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保持連續52天無汙染 蘇州環境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21-01-08 媒體大搜索

「蘇州市成為我省PM2.5平均濃度率先達到環境空氣品質國家二級標準的城市之一,創歷史最好水平,為全省空氣品質改善和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作出了突出貢獻,謹此表示熱烈祝賀! 」

1月5日,江蘇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給蘇州市委、市政府發來賀信。 賀信指出:2020年,蘇州生態環保工作交出「高分答卷」。全市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4.4%,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列全省第二。空氣品質保持連續52天無汙染,創下了有記錄以來連續優良天數的最好成績,實現了大氣環境質量改善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互促並進,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堅持高位推動,壓責任

近年來,在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支持下,蘇州全市上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中央打贏藍天保衛戰決策部署,以「科學、系統、精準、協同、依法」為根本立足點,控源頭、壓總量、抓提升、共聯防,向「最難處」攻堅,朝「最好處」努力,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確保全面實現PM2.5濃度、重汙染天數「雙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群眾滿意度「兩上升」的總體目標。

蘇州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提升既得益於持續有效的汙染減排,得益於科學全面的精準研究分析、對症下藥。去年以來,蘇州充分發揮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質量優化提升戰略合作的優勢,進一步強化對本地汙染源的分析研究,通過為期一年的高時空解析度顆粒物、VOCs源解析和汙染清單調查,基本摸清了本地汙染狀況,最終確定了以嚴控硝酸鹽為主,兼顧硫酸鹽、銨鹽和二次氣溶膠的PM2.5控制,以及以工業揮發性有機物和高汙染機動車汙染治理為手段的臭氧控制兩個符合蘇州實際的大氣環境治理方向,並針對性的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科學精準的治氣舉措。

蘇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藍天保衛戰,始終堅持將打好、打贏作為最根本目標,多措並舉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建立分級別、多形式會商機制,每年均安排大氣治理專題會議,部署重點任務。市委書記、市長靠前指揮,定期研究解決治氣突出難點問題,治氣工作得到有效推動。建立地區、部門治氣工作職責清單,每年工程項目數量全省前列,年度治氣任務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計劃,燃煤鍋爐整治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業爐窯整治等重點項目列入市政府年度實事項目高位推動。市汙防攻堅辦、市大氣辦發揮職能優勢,持續加大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督查督辦,推動地區、部門責任落實。

堅持項目推動,促減排

加強工業深度治理。完成2712項年度大氣汙染治理工程項目,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實現全流程改造,超低排放監測評估完成率達到90%以上。全市累計共排定實施VOCs治理項目超5000家,減排量超4萬噸。累計整治淘汰燃煤鍋爐4300餘臺,其中淘汰10-35蒸噸/小時燃煤鍋爐超400臺,大幅降低了燃煤汙染貢獻,秋冬季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強化「車油路企」全方位監管。全市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2929輛。港口碼頭國一、國二水平運輸車輛全面實現淘汰,國三水平運輸車輛淘汰30%以上。汽油年銷售量大於5000噸的加油站全面完成油氣回收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高排放柴油車路抽檢超標率已從最高22%下降至8%。持續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和高汙染車輛門禁系統建設。

提升揚塵治理水平。嚴格落實施工揚塵「六個百分之百」,明確工作任務,釐清治理責任,召開管線施工揚塵管控部署會,進一步壓實管線施工治塵責任,全市施工揚塵治理水平明顯提升。開展道路積塵走航監測,嚴密監控道路揚塵突高區域,強化衝洗保潔抑塵。

堅持科學治氣,全支撐

工作專班專項運作。建立政府、環境規劃院為主導,地區部門為成員,中國環科院、北大、清華、上海環科院等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的工作專班,邀請全行業60餘位國內頂級專家成立戰略合作專家庫,全方位科學指導支持蘇州大氣環境治理工作,切實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難點問題。

掐準關鍵咽喉。根據蘇州市汙染傳輸路徑分析,明確了北部常熟市、南部吳江區兩大重點管控區域,分別籤訂戰略合作子協議,實施「1+N」專項指導。

積極創新突破。積極探索大氣汙染治理新方法,率先採用高解析度衛星定位各類涉氣汙染源,實施銷號整治。創新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自主減排,首批81家公示認定,實施管控差別化管理。專項制定工業爐窯、儲罐、電子、工業塗裝、紡織廢氣治理推薦技術,指導幫扶企業提高治理成效。出臺鄉鎮(街道)空氣品質排名補償指導意見,對空氣品質排名靠後鄉鎮(街道)每月繳納懲罰性資金,壓實屬地治氣責任。

翻篇歸零再出發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奮鬥2021,起步即快跑、開局就衝刺。蘇州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國家、省大氣汙染防治總體部署要求,以翻篇歸零心態和真抓實幹狀態,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建設高品質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落實秋冬季減排舉措。重點突出汙染源總量減排,積極應對,努力消除明年一季度疫情緩解生產復甦可能帶來的汙染排放增加的不利影響。同時,發揮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督查機製作用,強化部門聯動督查,推動地區部門履職盡責,實現汙染削峰減量。

強化高架源治理提升。以電力、鋼鐵、水泥、玻璃、工業爐窯等高架源氮氧化物、煙塵排放為重點,推進治理提升和汙染減排。建立重點高架源汙染排放情況通報機制,及時預警響應,確保穩定排放。

推進機動車深度減排。出臺擴大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政策,啟動國三以及下柴油貨車市區全天候限行工作,強化限行區管理。建設用車大戶門禁系統管理平臺,共享全國車輛信息,實時監控車輛運行情況,倒逼高汙染車輛退出本地市場。推進VOCs「夏病冬治」。開展紡織、金屬製品、電子、包裝印刷等200多個產業集群和4000多個儲罐VOCs治理提升,實施劣質活性炭專項整治行動,提升VOCs治理水平。

