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2月1日訊(通訊員 王莎 記者 劉瀏)今天上午,記者從江蘇省南京監測中心了解到,截至11月30日,南京已累計收穫優良天數281天,提前完成了江蘇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這也意味著南京提前一個月,完成2020年的「藍天小目標」。
空氣7年來最優,pm2.5濃度降了1/4
2020年以來,南京優良天數已有281天,優良率達83.8%。值得一提的是,一級優「水晶天」已有95天,同比增加43天。在優良天數越來越多的同時,PM2.5濃度均值達2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5%。
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周徐海介紹,截至目前,2020年南京大氣汙染物主要指標,均為2013年國家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以來最低濃度水平,全市環境空氣品質總體狀況為近7年來最好。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從2015年的64.4%增加到83.8%,淨增19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8.7微克/立方米,淨減46.9%。「2020年南京的空氣品質是近7年來最好的!」
雨水幫了忙,「大氣攻堅40條」史上最嚴
「南京藍」頻頻刷屏朋友圈,空氣品質同比持續改善。亮眼的「成績單」來之不易,南京到底做對了什麼?周徐海介紹,2020年6月至7月間南京的超長雨季對空氣品質貢獻不小,但是南京減量化、精準化、科學化系統治氣,則是主要原因。
2019年下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史上最嚴格的「大氣攻堅40條措施」,落細落實35個重點區域「點位長」領導責任制,全市上下建立完善了五項大氣攻堅機制,統籌推進治氣工作。2020年初,為了全面加強臭氧汙染防治,在國內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專題研究出臺年度臭氧汙染防治方案。5月底,出臺「五送五強化」專項幫扶指導,對全市重點涉VOCs企業上門服務,重點狙擊臭氧汙染問題。
據了解,南京先後完成第二熱電廠、協鑫熱電、秦源熱電、法伯耳關停,累計完成1247臺燃煤鍋爐關停或清潔能源改造,實現減煤量170萬噸。全市煤耗總量從2013年峰值3490萬噸逐年下降,2019年為2931萬噸,下降16%。
科技加持「治氣」解決難點
在南京,跑上街頭的「霧炮車」、「清掃機」等治霾利器已不鮮見,「圍擋噴淋降塵、視頻監控啟動」等智慧工地設施已家喻戶曉,一大批治霾「利器」也已進入外場試驗,科技治氣成果覆蓋率也正在逐步提高。
清新的空氣離不開南京環保人治氣的決心,科技助力不僅為南京治氣注入了活力,還築起了一道智慧治氣屏障。圍繞PM2.5、臭氧汙染防治等,南京借力「智慧大腦」,「天、空、地」全方位監測,全面提升大氣監測和執法水平,切實增強技防能力。
整合應用衛星、雷達、無人機、走航等技術,為確定重點汙染物傳輸軌跡、溯源、快速精準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完善VOCs組分觀測網,重點監測化工VOCs排放,對化工行業烯烴、芳香烴、醛類生產工段加大監管力度,精準溯源,精細監管,確保治氣措施更有力更有效。
校對 盛媛媛
編輯 : 張麗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