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州市大氣環境質量
㈠城區大氣環境質量
鄂州市城區共設3個大氣環境自動監測點(市政府、趙家壩和凡口開發區)。監測項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細顆粒物(PM2.5)和能見度。監測時間每天24小時連續監測。
2018年鄂州市區3月份有效監測天數為31天,其中優4天,良25天,輕度汙染2天。本月有27天出現首要汙染物,其中首要汙染物為細顆粒物(PM2.5)16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4天,臭氧為首要汙染物3天,二氧化氮為首要汙染物3天,細顆粒物和可吸入顆粒物同時為首要汙染物1天。空氣品質狀況所佔比例見圖1。3月份鄂州市城區空氣品質指數(AQI)最大值129(3月31日),最小值33(3月5日)。市區大氣中二氧化硫月平均值15μg/m3,二氧化氮月平均值43μ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月平均值74μg/m3,一氧化碳月平均值1.2mg/m3,臭氧日最大8小時月平均值88μg/m3,細顆粒物(PM2.5)月平均值48μg/m3。
按照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中日均值的二級標準評價。本月市區二氧化硫日均值測得範圍3-35μg/m3,無日均值超標;二氧化氮日均值測得範圍20-64μg/m3,無日均值超標;可吸入顆粒物PM10日均值測得範圍28-146μg/m3,無日均值超標;細顆粒物PM2.5日均值測得範圍23-98μg/m3,日均值超標率3.2%;一氧化碳日均值測得範圍0.6-1.9mg/m3,無日均值超標;臭氧的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測得範圍33-181μg/m3,日均值超標率3.2%。3月份市區空氣品質指數圖和大氣汙染物日均值濃度曲線圖分別見圖2和圖3。
2018年3月份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9天,佔總監測天數的93.5%,與去年同期相比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增加9.6%,二氧化硫月平均濃度下降25.0%,二氧化氮月平均濃度增加4.9%,可吸入顆粒物PM10月平均濃度下降32.1%,一氧化碳月平均濃度增加9.1%,臭氧日最大8小時月平均濃度增加20.5%,細顆粒物PM2.5月平均濃度下降26.2%。與上月相比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增加32.8%,二氧化硫月平均濃度增加7.1%,二氧化氮月平均濃度增加2.4%,可吸入顆粒物PM10月平均濃度下降22.9%,一氧化碳月平均濃度下降7.7%,臭氧日最大8小時月平均濃度增加29.4%,細顆粒物PM2.5月平均濃度下降30.4%。
㈡各區大氣環境質量
鄂州市三個行政區已納入全省縣域環境空氣品質排名,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對全省114個區(縣)環境空氣品質中主要汙染物進行考核。
⑴ 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情況:2018年3月三個行政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華容區月均濃度值最高,梁子湖區月均濃度最低,除華容區外其它兩個區監測結果均低於市區月均濃度值;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值華容最高,梁子湖區最低,除華容區外其它兩個區月均濃度監測結果均低於市區濃度均值。監測結果見表1。
表1 2018年3月各區空氣汙染物平均濃度表
縣(區) 汙染物 | 3月 | 1-3月 | ||||||
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 市區均值 | 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 市區均值 | |
SO2 (μg/m3) | 10 | 15 | 11 | 15 | 9 | 14 | 12 | 14 |
NO2 (μg/m3) | 42 | 33 | 16 | 43 | 44 | 32 | 23 | 43 |
PM10 (μg/m3) | 62 | 83 | 60 | 74 | 77 | 93 | 78 | 88 |
PM2.5 (μg/m3) | 47 | 50 | 45 | 48 | 60 | 62 | 53 | 64 |
CO第95百分位 數(mg/m3) | 1.4 | 1.1 | 1.0 | 1.6 | 1.9 | 1.3 | 1.2 | 1.9 |
O3-8h第90百分位數(μg/m3) | 119 | 132 | 129 | 134 | 103 | 106 | 108 | 99 |
備註 | 鄂城區以國控市政府站點監測數據,市區以3個國控點數據考核 |
