池特別像,加電把純水分解成氫和氧。

  它和燃料電池不同在哪兒?一個是氧還原反應,一個氫氧化反應,說起來差一個字但是電位差很多開路電壓是1.0多一點,電解單節電壓如果電解水出氣泡起始電壓一般超過1.49伏以上,電解裡對材料要求比2.0高。包括催化劑、單電池、電解槽、制氫機,整個制氫機有要求作用。到底貴在哪兒,雖然我們做研究和做產品不太一樣,但是從材料的消耗和加工費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電堆成本,目前來看主要在流產和雙極板,這個成本比較貴,其次是膜電極,膜電極在燃料成本裡相對比較高的,值得注意的是PEM電解裡面的不管是雙極板還是電極。

  我們借用美國DOE結果,對比2014年和2019年兩個時間段PEM電解成本和技術水平分析,我認為比較值得注意是這樣幾個數據,左邊數據是分散制氫,右邊是集中制氫,整個裡面的電流密度我們可以看到,2010年的時候分散制氫的電流密度1.5安培每平方釐米,2019年是2安培每平方釐米,單電壓提升的不高,1.84伏到1.9伏。預期我們可以看到最右邊數據,2040年希望到3安培,和1.5安培單面積電流密集增加一倍,這個數據相對比較保守一點,電流密度是一個能耗的制約條件,但是如果可再生能源這個風電和光電大幅度來襲的時候,我們需要把這個電消耗掉,還是說把電存起來,這個需要宏觀的估算。

  再看一下產氫的壓力,相對比較高,這裡單位是PSI是英制單位,在2019年產氫壓力是21兆帕,基本上可以直接加到這裡面,到2040年預計產氫壓力700PS1,相當50兆帕,這樣氫氣壓縮的壓力就小得多。

  我再簡單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的工作,我們工作主要有這樣幾方面,一個是催化劑,它決定電解成本和效率。目前來講,我們要求是在高電壓下要穩定,1.8伏以上穩定,這個我們是以1為主的多元化物。

  另外一個是質子交換膜,和燃料電池很相近,但是燃料電池我們追求越來越薄,電解薄是一個希望,但是不能太薄,太薄氫氣氧氣的滲透可能是一個問題,這裡面有一個平衡,另外一個電解一一種操作是等壓操作,還有一種操作是差壓操作,差壓操作會達到幾百兆帕以上,電解和燃油電池不一樣,可靠性比燃油電池好。

  另外一個核心部件是膜電極,既有大電流又有高電壓,我們羅列了一下這個國際上的幾個機構的一個電解催化劑的研究進展,因為實際這個裝堆的可能比這個高得多,我們研究進展可以看到,如果到零點幾毫克也是有可能的,但目前這個數據沒有放大,如果放大的話,據我了解,現在這幾家公司用到電堆上的催化劑都是毫克級的,到十分之一、五分之一下降多少這個我們值得商量。

  究竟怎麼提高性能,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講了,還有一個核心部件雙極板,燃料電池裡面可以用碳板,但電解裡不能用碳板,會被氧化,還是要被氧化,金屬表面要處理,板的要求也是特別高,通過這樣一個組合可以做適合可操作能源的PEM電解槽,兩面跟蹤的速度達到比較快,用這樣一些技術在我們化物所完成幾代的研發,以前談到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大家了解的就是燃料電池,這個電解對於民用電解產品2010年開始到現在正好十年,2010年給中海油提供一立方米的制氫機,質保過程中表現還是不錯的。

  我們有基礎,今年又中標安徽兆瓦級的加氫站,這個到明年年底應該是能安裝到位,所以到時候也歡迎各位去到安徽電網去看一下。

  PME電解加燃料電池我們可以回答,我們開始做燃料電池經常有人問我們一個問題,你們燃料電池通俗的話講,燃料車過來是集中扔垃圾,我們希望沒有垃圾讓地球保持綠色,我的報告就這樣,謝謝各位。

