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空氣品質呈好轉趨勢 PM10和PM2.5來源解析報告首公布
統計數據顯示合肥空氣品質呈現好轉趨勢 據悉,早在2013年,我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就在合肥市灰霾天氣時空變化特徵研究的基礎上,啟動「合肥市環境空氣中顆粒物(PM10和PM2.5)來源解析研究」,2016年形成報告並上報國家環保部審核。
-
濟南市2017年度環境空氣PM10、PM2.5來源解析結果發布
為精準治理環境空氣顆粒物汙染,制定靶向性減排方案,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我市開展了大氣汙染源清單編制和PM10、PM2.5來源解析專項工作,該工作旨在摸清各類汙染源排放底數,說清楚PM10、PM2.5的汙染來源。
-
去年廣州PM2.5的「元兇」是什麼?這兩項汙染源佔比最大!
去年廣州PM2.5的「元兇」是什麼?這兩項汙染源佔比最大! 金羊網訊 記者梁栩豪、通訊員穗環宣報導:11月26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18年度廣州PM2.5來源解析結果。數據顯示,廣州市PM2.5來源中佔比最大的是工業源和移動源,分別佔29.3%和25.5%。同時,結果中還指出,廣州市PM2.5汙染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大部分汙染源濃度呈下降趨勢。
-
杭州向大氣複合汙染「宣戰」市民可查詢PM2.5實時值
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承擔的《杭州市大氣灰霾成因及關鍵汙染因子預防控制研究》項目,從多個角度對杭州市大氣PM2.5展開研究,著重分析PM2.5對能見度下降影響的汙染源種類,針對灰霾成因及關鍵汙染因子,提出切實可行的灰霾控制對策措施,為政府減緩和控制灰霾汙染提供決策依據。
-
南京市空氣汙染物溯源數據出爐,三成PM2.5來自汽車尾氣超過燃煤排放
揚子晚報網1月3日訊(通訊員 寧環軒 記者 劉瀏)2020年8月份起,南京啟動新一輪PM2.5源解析工作,近日源解析得出結果,汽車尾氣成為我市PM2.5的最大汙染源,佔比29.7%,接近三成。2020年8月,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引進了專業的空氣監測走航車,對全市重點區域開展「駐守」監測,走航車連續數日不間斷對區域空氣汙染進行溯源,捕捉造成空氣汙染的排放源頭。與此同時,南京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同第三方環境監測技術單位合作,啟動市城區「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源解析工作。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從去年到今年的空氣品質和汙染物濃度比較來看,聊城市的PM2.5與PM10大幅高於其他幾種汙染物,說明聊城市大氣汙染屬於可吸入顆粒物與細顆粒物主導的類型。相關分析發現,PM2.5和PM10具有來自相同或相似汙染源的可能性,除了自然環境和氣候的原因,揚塵與化石燃料的使用也是PM2.5和PM10汙染的主要成因。
-
霧霾「元兇」PM2.5的組成和來源是什麼?源解析結果正式出爐!
