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優良天數為309天,優良率為84.7%

2020-11-24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5日消息(記者周洪)昨天(4日),在2020年六五環境日前夕,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天數為309天,AQI優良率為84.7%。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但是,臭氧汙染較為突出。

  《2019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2018年度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已增加地下水環境質量、海洋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狀況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市生態環境局機構改革後職能劃轉情況,完善了土壤環境質量、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生態要素內容,補充了「三線一單」編制與管理、應對氣候變化、汙染源普查等工作進展。

  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天數為309天,AQI優良率為84.7%。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為7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一級標準;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超出國家二級標準2微克/立方米。臭氧在汙染日中首要汙染物佔比達46.4%,汙染仍較為突出。

  在空間分布上,由於上海市主導風向為東南風,PM2.5和PM10受區域輸送和二次生成影響,總體呈西高東低的分布態勢;SO2全面達標,濃度總體較低;NO2總體呈市中心向周邊區域遞減的趨勢,浦西地區濃度總體高於浦東地區,與機動車聚集度基本一致。

  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氮磷汙染問題雖有所緩解,但仍為主要汙染指標。2019年,上海市地表水環境質量較2018年進一步改善。全市主要河流的259個考核斷面中,Ⅱ~Ⅲ類水質斷面佔48.3%,Ⅳ類斷面佔47.5%,Ⅴ類斷面佔3.1%,劣Ⅴ類斷面佔1.1%,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和氨氮。與2018年相比,考核斷面中劣Ⅴ類比例下降了5.9個百分點,氨氮、總磷平均濃度分別下降了35.1%和7.3%。上海市4個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本市近年來不斷加大截汙治汙力度,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氮磷仍為影響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的主要汙染指標。

  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2019年,市規劃資源局開展的地下水水質監測結果顯示,上海市13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中,水質為Ⅲ類、Ⅳ類、Ⅴ類的數量分別為2個、10個和1個,分別佔15.4%、76.9%、7.7%。上海地區地下水水質總體保持穩定。

  海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2019年,上海市海域符合第一類、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位佔20.5%,符合第三類、第四類標準的監測點位佔10.3%,劣於第四類標準的監測點位佔69.2%,主要汙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長江河口水域水質優良且總體穩定,但由於海水水質標準與地表水水質標準存在較大差異,本市海域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現象較為普遍。

  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2017年至2019年上海市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基礎點位的例行監測結果表明,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

  聲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2019年,上海市區域環境噪聲基本保持穩定;道路交通噪聲有所改善。

  輻射環境質量總體情況良好。2019年,上海市輻射環境背景值和輻射設施周邊的輻射強度均處於正常水平。

  生態環境狀況良好。2018年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為62.40,生態環境狀況評價等級為「良」,植被覆蓋度較高,生物多樣性較豐富。