  整理:李沛洋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與陽光電源籤訂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戰略合作協議
    大連化物所與陽光電源籤訂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戰略合作協議 2019-10-2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雙方將在百千瓦級以上大氣量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備、先進PEM電解水制氫技術、電解水制氫系統優化等方面開展技術合作。  此次合作將加快推進PEM電解水制氫產業化進程,助力大連化物所PEM電解水制氫科研成果有效轉化。未來,雙方將就科研成果轉化、高級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系列合作。
  • 【乾貨】水電解制氫技術發展現狀及瓶頸分析
    20世紀70年代之後,能源短缺、環境汙染以及太空探索方面的需求帶動了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技術的發展。同時特殊領域發展所需的高壓緊湊型鹼性水電解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目前兩大類水電解制氫技術可以在低溫條件下進行實際應用,分別是鹼性液體水電解與固體聚合物水電解兩類。
  • 科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簡介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簡介 燃料電池可將儲存在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當不斷從外部供給燃料和氧化劑時,可以連續發電。注意:發生的電化學反應,不是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那種反應!
  • 電解水制氫能否成為能源網際網路殺手級應用?
    電解水制氫技術可以用來調節電網峰谷變化削峰填谷,維持電網系統穩定。適合小規模分布式發電制氫場景,可以與太陽能、風能等潮汐式發電結合併廣泛應用。未來若能降低成本,電解水制氫技術將成為能源網際網路的殺手級應用。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2電解水制氫技術現在有三類電解水制氫技術,比較成功的是鹼水電解,還有就是質量交換膜的純水電解,這個正在進行兆瓦級的工業實驗,正在研發高溫蒸汽電解。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這是我們所和燃料電池所一起研究的主攻方向,它的電解反應和鹼水電解基本上一樣的,陽極水分解變成氧氣和氫,陰極產生氫氣,陽極產生氧氣,主反應是水變成氫和氧。這是電子槽的結構(PPT)。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電解水制氫技術現在有三類電解水制氫技術,比較成功的是鹼水電解,還有就是質量交換膜的純水電解,這個正在進行兆瓦級的工業實驗,正在研發高溫蒸汽電解。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這是我們所和燃料電池所一起研究的主攻方向,它的電解反應和鹼水電解基本上一樣的,陽極水分解變成氧氣和氫,陰極產生氫氣,陽極產生氧氣,主反應是水變成氫和氧。這是電子槽的結構(PPT)。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如何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因此水電解制氫成本的關鍵在於耗能問題。 由此引出兩條降成本的途徑:一是降低電解過程中的能耗,二是採用低成本電力為制氫原料。 目前主流的電解水制氫技術有三種類型:包括鹼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PEM)制氫和固態氧化物電解水(SOEC)制氫. 其中鹼性電解水制氫是最為成熟、產業化程度最廣的制氫技術,但其電解效率僅為60-75%,國外研發的PEM技術與SOEC技術均能有效提高電解效率,尤其是PEM技術已引入國內市場。
  • 電解水制氫有了長壽命廉價催化劑
    (觀察者網訊)觀察者網4月2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Ryuhei Nakamura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 中日學者研發電解水制氫新型催化劑:便宜,能用8千小時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一種可在強酸條件下長壽命電催化分解水的廉價電催化劑,並有望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 觀察|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電解水制氫產業聚向濟南
    純水制氫的核心部件——電解槽,賽克賽斯氫能源公司擁有核心技術。濟南有這樣一家企業,30年默默耕耘於電解水制氫領域,目前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正向著國際先進邁進。她就是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氫氣純度可達99.999%  走進賽克賽斯氫能源公司廠房,一個個鐵質箱子整齊排列,上面標註著電解水制氫等字樣。公司總經理王壽榮表示,每個箱子裡都是一整套制氫設備,充入電和水,就會出來氫氣和氧氣,其中氫氣純度可達99.999%。
  • 中國氫能聯盟:2030年左右,電解水制氫將成有效供氫主體
    該白皮書介紹稱,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鹼性水電解槽(AE)、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PEM)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SOE)。其中,鹼性電解槽技術最為成熟,生產成本較低,國內單臺最大產氣量為1000立方米/小時;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流程簡單,能效較高,國內單臺最大產氣量為50立方米/小時,但因使用貴金屬電催化劑等材料,成本偏高;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採用水蒸氣電解,高溫環境下工作,能效最高,但尚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而電解水制氫正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的好途徑。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屬新能源所研究員陳亮團隊提供了一種高效的酸性析氧電催化劑,並提出了相應的機理解釋,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酸性電解水制氫的研究。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陽光電源攜手大連化物所成立「PEM電解制氫技術聯合實驗室」
    10月20日,雙方在合肥籤訂製氫產業化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PEM電解制氫技術聯合實驗室」,並約定了部分PEM制氫關鍵技術的許可。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高級副總裁趙為、戰略副總裁解小勇,大連化物所副所長蔡睿、燃料電池研究部部長邵志剛等領導出席會議。
  • 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為此,筆名「五子山」的業內人士從制氫原理、加氫站,以及氫的運輸、存儲和加注等方面,撰寫系列文章,以向大眾及業界普及相關知識。本篇為第一篇,主要介紹氫氣的製備方法,以及水電解制氫技術及其安全防控。目前,氫氣製備方法主要有:熱化學法制氫(如煤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等)、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和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等。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及產業化發展概述
    氫-氧燃料電池為最常見燃料電池, 其反應原理是電解水的逆過程(如圖1所示)。燃料電池按電解質的種類不同,分為鹼性燃料電池(AFC)、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磷酸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
  • 電解水制氫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瑞典正攻克「突破性氫能煉鐵技術」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氫能發展的最新動態。於此同時,據海外媒體報導,燃料電池解決方案提供商巴拉德宣布,該公司的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技術和產品現已成功在商業重型和中型動力應用中,為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在全球道路上的累計領先行業累計超過3000萬公裡。5、技術突破!
  • 2018年氫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電解水制氫有望成為市場...
    其中,上遊氫氣製備包括氯鹼工業副產氫、電解水制氫、化工原料制氫(甲醇裂解、乙醇裂解、液氨裂解等)、石化資源制氫(石油裂解、水煤氣法等)和新型制氫方法(生物質、光化學等)等多種途徑;氫氣儲存包括氣態儲氫、液態儲氫、固態合金儲氫三種方式,氫氣運輸包括罐車運輸、管道運輸等方法途徑;中遊氫燃料電池涉及質子交換膜、擴散材料、催化劑等多種零部件和關鍵材料;下遊燃料電池應用包括可攜式應用、固定式應用
  • 關注氫能安全│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氫氣製備法與水電解制氫  目前,氫氣製備方法主要有:熱化學法制氫如煤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等、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其中,水電解制氫技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第一,不使用化石燃料,不產生有害氣體;第二,產品氣純度高,通常在99.7%以上;第三,技術成熟,流程及設備簡單;第四,自動化水平高,採用微機控制,操作穩定可靠。  水電解制氫技術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目前有鹼性水電解制氫、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制氫。鹼性水電解制氫最為成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