⑵ 空氣品質狀況:全市三個區3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由高到低分別為鄂城區96.5%,梁子湖區93.3%,華容區 90.3%,詳見表2。三個區均未出現重度及以上的汙染天氣,鄂城區出現1天輕度汙染天氣,梁子湖區出現2天輕度汙染天氣,華容區均出現3天輕度汙染天氣。三個區主要汙染物均以細顆粒物為主。
表2 2018年3月各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情況表
類別 | 區 | 優 (天) | 良 (天) | 輕度汙染(天) | 中度汙染(天) | 重度汙染(天) | 嚴重汙 染(天) | 優良天 數比例(%) |
3月 | 鄂城區 | 5 | 23 | 1 | 0 | 0 | 0 | 96.5 |
梁子湖區 | 6 | 22 | 2 | 0 | 0 | 0 | 93.3 | |
華容區 | 7 | 21 | 3 | 0 | 0 | 0 | 90.3 | |
鄂州市 | 4 | 25 | 2 | 0 | 0 | 0 | 93.5 | |
1- 3月 | 梁子湖區 | 13 | 59 | 13 | 3 | 0 | 0 | 81.8 |
華容區 | 11 | 54 | 22 | 3 | 0 | 0 | 72.2 | |
鄂城區 | 11 | 52 | 21 | 3 | 0 | 0 | 72.4 | |
鄂州市 | 8 | 55 | 23 | 4 | 0 | 0 | 70.0 | |
備註 | 3月份鄂城區有效天數為29天,梁子湖區有效天數為30天,排名按優良率。 |
⑶ 綜合指數情況:按照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評價,空氣質 量監測結果相對較差~相對較好的區依次是:華容區、鄂城區、梁子湖區。三個區主要汙染物均為細顆粒物(PM2.5)。三個區綜合指數均低於城區綜合指數。詳見表3。
表3 2018年3月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表
排序 | 區 | 綜合指數 | 最大指數 | 主要汙染物 |
1 | 梁子湖區 | 3.59 | 1.11 | PM2.5 |
2 | 華容區 | 4.79 | 1.43 | PM2.5 |
3 | 鄂城區 | 4.54 | 1.34 | PM2.5 |
城區 | 5.00 | 1.37 | PM2.5 |
二、地表水環境質量
鄂州市地表水水質月報的範圍是長江(鄂州段)、新港河、高橋河、長港、梁子湖、洋瀾湖等主要河流、湖泊,其中梁子湖、長江(燕磯)和長港樊口段共6個斷面屬於國控斷面,其它7個斷面為省控斷面。
月報採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和《鄂州市水功能區劃分》進行水質評價。按照環保部環辦[2011]22號《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的要求:地表水水質評價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除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以外的21項指標。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作為參考指標單獨評價。湖泊、水庫營養狀態評價指標為:葉綠素a(chla)、總磷(TP)、總氮(TN)、透明度(SD)和高錳酸鹽指數(IMn)共5項。
㈠國控斷面
1、長江鄂州燕磯國控斷面
長江鄂州燕磯段國控斷面2個監測點,水質執行Ⅱ類標準。本月燕磯斷面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Ⅱ類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燕磯斷面總磷和總砷濃度有下降趨勢,總氮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月相比,總氮和氟化物濃度有上升趨勢,氨氮、總磷和總砷濃度有下降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2、長港樊口國控斷面
長港樊口國控斷面,水質執行Ⅲ類標準。本月長港樊口斷面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Ⅱ類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總磷濃度有上升趨勢,氨氮、總氮和氟化物濃度有下降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月相比,氨氮、總氮和總磷濃度有上升趨勢,氟化物濃度有下降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3、梁子湖
