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11月3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戰打響,進入第四個年頭。此輪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不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同時事關「十四五」規劃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能否良好開局,因此被稱為「關鍵一役」。
太原這「關鍵一役」怎麼打?本報為您詳細解讀。
煤炭消費總量要負增長
要想最終打贏藍天保衛戰,重要舉措之一就是持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行動方案提出,在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完成散煤治理共1.15萬戶的同時,對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地區,實施清潔煤替代共2.28萬戶。對已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並穩定運行的地區,依法劃定為高汙染燃料禁燃區,防止已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用戶散煤復燒。
年底前,全市範圍內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實現淘汰清零。即使保留的燃煤鍋爐——婁煩熱源廠4臺共280蒸噸燃煤鍋爐、城南熱源廠4臺共360蒸噸燃煤鍋爐,也必須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一批工業企業關停搬遷
除提出山西隆輝煤氣化、太原市三興煤炭氣化、西山煤氣化焦化二廠關停外,行動方案明確,孔雀油墨廠要搬遷改造,並推進風神輪胎(太原)有限公司搬遷,實施山西煤運集團天池店煤業有限公司、山西華潤古交姬家莊煤業有限公司共計54萬噸煤炭產能退出。
包括山西美錦鋼鐵有限公司以及太原市6家水泥企業,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清徐縣8家建材企業、1家鑄造企業,要完成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輸送以及生產工藝過程的汙染治理。
堅持「夏病冬治」
夏季是臭氧的高發期。作為臭氧形成的重要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日漸凸顯,行動方案提出了一批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治理工程,做到「夏病冬治」:對陽曲縣萬事興家具產業集群的30家家具企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對19家企業(重點是焦化、化工、工業塗裝、橡膠製品製造等行業)主要排汙口安裝自動監控設施;對涉及工業塗裝、鑄造、家具製造共計39家企業實施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塗料替代,對10家包裝印刷企業完成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油墨替代……
針對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太原市將針對廢氣排放系統旁路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清單,取消非必要設置的旁路,因安全生產必要保留的,通過鉛封、安裝自動監控設施等方式加強監管,開啟後及時向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報告並做好記錄。
剪斷「黑尾巴」
加快淘汰老舊貨車,年內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6500輛。行動方案提出,年底前,要完成1057臺純電動公交車的採購並投入運營,推廣使用電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或新能源環衛車644輛。對全市110家年運輸量達到150萬噸以上和重型柴油貨車日運輸量10輛及以上的重點用車企業,將安裝門禁系統,做好用車執法監管。
在施工機械汙染治理上,以城市建成區施工工地、大型工礦企業、機場、鐵路貨場、物流園區、高排放控制區等為重點,秋冬季期間,我市對施工機械每月抽查率不低於10%,檢測總數不低於1000輛,做到重點場所全覆蓋。
清徐精細化工產業園等運輸量較大的園區,建設鐵路專用線。依照要求,明年3月,該園區要完成鐵路專用線的土建工程。
完成70處矸石山治理
行動方案明確,要在年底前,完成古交市70處矸石山綜合治理,消除自燃和冒煙現象。
對10家露天礦山,太原市將依法開展綜合整治,對汙染治理不規範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不達標一律不得恢復生產。同時,推動20座露天礦山開展市級綠色礦山建設,遴選推薦10座礦山申報入選省部級綠色礦山庫。
完善環境監測網絡
年底前,太原市將增設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6個,建成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站點1個。「國家鼓勵在城市主導風向、城市建成區、臭氧高值區、主要工業園區等地,增加揮發性有機物監測點位。」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站點將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網。」
明年3月底前,太原市還將開展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為科學研判大氣汙染成因、客觀評估重汙染天氣應對效果、提高重點區域大氣汙染管控的精細化水平和區域聯防聯控提供支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