深化大氣戰略合作。及時總結大氣環境質量優化提升戰略合作中期成果,形成可借鑑的蘇州經驗,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精準分析、管控,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推動低碳建設。提前謀劃「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碳排放達峰工作。積極響應國家、省「碳達峰」、「碳中和」願景,在產業、能源、交通等領域積極探索共同優化調整手段,實現協同減排。(蘇報融媒記者 惠玉蘭 通訊員 黃溢)

責任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房山這項空氣品質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經過全區共同努力 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 房山區空氣品質改善 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 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 年均濃度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市環保局:成都空氣品質首達國家二級標準
    1    關鍵詞:環境空氣    2011年成都市環境空氣品質良好,城區全年優良天數比例為88.2%,較上年上升1.6個百分點;空氣中主要汙染物SO2、NO2、PM10濃度年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SO2、NO2年均值與上年持平,PM10 年均值下降。
  • 2020年河南環境空氣品質很「牛」
    2020年河南省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咋樣?優良天數變多了嗎?哪個城市「氣質」更好?1月12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0年全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優良天數大幅增加,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前所未有。
  • 河南PM2.5月均濃度值連續5個月均優於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2019年只剩70天了,我省環境質量年度目標完成如何?10月23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我省9月份以及1-9月環境空氣品質狀況。PM2.5月均濃度連續5個月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省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趙傑在發布會上介紹,9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氣象條件更加不利,但全省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0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仍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例為49.1%。
  • 優良天數245天,增幅全國第一!2020年河南環境空氣品質很「牛」
    2020年河南省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咋樣?優良天數變多了嗎?哪個城市「氣質」更好?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0年全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優良天數大幅增加,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前所未有。
  • 2020河南環境空氣品質改善:PM2.5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過去的一年,河南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0年,河南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達11.9%,為「十三五」期間降幅最大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35.0%。
  • 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09天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今天透露,2019年上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動"四大結構"調整,深化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不斷提升長三角區域大氣協作水平,實現了環境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09天,AQI優良率為84.7%。
  • 我省PM2.5月均濃度連續4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關鍵詞:生態環境質量PM2.5月均濃度連續4個月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仲田在發布會上介紹,70年來,我省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不斷發展。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進美麗河南建設,持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決心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空前發展。2019年以來,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汙染物濃度大幅下降。
  • 296天!上海去年環境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和優級天數創新高
    市生態環境局說,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均為2013年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以來歷史最低值,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率和優級天數均為歷年最高,詳↓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總體情況
  • PM2.5濃度下降 優良天增加 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河北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魏雨)從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預計到年底,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均可完成「十三五」規劃以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 北京:去年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 青島4月份空氣品質全省排第二 五項汙染物達國家二級標準
    青島4月份空氣品質全省排第二五項汙染物達國家二級標準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5月19日,青島4月份空氣品質狀況公布。市區環境空氣中,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濃度為0.9毫克/立方米,臭氧濃度為146微克/立方米。
  • 2018年3月份鄂州市環境質量月報(空氣、水體、噪聲監測)
    一、鄂州市大氣環境質量  ㈠城區大氣環境質量  鄂州市城區共設3個大氣環境自動監測點(市政府、趙家壩和凡口開發區)。監測項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細顆粒物(PM2.5)和能見度。監測時間每天24小時連續監測。
  • 10月青島93個鎮街PM2.5濃度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10月份,全市142個鎮街空氣站的PM2.5、PM10濃度分別在20-53微克/立方米、45-95微克/立方米之間,均值分別為33微克/立方米、69微克/立方米。
  • 我市空氣品質連續六年領跑全省 PM2.5濃度連續三年達到歐盟標準
    汕尾日報訊 (記者 林一秀)昨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我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37,排名全省第一,已連續六年雄踞全省榜首。PM2.5濃度為18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達到歐盟標準。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7.8%,較2019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六項基本指標數據均為開展藍天保衛戰以來最佳水平。「汕尾藍」成為我市靚麗的城市名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大氣環境保護工作。2020年2月7日,剛履新汕尾的市委書記張曉強專門就擦亮「汕尾藍」金字招牌作出指示,要求強化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強監測網點建設,找準汙染源頭,更加有效地推進大氣汙染防治。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規範
    第五條國家根據環境管理的需要,為開展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活動,設置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其監測目的為:  (一)確定全國城市區域環境空氣品質變化趨勢,反映城市區域環境空氣品質總體水平;  (二)確定全國環境空氣品質背景水平以及區域空氣品質狀況;  (三)判定全國及各地方的環境空氣品質是否滿足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要求;  (四)為制定全國大氣汙染防治規劃和對策提供依據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優良天數為309天,優良率為84.7%
    央廣網上海6月5日消息(記者周洪)昨天(4日),在2020年六五環境日前夕,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天數為309天,AQI優良率為84.7%。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但是,臭氧汙染較為突出。
  • 空氣品質pm25標準 空氣品質pm25標準是多少
    近些年關於空氣品質問題,也是頻頻引發人們擔憂,雖目前沒有證據表明,PM2.5爆表,對於人健康是否造成難以治癒的疾病,但對呼吸道必然會有所影響,加之一定程度又會影響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環境治理問題,也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但大家是否真的清楚空氣品質pm25的標準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 貴陽去年空氣品質362天優良優良率連續三年超過97%
    1月4日,貴陽市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出爐,去年,貴陽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9%,這意味著貴陽空氣品質優良率連續三年超過97%。據貴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部門初步統計,2020年,貴陽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362天,全年只有4天輕度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