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秋冬季是氣象條件不利於汙染物擴散、重汙染天氣多發的季節,也是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最敏感、最困難時期。11月18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0月份以來,全省精準科學依法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精準科學依法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包括開展環境質量預測預警、駐廠監督、重點領域暗訪核查、問題線索督察問責、社會各界共同監督五項行動。通過對秋冬季汙染天氣進行精準預報預警,對重點行業企業進行駐廠監管,對重點領域和管控工作進行全面暗訪核查,對管控措施不到位、問題突出的地區和部門進行嚴格督察問責等,嚴查違法排汙、違反汙染管控措施和失職瀆職行為,在全省範圍內推進汙染減排措施落實,減少重汙染天氣發生。
「開展專項行動以來,在有效應對不利氣象條件和促進汙染減排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副處長杜慶海介紹,截至11月16日,全省PM10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1%;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7%;優良天數為223天,同比增加53天,增加幅度全國第一,全國優良天數平均增加16天,河南比全國均值多37天。「全國337個城市中優良天數增加最多的前10個省轄市有6個在河南省,並且前三名全在河南省,分別為平頂山增加78天,全國第一;許昌增加69天,全國第二;洛陽、南陽增加68天,並列全國第三。」
與此同時,汙染管控成效初顯,汙染物排放大幅下降。根據數據統計,10月16日全省啟動輕中度汙染管控後,全省廢氣汙染物日均排放量為268.5噸,與管控前(9月25日)排放量375.2噸相比減少107.4噸,減排比例為28.6%。
下一步有哪些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措施?
杜慶海說,下一步工作將緊盯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堅決完成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目標任務。
一是全面完成落後產能淘汰、「雙替代」、鋼鐵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鐵路專用線建設、老舊車輛淘汰等重點任務,大力抓好秋冬季各項汙染減排措施落實,確保完成2020年度、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和「十三五」確定的目標任務。
二是持續組織開展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加強活動的組織謀劃和調度推進,嚴查違法排汙、違反汙染管控措施和失職瀆職行為,抓好重汙染天氣管控的重點時段,嚴格落實差異化管控和監管措施落實,減少重汙染天氣的發生,降低汙染程度,積極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
三是加強協調調度,持續推進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四大結構調整,持續抓好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落後產能淘汰、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清潔取暖、淘汰老舊車輛、大宗貨物年運貨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公轉鐵」,以及國土綠化、生態廊道建設、綠色礦山創建等工作。
四是堅持把工業企業、散煤、移動源、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作為汙染治理重點,不斷深化工業企業提標治理和無組織排放治理,推進農業領域燃煤改造和燃煤小鍋爐清理,集中開展移動源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行動,加大揚塵管控力度,逐步拓展汙染治理領域,持續減少汙染排放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