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巨頭步長製藥,日子最近不好過。
「斯坦福醜聞」的醜聞風頭剛過去,公司又收上交所年報事後問詢函。上交所13個問,直指步長製藥的業務推廣模式,以及主營產品中藥注射劑政策監管問題。
5月13日,早盤步長製藥一度跌停,其後跌幅雖收窄,但尾盤又被砸到逼近跌停,全天收跌9.76%,收於每股24.41元。近期以來,步長製藥股價從31元左右,已下跌到24元,累計跌幅超20%。市值也縮水至216.36億元。
前不久,有報導稱,步長製藥董事長趙濤花了650萬美元(約合4370萬元人民幣)把女兒「送」到史丹福大學,後被學校開除。這樁醜聞也把步長製藥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公司也被扒個底朝天。
步長製藥公告稱,收到上交所對公司2018年年報的事後審核問詢函,連續13個問題,包括80億元銷售費用等問題。上交所表示,經對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要求公司結合行業情況,或公司經營情況等,補充披露。
銷售費一年80億,合理嗎?
步長製藥採用專業化學術推廣模式銷售,即由各事業部組織開展學術推廣活動,最後由由經銷商完成對終端醫院的藥品配送。上交所要求步長製藥說明,是否與經銷商之間的收益分配安排,以及確認的時點,並是否存在售後回購或退貨等安排。
年報顯示,步長製藥去年銷售費用達到80.36億元,佔應收比例為59%,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等就達74.86億元,佔比超90%。上交所要求補充披露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和其他費用的主要核算內容及對應金額、主要支付對象及是否為關聯方。此外,還要結合各類學術推廣活動的場次、費用、參會人數等具體信息,分析銷售費用支出的合理性。
主營產品遇政策挑戰,咋不提示風險?
問詢函稱,步長製藥主營產品設計中藥注射劑,根據相關行業報導,近年來中藥注射劑面臨醫保受限、輔助用藥重點監控、注射劑上市後再評價等政策方面的挑戰。
年報也顯示,公司主要產品丹紅注射液的全年銷售量、醫療機構實際採購量均出現明顯下降,但公司並未在年報中揭示相關風險。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對公司經營具有重要影響的行業相關政策,並說明具體影響。並要求說明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並做必要的風險提示。
16.93億元貨幣資金是否被佔用?
去年,步長製藥商譽價值為50.11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25%。這些商譽主要為主要為2015年收購通化谷紅製藥有限公司和吉林步長製藥有限公司形成,對應商譽分別為18.36億元和31.61億元,未計提減值準備。上交所要求補充披露,這兩家企業收購以來的主要財務數據,並與收購時的預測值進行對比,分析差異原因。
在貨幣資金方面,年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為16.93億元。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實,是否存在其他潛在的限制性安排,是否存在與控股股東或其他關聯方聯合或共管帳戶的情況,是否存在貨幣資金被他方使用的情況。
比起公司創始人為女兒花錢上名校來說,問詢函這些「扎心」的問題,對步長製藥來說,個個點到企業發展的痛處。
企業怎麼回應,套用時下一句流行語:wait and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