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連續195天無PM2.5重汙染

2020-12-08 北京本地寶

  2018年北京的空氣品質正式出爐!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全市空氣品質狀況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汙染天數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去年9月公布的《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本市空氣品質要在「十三五」規劃目標即56微克/立方米左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重汙染天數明顯減少。行動計劃第一年剛剛結束,北京已經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分別為6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7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均較明顯,較2017年下降幅度分別為25.0%、8.7%、7.1%。

  2017-2018年四項汙染物年均濃度變化

  2018年,北京市SO2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NO2超過國家標準(40微克/立方米)5%;PM10超過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11%;PM2.5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46%,PM2.5仍是北京市大氣主要汙染物。

  2018年,北京市優良天數227天,佔比62.2%,比2017年增加1天,其中一級優天數為72天,二級良天數為155天;2018年重汙染日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2018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分布情況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藍天」含金量進一步提高,空氣品質呈現「優增劣減」特徵,一級天同比增加6天,重汙染日同比減少9天。近六年來重汙染日持續減少,2018年全年首次無持續3天及以上的重汙染過程,2018年連續195天沒有發生PM2.5重汙染。

  從空間分布上看,2018年全市SO2、PM2.5和PM10仍呈現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城區及南部地區的NO2濃度較高。其中位於京西南區域點PM2.5濃度為全市最高值,69微克/立方米;京東北區域點為濃度最低值,41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PM2.5濃度空間分布及變化

  從月際變化上看,受氣象條件波動影響,2018年3月和11月是汙染水平明顯偏高的月份;1月、8月和9月,PM2.5月均濃度分別為34、35和30微克/立方米,分別達到空氣品質年評價標準。

  從2013年以來,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其中,北京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顯著增加,2018年達標天數為227天,佔比62.2%,較2013年增加了51天。一級優天數為72天,較2013年增加了31天。

2013-2018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天數分布

  2013-2018年PM2.5空氣品質級別日曆圖

  2013年至2018年,北京市空氣重汙染天數逐年減少,從2013年的58天,減少到2018年的15天,六年間減少43天;2018年連續195天沒有發生PM2.5重汙染,遠超2013年的87天。重汙染發生率明顯降低。

  空間特徵變化顯示,2013年至2018年,北京市各區域PM2.5濃度均顯著下降;2018年總體空間分布仍為南高北低特徵,但南北濃度差距持續減小。

  北京空氣品質改善本地貢獻佔五成。清華大學副教授邢佳介紹,經過研究,北京空氣品質改善來自本地和周邊的共同改善,可以看出,本地減排貢獻佔5成,周邊減排貢獻佔2成,氣象因素佔3成。長期來講,區域減排工作最主要,短期波動尤其是重汙染期間,和氣象條件密切相關,特別是重汙染形成和消散過程。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nbsp&nbsp&nbsp&nbsp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正式出爐。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佔62.2% PM2.5濃度同比下降12.1%
    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記者陳銳海)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就2018年北京市全年空氣品質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據北京市環境保護檢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空氣優良天數為227天,佔比為62.2%,比2017年增加1天,較2013年增加51天。
  • 連續兩年未出現PM2.5嚴重汙染日,北京藍天「含金量」是如何提升的
    PM2.5年均濃度較「十二五」末下降47.9% 從2013年起,北京全面加速大氣治理的步伐,向PM2.5宣戰。北京的努力也被世界看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高度評價了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認為北京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 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高級工程師李倩頗有感觸。她2012年底調來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正好趕上北京市治理PM2.5的全過程。
  • 北京首發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3小時PM2.5翻兩番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新京報訊 昨日12時,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這是自去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試行)》發布以來,首次啟動該級別預警。昨日18時,中國氣象局和環保部首次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預報,預計北京等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27日才趨於結束。
  • 北京去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 pm2.5仍是大氣主要汙染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記者3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240天,全年重汙染天數降到4天。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9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中,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對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的背景、措施、成效等進行系統總結。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 2020年北京全年「好天兒」達四分之三 夏秋季基本消除PM2.5重汙染
    【解說】從曾經的「霧霾」肆虐,到如今的藍天回歸,北京近年來空氣品質明顯改善。近日,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劉保獻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
  • 2020年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
    其中,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PM10、NO2自2019年開始連續兩年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2020年,全市空氣品質同比明顯改善。
  • 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2020年北京空氣品質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北京空氣重汙染PM2.5濃度處於4至5級
    中新網客戶端5月1日電(郎朗) 北京的五月在高溫中開場,一次汙染過程也隨之到來。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實時監測顯示,近期北京及周邊地區受大風天氣轉乾熱氣團影響,天氣形勢短期震蕩、突變,汙染擴散條件總體明顯趨於不利,疊加周邊區域傳輸影響,北京當前大部分地區PM2.5濃度處於4-5級,中-重度汙染水平,其中城區汙染較重,北部地區汙染偏輕,東部區域傳輸和高溫二次轉化是本次汙染過程的主因。
  • PM2.5空氣汙染指數分級以及危害 跑步鍛鍊建議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暫無標準中文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 PM2.5濃度下降 優良天增加 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河北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魏雨)從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預計到年底,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均可完成「十三五」規劃以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 北京2013空氣狀況:PM2.5超標1.5倍 好天氣不到一半
    剛剛過去的2013年,PM2.5全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89.5微克。昨天,市環保局首次發布2013年全年空氣品質狀況及首個PM2.5年均濃度值,相比每立方米35微克的國家標準,去年北京的PM2.5濃度超標約1.5倍。
  • 空氣品質六年來最好!2018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比上年同比下降14%
    6月4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圖為發布會現場。見習記者趙聞遠攝河北新聞網6月4日訊(見習記者苑立立)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8年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 大氣環境綜合觀測與汙染成因 | 德州、北京重汙染過程PM2.5中PAHs汙染特徵及來源分析
    德州、北京重汙染過程PM2.5中PAHs汙染特徵及來源分析李曉, 範瀚允, 吳興賀, 徐楠, 郭松, 胡敏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 教育部區域汙染控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北京 100871摘要: 為探討華北地區秋冬季重汙染過程
  • 中國PM2.5重汙染天氣發生頻次2013年以來顯著下降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阮煜琳)經過實施強有力的大氣汙染防治措施,中國重汙染天氣發生頻次顯著下降。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呈顯著下降趨勢,由2015年的3083天下降至2019年的1813天,降幅達41.2%,PM2.5小時值超過每立方米300微克的小時數較2015年減少58.8%。
  • 北京立PM2.5軍令狀 年均降5%首入政府報告
    【名詞解釋】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2.5WEIMI (約為人類纖細頭髮直徑的1/20—1/30)的顆粒物,又成為可入肺顆粒物,是表徵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汙染指標。  【摘要】「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5%以上,大氣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5%左右。」  【解讀】  治理汙染立軍令狀  根據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對削減PM2.5濃度立下軍令狀。  根據去年發布的2013年—2017年北京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到2017年,重汙染天數要明顯減少。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前10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京津冀PM2.5不降反升,北京下降10.9%,邢臺...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11月23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19年10月和1-10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其中,前10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53微克/立方米)仍不降反升,同比上升1.9%。這與前9月上升幅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