霧霾「元兇」PM2.5的組成和來源是什麼?源解析結果正式出爐!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霧霾天氣的「元兇」是細顆粒物(PM2.5),大氣中的PM2.5組成和來源是什麼?針對這兩個公眾最關心的問題,浙江省金華市環保局組織實施了市區大氣環境中PM2.5源解析的研究工作。
-
成都空氣汙染主要來源5大方面 其中移動源對PM2.5貢獻最大
專家表示,從我市大氣顆粒物綜合來源解析結果來看,成都空氣汙染主要來源於移動源、燃煤、揚塵、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5個方面,其中對PM2.5貢獻最大的汙染為移動源,對PM10貢獻最大的為揚塵。 移動源對PM2.5貢獻約佔27.3% 「目前我國已初步構建了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體系。
-
逆溫+汙染源,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秸稈都有份兒
據城市空氣品質檢測系統顯示,12個監測點全部持續「嚴重汙染」,AQI指數幾乎都達到了500,空氣汙染爆表。據全國實時空氣品質排名網站統計,30日下午13時,冰城已經成為全國空氣品質最差的城市。從汙染物PM2.5的濃度變化看,各監測點29日晚上到30日早晨濃度飆升,多個監測點持續每立方米濃度達500微克;PM10的濃度也不容小覷,30日中午之前不少監測點濃度都達到了每立方米600微克上下。
-
大氣環境綜合觀測與汙染成因 | 駐馬店市區採暖季PM2.5時間和空間來源解析研究
駐馬店市區採暖季PM2.5時間和空間來源解析研究刁劉麗1, 李森2, 劉保雙1, 李亞菲1, 張晴1, 高翔3, 畢曉輝1, 張裕芬1, 馮銀廠11.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空氣顆粒物汙染防治重點實驗室, 天津 300350;2.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5個路段pm2.5和pm10持續飄紅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于娜)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提升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水平,促進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按照相關考核辦法,濟南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開展11月份道路顆粒物考核工作,以城市道路為載體對道路空間範圍內顆粒物汙染狀況進行量化評價考核。11月份,全市市區內共有962條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達到考核條件。
-
政府工作報告丨2019年我省PM2.5、PM10年均濃度達標,重汙染天數減少
報告盤點了2019年河南汙染防治攻堅成就。在大氣汙染治理方面,2019年,我省全面開展散亂汙企業、散煤和散塵汙染治理,嚴格落實控塵、控煤、控車、控油、控排、控燒措施,實施工業企業深度治理項目3.1萬個,完成「雙替代」取暖改造209萬戶,PM2.5年均濃度59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96微克/立方米,完成年度控制目標,重汙染天數明顯減少。
-
PM10、PM2.5主要來源於機動車排放
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1)生產性汙染,這是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包括:①燃料的燃燒,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燒過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質,如燒煤可排出煙塵和二氧化硫;燒石油可排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②生產過程排出的煙塵和廢氣,以火力發電廠、鋼鐵廠、石油化工廠、水泥廠等對大氣汙染最為嚴重;③農業生產過程中噴灑農藥而產生的粉塵和霧滴。
-
天津大氣汙染主要成因查明 跟蹤研究工作組提出治汙建議
北極星大氣網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其中大氣汙染問題,成為不少地區的「心肺之患」。2017年9月,「1+X」模式的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成立,並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2+26」城市派駐了跟蹤研究工作組,針對各地大氣汙染成因和治汙措施效果開展駐點研究。
-
2019年河南大氣質量持續改善,PM10、PM2.5年均值實現目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1月3日,從省生態環境廳傳來喜訊——2019年我省大氣質量持續改善,顆粒物兩項指標圓滿完成2019年國家及省定空氣品質年度任務。
-
濟南發布2017年PM10、PM2.5源解析結果,主要汙染竟是它
結果顯示,機動車替代燃煤成為2017年PM2.5的第一大「貢獻源」。而這其中,柴油汽車更是「貢獻」最大。根據這一現狀,機動車汙染成為下一步著重控制的方向。與2016年解析結果相比,燃煤分擔率下降8.6%,揚塵、機動車、工業生產佔比分別上升5.2%、2.3%和1.1%,並且燃煤、揚塵、機動車、工業生產的濃度貢獻值均有所下降。
-
你知道嗎 | 我們實時監測PM2.5組分
這個名字不會感到陌生PM2.5也稱為細顆粒物指的是懸浮在大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不同PM2.5組分的來源有所不同,例如黑碳等主要與機動車尾氣和燃煤燃燒有關,而硫酸鹽、硝酸鹽和銨鹽則屬於二次汙染物,經汙染源直接排出的SO2、NOx、NH3等一次氣態汙染物在空氣中轉化而來,這些氣態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機動車尾氣、燃煤燃燒和工業農業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