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未出現PM2.5嚴重汙染日,北京藍天「含金量」是如何提升的

2020-12-08 騰訊網

PM2.5年均濃度較「十二五」末下降47.9%

從2013年起,北京全面加速大氣治理的步伐,向PM2.5宣戰。尤其在「十三五」期間,全市上下全力推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藍天保衛戰」, 圍繞「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汙減排、清潔降塵」等重點領域探尋減排空間,深入實施「一微克」行動,以超常規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氣汙染,實現了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資料圖 鄧偉 攝

「十三五」時期北京為大氣治理所做的努力有五個特點:全市空氣品質改善最明顯、體制機制最完善、治理措施最有力、區域協作最密切、全民共治最深入。北京的努力也被世界看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高度評價了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認為北京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

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高級工程師李倩頗有感觸。她2012年底調來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正好趕上北京市治理PM2.5的全過程。李倩還清楚地記得,「那會兒我們盯數據,重汙染一來,峰值濃度能達到三四百微克,而現在超過150的都很少。」李倩從2017年開始還負責寫重汙染報告,頭兩年幾乎隔一段時間就得寫,而到了2019年,她這項工作任務基本上就為零了。

2019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40+」,較「十二五」末下降了47.9%,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降幅最大;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分別為37微克/立方米和68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保持在個位數。2019年全年累計的優良天數240天,較2015年增加54天,佔比達65.8%;空氣重汙染日4天,較2015年減少42天,且連續兩年未出現PM2.5嚴重汙染日。北京的空氣品質「優增劣減」特徵突出,藍天的「含金量」大幅提升。

2019年燃煤消費總量降至250萬噸以內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花菲介紹,「十三五」期間,為全面保障大氣治理,北京成立了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專設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小組;修訂《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制訂《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針對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農村地區煤改清潔能源、老舊機動車更新淘汰等出臺一系列配套鼓勵優惠政策。還全面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空氣品質監測網絡,把網格化環境監管制度深入鄉鎮(街道)並向社區(村)拓展,成立了「環保警察」,全面實施精準執法、「點穴」執法、全時執法,執法效率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北京的大氣治理力度空前,各項超常規的措施在完成著一項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北京加快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製造業和汙染企業、完成「散亂汙」企業分類清理整治,第三產業比重穩定達到80%以上;優化能源結構,基本實現全市無燃煤鍋爐和平原地區「無煤化」,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市燃煤消費總量下降到250萬噸以內,基本解決燃煤汙染問題;「排放大戶」機動車汙染治理實現突破,出臺柴油車治理攻堅行動計劃,綜合運用禁限行、淘汰補貼等政策,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國五」及以上排放車輛佔比超過60%;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並創新「黑名單」、「遠程在線監控」等手段,提高監管效能;揚塵管控更加精細化,依託粗顆粒物監測網絡、揚塵視頻監管平臺、道路走航監測、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推動提高揚塵管控水平,2019年全市降塵量均值為5.8噸/平方公裡·月,同比下降22.7%。

京津冀三地協同應對大氣汙染

這時期,也是京津冀區域協作最密切的幾年,京津冀三地將大氣汙染防治作為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的突破口,不斷完善信息共享、結對治汙、重汙染預報會商、應急聯動等機制。三地還共同開展秋冬季汙染攻堅行動,協同應對重汙染天氣,全面加強治汙合力。

隨著減排空間越來越小,北京下一步將以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為重點,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並將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交通結構、能源結構,繼續深入推進區域聯建聯防聯控,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讓「北京藍」常駐。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駱倩雯

流程編輯:邰紹峰

相關焦點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連續195天無PM2.5重汙染
    2018年北京的空氣品質正式出爐!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全市空氣品質狀況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汙染天數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 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2020年北京空氣品質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2020年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PM2.5年均濃度值連續兩年優於國家標準
    3月1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均為31微克每立方米,優於國家二級標準,濃度值為全省最低,實現了有監測記錄以來的連續兩年最好水平。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
  • 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
    今年春節期間(除夕至元宵),全市各級各部門主動履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協同開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國控點監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我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水平,達標天數比例(AQI達標率)100%。
  • 地球的一半|疫情期間,PM2.5還未走遠,臭氧汙染卻來了
    疫情期間宅在家時,許多人注意到藍天出現的頻率、空氣品質整體來看跟往常有了些提升。然而,在關注「看得見」的霧霾的同時,另一種更為隱蔽、很難用肉眼辨識的空氣汙染物——臭氧,在2020年伴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更頻繁地走近了我們。
  • 北京首發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3小時PM2.5翻兩番
    3小時PM2.5均值翻兩番「霧霾交替,呼吸不易。」昨日,市氣象局官方微博如此感嘆。昨日12時,自新版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發布以來,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此前,共發布藍色預警8次。這次汙染過程來得有些「出乎意料」。19日,藍天白雲。當日下午,市環保監測中心預報,20日全市空氣為輕度汙染級別。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數據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目標,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顆粒物的來源是不完全燃燒、因此只要是靠燃燒的菸草產品,都會產生具有嚴重危害的顆粒物,使用品質較佳的香菸也只是吸菸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為臭味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適用於金紙燃燒、焚香及燃燒蚊香。  除自然源和人為源之外,大氣中的氣態前體汙染物會通過大氣化學反應生成二次顆粒物,實現由氣體到粒子的相態轉換。    pm2.5多少算正常?
  • 北京去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 pm2.5仍是大氣主要汙染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記者3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240天,全年重汙染天數降到4天。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4 月 8 日,合肥市對外公布了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報告。自 2017 年中央及省開展環保督察以來,全市就生態環保問題已問責 379 人次。自去年 9 月以來,南淝河國考斷面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巢湖全湖水質同比提升一個類別達Ⅳ類。
  • 北京連續多日霧霾 室內健身房PM2.5值同樣超標
    內外對比 外面「330」 健身房內「91」  昨天中午12時,北京市首次啟動空氣重汙染應急黃色預警指令。昨天下午5時,記者來到海澱區航天橋附近的一家健身房。記者當下在大廈外進行測試,PM2.5濃度為330微克/立方米。  該健身房位於大廈4層,透過窗戶能看到霧霾籠罩的街道。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北京深陷霧霾空氣嚴重汙染 PM2.5概念或再迎爆發
    據人民網(603000)報導,從5日凌晨起,北京就開始被重重細顆粒物包圍,PM2.5濃度達重度汙染至嚴重汙染水平。當日,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氣象臺均發布了霾黃色預警信號。  6日的北京,部分地區一大早能見度不足500米,一些來京遊客調侃這是「北京啟動煙燻模式」,在霧蒙蒙中領略北國放光。
  • PM2.5濃度嚴重超標 智能新風系統成「解藥」
    [導讀]  根據有效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大氣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空氣汙染嚴重
  • PM2.5是怎麼達標的?
    純電動公交車和計程車2018年廣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省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其中廣州市連續兩年達標。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王楚涵 通訊員粵環宣、穗環宣數據:去年無重汙染天氣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空氣品質持續向好:其中PM2.5年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除臭氧以外的其餘5項汙染物濃度均同比下降或持平,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
  • 北京2019年「藍天成績單」發布 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
    即: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密雲、懷柔兩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達標」;PM2.5一級優天數達187天,佔比首次超過50%;首次實現全年無空氣嚴重汙染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到2019年底,全市四項主要汙染物中,已有三項達到國家標準,只有PM2.5年均濃度超過國家標準20%,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但創下了自2013年有監測以來的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