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20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經省政府同意,省生態環境廳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提出總體要求,秋冬季期間,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7個傳輸通道城市階段性目標是:2020年10-12月,細顆粒物(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65、67、72、63、67、59、69微克/立方米,重汙染天數控制目標分別為3、4、3、5、4、4、5天;2021年1-3月,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79、81、84、81、86、79、90微克/立方米,重汙染天數控制目標分別為8、10、10、10、12、10、11天。其他9個非傳輸通道城市達到相應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
實施細則提出,強化重汙染天氣應對,實施差異化應急管控。全面實施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措施。加強區域應急聯動。
推進散煤替代工程。2020年採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全省完成清潔取暖建設214.46萬戶,其中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175.55萬戶(其中包含分散式生物質鍋爐12.63萬戶)。
嚴防散煤復燒。對已經實施散煤替代的地區開展巡查,嚴防散煤復燒。落實重點行業產能調整。按照全省鋼鐵、焦化、地煉、化肥等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高質量發展等方案要求,全面完成壓減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既定任務目標,建立項目臺帳。
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在全省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礎上,及時自主開展評估監測。
深化鍋爐、爐窯綜合整治。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淘汰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今年12月底前各市完成一輪無組織排放排查整治。
持續推進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對在夏季幫扶中發現問題的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今年12月底前整改到位。
加強柴油貨車治理。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今年12月底前完成年度淘汰任務。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檢查,推進編碼登記制度,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
加強施工揚塵控制。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築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各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於9噸/月·平方公裡。加強企業堆場、港口碼頭揚塵汙染控制,各市要於今年12月底前完成港口碼頭揚塵汙染問題綜合整治。
【來源:經濟導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