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0年第9次例行新聞發布會,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向媒體介紹了全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有關情況和全省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總體進展情況。
安徽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攻堅行動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空氣品質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1—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降幅居全國第4位;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5.6%,升幅位於全國第4位,全省空氣品質大幅改善,老百姓藍天獲得感顯著提高。
10月30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正式拉開序幕。11月12日經省政府同意,全省紮實推進冬季大氣汙染防治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現場會在淮北召開,吹響今年藍天保衛戰攻堅戰最後七周的衝刺號角,全省各地各部門正全力以赴,加快工作進度,加密預報預警,加嚴執法力度,確保如期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既定目標任務。
秋冬季以來採取的主要措施
1.高位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秋冬季大氣攻堅行動,李錦斌書記專門作出批示,要求提高站位強化認識,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聚焦優良天數比率和細顆粒物兩項指標,全面完成目標任務。李國英省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要求補齊短板,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取得成效。何樹山副省長在淮北市現場會上,對有關工作任務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皖北5市成立了市委書記或者市長掛帥的冬季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準施策與「六穩」「六保」全面落實,全力縮小與目標的差距。
2. 編制清單科學管控。我們組織專家團隊結合各城市地域特徵和產業布局,指導各市完善了兩個清單,即「秋冬季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任務清單」和「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科學指導,在不同預警級別下分級實施精準管控。按照「一廠一策」進行績效分級,評選出A級企業10家,B級企業44家,引領性企業3家,嚴格落實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要求,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3. 加強聯合會商調度。建立秋冬季空氣品質會商制度,組建專家團隊每日會商,廳分管領導每周至少主持一次會商,主要領導每半個月至少主持一次。每日分析空氣品質形勢,緊盯每小時每個站點每個指標,對各市情況進行預警,及時通報到各市。緊盯「五控」重點任務,針對散煤治理、工業爐窯治理、重點涉氣汙染源、散亂汙企業清理、老舊車淘汰、油品質量抽檢、建築工地揚塵、道路清掃、秸稈禁燒、餐飲油煙等主要工作,每月調度秋冬季攻堅措施進度。
4. 區域分類精準管控。以全力提高優良天數比率為重點,按照地理區域分類施策,皖北地區空氣品質相對較差,抓好「五控」措施落實,加強督導幫扶,全力補齊優良天數比率短板;沿江各市容易出現輕度汙染,緊盯每小時數據,做好網格化監管,及時採取措施,實現汙染物濃度削峰,力爭多一天輕度汙染轉為良好。皖南各市空氣品質較好,確保每一個優良天數,堅決完成年度目標。
5. 抓住核心重點施策。一是做好揚塵管控,每日緊盯各監測站點PM10數據,發現高於其他站點的情況,省大氣辦立即下發管控建議,督促巡查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落實情況。針對秋季雨雪少的情況,要求加密城市機械化清掃灑水頻次。各地強化揚塵管控,合肥、池州等市持續開展建築領域揚塵防治專項督查,六安市在電視臺曝光了揚塵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工地。二是重視秸稈禁燒工作,年初起我廳與氣象部門開展合作,365天24小時全天候衛星遙感監測焚燒火點,目前秸稈禁燒工作態勢良好,秋冬季以來未發現與去年類似的火燒連營情況。各市仍在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對道路兩側、田間地頭進行巡查,確保第一時間發現並制止焚燒行為;三是加大依法打擊力度,以「三個全覆蓋」連續超標的企業、散亂汙企業、監督幫扶發現問題的企業為重點,緊盯每家企業每個排汙口的達標排放,省大氣辦每天向各市下發前一天超標企業名單,督辦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從嚴從快依法調查處理,不姑息任何違法行為,不放過任何違法企業,從在線監控情況看,連續超標排放的情況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抓好移動源管理,我省首次開展本地新生產機動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達標監督檢查,隨機抽取9家企業進行環保信息公開查驗、環保關鍵部件核查、OBD(車載診斷系統)功能試驗、發動機及整車實際排放檢驗等項目監督檢查。對330餘家機動車排放檢測機構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公安交管、市場監管多部門協作,共同打擊違法行為,嚴防排放不達標車輛上路行駛,全年累計取締黑加油站、檢查自備油庫2553座,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煙或駛入禁行區46383輛,上路執法檢查排放不合格的機動車3965輛。
6. 強化執法監管。以秋冬季攻堅措施和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落實情況為重點,持續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定期通報監督幫扶中發現的問題。截至目前,第3輪強化監督幫扶正在有序開展中,省級共派出19組38人次,檢查點位700餘處,發現存在問題點位近200處。
今年秋冬季攻堅重點內容
1.有序推進重點攻堅任務。一是嚴防「散亂汙」企業反彈,落實鄉鎮(街道)屬地管理責任,定期開展排查整治工作;二是加快實施鋼業超低排放,確保全省至少670萬噸粗鋼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三是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夏季臭氧監督幫扶存在突出問題的企業完成整改,組織完成企業廢氣旁路摸底和揮發性有機液體儲罐排查,建立管理清單;四是加快推進柴油貨車治理,嚴厲查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超標排放,實現排放超標車輛尾氣檢驗與維修治理閉環管理;五是深入開展鍋爐爐窯綜合整治,年底前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基本淘汰,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燃氣鍋爐基本完成低氮改造。
2. 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深化落實《長三角區域重汙染天氣預警應急聯動方案》,完善長三角地區空氣品質預測預報機制和應對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加強皖北城市的聯動執法。實施績效分級差異化減排,A級和引領性的企業,應急響應期間可自主採取減排措施,B級及以下和非引領性的企業,應嚴格落實不同預警級別各績效等級對應的減排措施要求。
3. 強化措施保障。將各項任務逐級細化,分解到各縣(市、區)、各部門,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加大財政支持和指導幫扶,將主要任務納入當地督查督辦重要內容,建立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定期調度機制。要求各地不得為完成目標任務,採取「一律關停」「先停再說」,不顧實際情況長時間啟動重汙染天氣預警等簡單粗暴措施。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正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紮實推進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最後一個秋冬季,儘管到目前為止空氣品質形勢較好,但剩下的1個多月時間非常關鍵,我們必將全力以赴,堅決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突出重點、強化攻堅、咬緊牙關,爭取「十三五」完滿收官,「十四五」順利開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色添彩。
安徽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
總體進展情況
推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活動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和有力抓手。生態環境部近期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我省安慶市太湖縣、池州市石臺縣、宣城市寧國市上榜示範市縣名單,蕪湖市灣沚區、六安市霍山縣被命名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近年來,安徽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生態環境部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部署,紮實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目前,省生態環境廳評選命名了24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1市10縣(市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宣城市、績溪縣、金寨縣、蕪湖縣、嶽西縣、宣州區、當塗縣、潛山市、太湖縣、石臺縣、寧國市);4縣(市、區)(旌德縣、嶽西縣、蕪湖市灣沚區,霍山縣)被命名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安徽省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牛海燕,大氣環境(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顧群出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省廳宣傳教育處處長李祥龍主持。
來源:安徽生態環境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原標題:《環保立體聲|安徽:空氣品質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