梁子湖4個手工監測點位和1個水質自動監測點位,水質執行Ⅲ類標準。本月梁子湖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Ⅲ類標準,營養平均指數42.6,營養狀態中營養。與去年同期相比,高錳酸鹽指數、COD和總氮濃度有上升趨勢,氟化物和六價鉻濃度有下降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水質營養平均指數上升4.2;與上月相比,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氟化物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水質營養平均指數上升0.9,營養狀態仍為中營養。
㈡省控斷面
1、新港鐵路橋斷面
新港鐵路橋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執行Ⅲ類標準。本月新港鐵路橋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Ⅲ類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氨氮、總氮和氟化物濃度有下降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次相比,高錳酸鹽指數、COD和氨氮濃度有下降趨勢,總磷和六價鉻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2、港口橋斷面
港口橋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執行Ⅲ類標準。本月港口橋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Ⅲ類標準。去年同期相比,氨氮、BOD5和總砷濃度有下降趨勢,高錳酸鹽指數、總磷和COD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月相比總磷和六價鉻濃度有上升趨勢,氨氮濃度有下降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3、洋瀾湖
洋瀾湖5個監測斷面,水質執行Ⅲ類標準。本月各監測斷面均符合Ⅳ類標準,營養平均指數57.8,營養狀態輕度富營養。主要超標汙染物有總磷、總氮、高錳酸鹽指數和CODcr,最高超標倍數分別為0.8、2.16、0.22和0.5倍,總磷斷面的超標率為100%,總氮斷面的超標率為60%,高錳酸鹽指數斷面的超標率為60%,CODcr斷面的超標率為100%。與去年同期相比,高錳酸鹽指數和COD濃度有上升趨勢,總磷、總氮、氨氮、BOD5和總砷濃度有下降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營養平均指數下降2.7。與上次同期監測結果相比,氨氮、總磷、總氮和六價鉻濃度有下降趨勢,高錳酸鹽指數和COD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營養平均指數下降3.6。
鄂州市3月水體環境狀況圖
三、集中飲用水源
鄂州市城區集中飲用水源地2個,即雨臺山水廠和鳳凰臺水廠,為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1個為華容泥磯。根據《2017年全省環境監測工作要點》和《2017年湖北省環境監測方案》要求,雨臺山水廠和鳳凰臺水廠監測項目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表1的基本項目(23項)、表2的補充項目(5項)和表3的部分特定項目(33項)等共計61項指標,同時全年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在7月進行一次109項全分析,水質執行Ⅲ類標準。
本月城區2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各監測斷面23項指標均達到Ⅲ類標準要求,各監測斷面補充項目及部分特徵項目38項均符合標準值要求。與去年同期相比,氨氮和鐵濃度有下降趨勢,總鋅、銻和硼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與上月相比,鐵、錳、銻和氟化物濃度有下降趨勢,六價鉻、硫酸鹽和硼濃度有上升趨勢,其它各項指標變化不大。
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華容泥磯每季度監測一次,本月未監測。
四、降水
鄂州市設3個降水採集點。3月份降雨9天,共採集降水樣品27個,最大降水量149.03毫米,降水pH值範圍6.02-6.93,電導率範圍132-186微西/釐米,酸雨頻率為零。與去年同期相比,降水頻次減少,最大降水量下降1.47mm;與上月相比,降水頻次增加,最大降水量下降113.92mm。
五、降塵和硫酸鹽化速率
3月份共採集降塵和硫酸鹽化速率樣品各3個,全市降塵量範圍在6.18-9.65噸/平方公裡·月,平均降塵量8.40噸/平方公裡·月;硫酸鹽化速率範圍在0.43-0.49SO3 mg/(100cm2鹼片·日),平均100cm2鹼片·日轉化0.46mgSO3。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平方公裡降塵增加0.76噸,硫酸鹽化速率平均每天100cm2鹼片SO3含量下降0.01mg;與上月相比平均每平方公裡降塵增加0.19噸,硫酸鹽化速率平均每天100 cm2鹼片SO3含量下降0.02mg。
