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經省政府同意,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明確了各市空氣品質改善目標,規定了重汙染天氣應急、清潔取暖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汙染源治理、移動源汙染管控、面源汙染管控6大重點任務。
「《實施細則》綜合考慮2020—2021年秋冬季橫跨「十三五」和「十四五」兩個階段,以及2020年一季度空氣品質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實際情況,對7個傳輸通道城市分階段提出了空氣品質改善目標要求,同時也對9個非傳輸通道城市提出達到相應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的要求。」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杰介紹。
秋冬季期間,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7個傳輸通道城市階段性目標:2020年10—12月,細顆粒物(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65、67、72、63、67、59、69微克/立方米,重汙染天數控制目標分別為3、4、3、5、4、4、5天;2021年1—3月,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79、81、84、81、86、79、90微克/立方米,重汙染天數控制目標分別為8、10、10、10、12、10、11天。其他9個非傳輸通道城市達到相應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
強化重汙染天氣應對。提出實施差異化應急管控,修訂並公開應急減排清單;加強區域應急聯動,對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等提出具體措施。
大力推進清潔取暖。要求加快推進散煤替代工程,確保氣源電源穩定供應;對已經實施散煤替代的地區開展巡查,嚴防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嚴厲打擊劣質煤銷售,確保行政區域內使用的散煤質量符合標準要求。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要求全省鋼鐵、焦化、地煉、化肥等產業完成壓減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建立項目臺帳。對「散亂汙」企業實施動態清零,堅決防止死灰復燃、異地轉移現象。
加強工業汙染源治理。提出在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的基礎上,及時自主開展評估監測,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差別電價政策;依法依規加大燃煤鍋爐淘汰整治力度,加快淘汰產能落後爐窯;全面加強鋼鐵、建材、有色、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堅持「夏病冬治」,持續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對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企業廢氣排放系統旁路進行摸底排查,並取消非必要旁路。
強化移動源汙染管控。繼續推進「公轉鐵」重點工程,公路運輸優先採用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的柴油貨車或新能源汽車,加快完成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年度淘汰任務;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繼續實行編碼登記;持續打擊和清理取締黑加油站點、流動加油車,查處生產、銷售環節的劣質油品,對不達標的在用車用油品進行追蹤溯源。
嚴控面源汙染。提出堅持疏堵結合,強化秸稈禁燒管控;繼續強化各類施工揚塵管控措施,加強企業堆場、港口碼頭揚塵汙染控制。
《實施細則》要求,各市、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積極落實相關任務要求。秋冬季期間,對每季度空氣品質改善幅度達不到目標任務、重點任務進展緩慢或空氣品質指數(AQI)持續「爆表」的市,公開約談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對於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或環境質量改善不到位的,實施量化問責。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