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發布。《預案》明確,重汙染天氣預警以空氣品質指數(AQI)日均值為指標,按照連續24小時(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計算,以AQI>200持續天數作為各級別預警啟動的基本條件。依據空氣品質預測結果,綜合考慮空氣汙染程度和持續時間,將空氣重汙染預警分為3個級別,由輕到重依次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
黃色預警為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短時出現重度汙染、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橙色預警為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紅色預警為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黃色、橙色、紅色預警後,分別對應啟動Ⅲ級、Ⅱ級、Ⅰ級應急響應,主要採取健康防護引導措施、建議性和強制性汙染減排措施。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x)、顆粒物(PM)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主要汙染物在預警期間,減排比例應分別達到全社會佔比的10%、20%和30%以上,可根據汙染物排放構成調整S02和NOx減排比例,二者比例之和不低於上述總體要求。實現超低排放的發電機組、鍋爐可不執行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減排措施。
來源:黑龍江日報
編輯:於丹丹
審核:吳瓊
統籌:高長利
監製:陳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