六、城市功能區環境噪聲
鄂州市城區噪聲執行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鄂州城市功能區環境噪聲監測設立6個監測點位:即蓮花山(1類,居民文教區)、市建築設計院和電排站小區(2類,混雜區)、鄂鋼安環處(3類,工業區)、園林局綠化處和武昌大道(4類,交通幹線兩側),分別代表不同功能區。城區聲源構成以生活噪聲為主,其餘依次為交通噪聲、工業噪聲、施工噪聲和其它噪聲。
2018年第一季度功能區噪聲監測結果顯示園林局綠化處、武昌大道夜間噪聲分別超標3.7dB(A)、4.3dB(A),其餘區域晝夜全部達標,聲環境質量較好。與上季度相比,混合區晝夜間噪聲均不同程度下降,居民文教區和工業區晝夜噪聲保持穩定,交通幹線道路兩側晝夜噪聲均不同程度增加;與去年同期相比,居民文教區和工業區晝夜噪聲保持穩定,混合區晝夜間噪聲均不同程度下降,交通幹線道路兩側晝夜噪聲均不同程度增加。功能區監測結果詳見表4。
表4 2018年第一季度功能區噪聲等效A聲級監測結果
單位:等效聲級Leq[dB(A)]
監測結果 功能區 | 2018年 第一季度 | 2017年 第四季度 | 2017年 第一季度 | 標準值 | ||
居民文教區 | 蓮花山 | Ld | 54.9 | 54.4 | 54.6 | 55 |
Ln | 44.8 | 45.0 | 43.9 | 45 | ||
Ldn | 49.8 | 49.7 | 49.2 | / | ||
混合區 | 市建築設計院 | Ld | 55.3 | 55.6 | 57.1 | 60 |
Ln | 46.8 | 49.3 | 48.3 | 50 | ||
Ldn | 52.5 | 53.5 | 54.2 | / | ||
電排站小區 | Ld | 52.1 | 57.9 | 58.7 | 60 | |
Ln | 45.3 | 45.7 | 46.8 | 50 | ||
Ldn | 49.8 | 53.8 | 54.8 | / | ||
工業區 | 鄂鋼安環處 | Ld | 59.4 | 59.9 | 60.1 | 65 |
Ln | 53.6 | 54.0 | 52.6 | 55 | ||
Ldn | 56.5 | 57.0 | 56.4 | / | ||
交通幹線道路兩側 | 園林局綠化處 | Ld | 69.2 | 68.2 | 68.1 | 70 |
Ln | 58.7 | 57.2 | 57.5 | 55 | ||
Ldn | 65.7 | 64.5 | 64.6 | / | ||
武昌大道 | Ld | 69.8 | 68.6 | 67.5 | 70 | |
Ln | 59.3 | 58.3 | 56.5 | 55 | ||
Ldn | 66.3 | 65.2 | 63.8 | / |
附表1:空氣品質指數(AQI)
空氣質 量指數 | 空氣品質 指數級別 | 空氣品質指數 類別及表示顏色 | 對健康影響情況 | 建議採取的措施 | |
0~50 | 一級 | 優 | 綠色 | 空氣品質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汙染 |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
51~100 | 二級 | 良 | 黃色 | 空氣品質可接受,但某些汙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
101~150 | 三級 | 輕度 汙染 | 橙色 | 易感人群症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症狀 |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 |
151~200 | 四級 | 中度 汙染 | 紅色 | 進一步加居易感人群症狀,可能對健康人群心臟、呼吸系統有影響 |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一般人群適量減少戶外運動。 |
201~300 | 五級 | 重度 汙染 | 紫色 | 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症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現症狀 |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 |
≥300 | 六級 | 嚴重 汙染 | 褐紅色 | 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症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 | 兒童、老年人和病人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群應避免戶外運動。 |
附表2:湖泊(水庫)營養指數
營養指數TLI | 營養狀況 | |
≤30 | 貧營養 | |
30~50 | 中營養 | |
>50 | 50~60 | 輕度富營養 |
60~70 | 中度富營養 | |
>70 | 重度富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