  2019年,上海市各項重點工作順利推進並完成年度任務目標。按期完成排汙許可證核發任務,持續推進總量減排工作,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給本市的「十三五」主要汙染物削減目標;持續加強固體廢物管理、輻射安全管理、海洋環境保護、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應對氣候變化、汙染源普查;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的聯動,推動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在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多種執法手段的有效運用。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查處案件2427件,處罰金額近3.4億元,作出按日計罰2件,處罰金額共122.7萬元;實施查封扣押121件,限制生產、停產整治11件,移交公安部門行政拘留13件,移交公安部門涉嫌環境汙染犯罪28件。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09天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今天透露,2019年上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動"四大結構"調整,深化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不斷提升長三角區域大氣協作水平,實現了環境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09天,AQI優良率為84.7%。
  • 296天!上海去年環境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和優級天數創新高
    市生態環境局說,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均為2013年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以來歷史最低值,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率和優級天數均為歷年最高,詳↓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總體情況
  • 貴陽去年空氣品質362天優良優良率連續三年超過97%
    1月4日,貴陽市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出爐,去年,貴陽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9%,這意味著貴陽空氣品質優良率連續三年超過97%。據貴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部門初步統計,2020年,貴陽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362天,全年只有4天輕度汙染。
  • 汙染天數創歷史新低!上海空氣品質期末成績單請查收→
    臨近新春佳節上海守護藍天白雲的「期末考試成績」出爐上海市生態環境局1月15日宣布,2019年,上海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再創「歷史新低」;AQI優良率為84.7%,同比上升3.6個百分點。
  • 全年優良率100%,2020年昆明市空氣品質為7年來最好!
    >城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100% 天天都是好空氣 為2013年執行國家空氣 質量新標準以來最好水平 近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
  • 去年開州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56天
    天朗氣清的開州城區一角 記者 何定 攝昨日,記者從區生態環境局獲悉,近年來,我區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治汙減排、揚塵和移動源汙染整治等重點工作,推動空氣品質持續向好發展,抬頭可見「開州藍」已成常態。去年,我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56天,同比增加5天,優良率為97.5%,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
  • 優良天數245天,增幅全國第一!2020年河南環境空氣品質很「牛」
    2020年河南省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咋樣?優良天數變多了嗎?哪個城市「氣質」更好?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0年全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優良天數大幅增加,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前所未有。
  • 吉安2019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91%(圖)
    ,吉安市召開了相關新聞發布會,對全市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情況以及「六五」環境日期間宣傳活動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  據介紹,去年以來,吉安市對標省委、省政府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部署,以機構改革為契機,著力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2019年度全市上下紮實開展有關問題整改,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目標任務完成進展順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圓滿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
  • 2019「成都藍」已累計251天 10月首次實現全月優良
    251天,優良率為81.2%,是2018年全年的優良天數,PM10、PM2.5濃度分別為63微克/m3、38微克/m3,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8.7%、11.6%。成績:今秋10月首次實現全月優良  今年以來,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鐵腕治霾」和大氣汙染防治「650」工程總體部署,成都市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狠抓落實,廣泛開展壓減燃煤、治汙減排、控車減油、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氣等六大行動,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紮實推進,主要汙染物濃度大幅下降,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顯著提升,省政府下達成都市的2019年度目標任務進展順利。
  • 全年優良率100% 2020年雲南昆明空氣品質為2013年來最好
    1月5日,記者從雲南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年來昆明用綠色發展為城市賦能,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昆明市全年空氣品質實現優良率100%的突破,優級天數、優良率均是自2013年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的最好水平。
  •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
    12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相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在「十三五」期間,我省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全省106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4%。
  • 隨州發布2018年環境質量狀況 空氣優良天數286天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羅成)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6月3日,隨州舉行2018年度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18年度隨州市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據介紹,2018年隨州境內10個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去年3/4天數為優良天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 (陳杭)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全年3/4的天數為優良天,「好天」比2019年多了一個多月。
  • 3月江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100%
    日前,江門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20年3月份該市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數據顯示,3月江門國家直管站點空氣品質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綜合指數下降21.6%,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100%,與去年同期相比,優良天數比例上升3.2個百分點;無輕度、中度、重度、嚴重汙染天氣。全省排名第13位,珠三角9市排名第5位。
  • 2020年北京優良級別天數276天 全年嚴重汙染日為零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到「30+」全年優良級別天數276天;今年將深度減排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深入推進「一微克」行動2020年北京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其中一級優天數為106天。全年嚴重汙染日為零。
  • 143天空氣品質指標「六降一升」
    8月2日上午,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公布的相關數據印證了人們的感受。據統計,今年1至6月,自貢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明顯,空氣品質指標呈現「六降一升」態勢: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同比下降9.0%、13.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濃度分別下降46.5%、21%、15.4%、9%;優良天數143天,優良率79%,同比上升12.7%,增加23天,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2天,同比減少5天。
  • 7年來空氣品質最好!南京「水晶天」增加一倍
    揚子晚報網12月1日訊(通訊員 王莎 記者 劉瀏)今天上午,記者從江蘇省南京監測中心了解到,截至11月30日,南京已累計收穫優良天數281天,提前完成了江蘇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這也意味著南京提前一個月,完成2020年的「藍天小目標」。
  • 陝西1至11月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 同比增22.5天
    近日,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布11月及1~11月全省空氣品質,2020年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平均優良天數21.8天,同比減少0.2天。2020年1~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同比增加22.5天。1~11月 西安優良天數237天同比增26天2020年1~11月,安康、韓城、銅川、榆林、鹹陽、西鹹、商洛、西安、延安、寶雞、楊凌、渭南、漢中等13個市(區)空氣品質均有所改善(按改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 全國簡報新鮮出爐 多省市通報2019年環境質量
    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0%;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3.1%;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6.5%;汾渭平原11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1.7%。   全國生態環境狀況指數2(EI)值為51.3,生態質量一般。   全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
  •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 平均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5天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同比增加22.5天圖為西安漢城湖012020年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平均優良天數21.8天,同比減少0.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