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藍」是惠州的金字招牌。今年春節期間(除夕至元宵),全市各級各部門主動履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協同開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國控點監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我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水平,達標天數比例(AQI達標率)100%。
縣區煙花爆竹禁放面積不斷擴大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我市(以5個國控點統計)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水平(僅2月1日為良,其餘時間均為優),達標天數比例100%;空氣品質綜合指數1.98,較去年同期改善11.6%,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空氣品質改善明顯。主要汙染物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18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18.2%;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17.2%。
「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我市立足全面防控、立體防控思路,強力推進煙花爆竹燃放防控工作。」該負責人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管控工作,提前部署,全市專題研究部署了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市政府印發《關於做好我市2020年春節及元宵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知》,明確各責任單位和各縣區必須完成的任務和時限,對煙花爆竹燃放管控不力造成空氣品質超標的縣區啟動問責機制。
同時,各縣區政府及時發布了最新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通告,特別是國控空氣品質監測點所在的惠城、惠陽、大亞灣三個區禁放面積不斷擴大,其中大亞灣區實施全域禁放,惠城區擴大到水口、馬安、汝湖和三棟部分區域,惠陽區擴大到淡水、秋長、三和街道全區域及其他6個鎮的中心區域,明令禁燃區內全面禁止燃放煙花。
在宣傳引導方面,各縣區及公安、生態環境部門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橫幅、微信公眾號等媒體手段,並發動鎮街、村居幹部和小區物業派發宣傳單、入戶宣傳,加大煙花爆竹管控法規、燃放的危害性以及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的宣傳力度,尤其是各鄉鎮、村居幹部主動帶頭遵守煙花爆竹禁放規定,積極引導其他公眾自覺、主動減少燃放。春節前後共組織播放煙花爆竹安全燃放宣傳片3158次、派發宣傳單25869張、懸掛橫幅2568條,提高廣大群眾思想認識。
大氣情況每日一簡報重點時段每小時一報告
鑑於今年除夕氣象條件比去年差,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氣象局會商發布惠州市2020年春節期間大氣汙染分析與預測簡報,並在春節期間實行每日一簡報,重點時段每小時一報告,還通過微信群將空氣品質變化趨勢第一時間反饋給公安、應急、環衛部門及各縣區,科學指導重點區域煙花爆竹管控工作。
煙花爆竹燃放管控,源頭治理非常關鍵。市應急管理局按照各地禁放區域劃定和布點規劃,鑑於「銷售多少必定燃放多少」的現實,嚴格壓縮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單位數量和經營單位煙花爆竹儲存量,今年全市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單位數量比上年減少30個。同時,應急、公安、生態環境、市場監管、供銷等部門開展煙花爆竹經營旺季專項督查和「打非」等專項行動,春節期間檢查各類門店上千家次,查獲多個煙花爆竹非法儲存點和個別超量儲存的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單位,查扣非法煙花爆竹1846箱,並及時移交相關部門立案查處。
在監管執法方面,春節期間,全市各級公安部門加大對非法生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共出動警力5468人次,查處非法生產、經營、儲存窩點2處,查獲收繳煙花爆竹630件,勸離並批評教育禁燃區燃放群眾360人,行政處罰違法燃放人員2人。同時,強化衝洗降塵。各級環衛部門針對除夕凌晨、初一早晨等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提高道路灑水保潔和噴霧降塵頻次,有效降低了顆粒物濃度。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