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從哪來?逆溫+汙染源,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秸稈都有份兒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霧霾從哪來?逆溫+汙染源,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秸稈都有份兒

2014-10-31 11:32:37來源:東北網作者:責任編輯:史建磊

    一覺醒來,哈爾濱市區又成了一片「仙境」,相隔百米看人都有點費勁。馬路上市民都「全副武裝」,戴著口罩墨鏡,哈市持續全國最差空氣品質,直到30日下午,部分地區出現了降水,能見度才好一些。

霧霾天,路都看不清了。

    30日冰城的空氣,格外嗆人,路上行人大多戴上了口罩。城市上空一片霧蒙蒙的,能見度不高,部分路段出現了擁堵。據城市空氣品質檢測系統顯示,12個監測點全部持續「嚴重汙染」,AQI指數幾乎都達到了500,空氣汙染爆表。據全國實時空氣品質排名網站統計,30日下午13時,冰城已經成為全國空氣品質最差的城市。從汙染物PM2.5的濃度變化看,各監測點29日晚上到30日早晨濃度飆升,多個監測點持續每立方米濃度達500微克;PM10的濃度也不容小覷,30日中午之前不少監測點濃度都達到了每立方米600微克上下。

    10月末以來,哈市進入了供暖期,燃煤排放汙染增加,且當下正是秸稈焚燒集中期,據環保廳數據顯示,大半月來我省秸稈焚燒點數量位居全國最多,達580處。

    同時,在暖空氣控制下,城市容易出現逆溫,大氣層結穩定,氣流從上之下運動,不易將低空汙染甩到上空;同時,再加上近兩天的風力極小,據中國天氣網監測,市區風力持續在1至2級之間,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沒有擴散能力,新舊汙染疊加,導致市區汙染越來越重。幸好,30日下午一股弱冷空氣趕來救場,下午市區微微吹起了北風,且很多地區都降下了陣雨,降雨一過,城市的能見度顯著好轉,各監測點的PM2.5濃度也迅速好轉。

    不過專家表示,由於降水並不明顯,冷空氣也很弱,此輪降雨對城市空氣汙染只能起到暫緩的作用,待晚間供熱高峰和下班高峰時,路面汙染排放量增大,空氣指數仍不容樂觀。

    根據我省三個城市的PM2.5源解析數據顯示,機動車尾氣汙染佔PM2.5來源的二成以上,是我省汙染物中除了煤煙塵外的第二大汙染物。還有,秸稈焚燒產生的煙塵成為城區空氣汙染主要來源之一。

    根據此前哈市環保局發布哈市冬季大氣PM2.5源解析顯示,煤煙塵成為哈市冬季PM2.5的頭號汙染源,佔4成左右,機動車尾氣位居第二,佔2成左右,秸稈焚燒產生的煙塵佔1成左右。

    除了這3大汙染源外,還有土壤塵、建築塵、揚塵、硝酸鹽、硫酸鹽、餐飲油煙等。

    記者從哈市環保部門了解到,汙染源的分析數據受汙染排放、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每天都在變化,也就是說,因此30日的汙染源確切數據還沒有公布。

相關焦點

  • 東北霧霾原因:逆溫現象、汽車尾氣和燒秸稈
    在長春市區記者看到,無論是建築物、道路、交通信號燈還是行人,都被大霧死死籠罩著,無法辨認。長春市大部分地區清晨6點的能見度不足10米。大霧來襲,中國東北三省省會哈爾濱、長春、瀋陽全部沒能倖免。哈爾濱最早進入霧霾天氣。20日以來,哈爾濱市正式開始供暖,PM2.5指數隨之 持續「爆表」。21日,黑龍江省內高速公路全線封閉,太平國際機場關閉,多條公交線路陷入癱瘓,哈爾濱全市中小學全部停課。
  • 四川7城陷「霾伏」 三大原因:秸稈燃燒、機動車返程高峰、逆溫
    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羅彬說,本次汙染有三大原因,其中秸稈燃燒和機動車返程高峰為內因,逆溫帶來的擴散條件變差為外因。「不過隨著弱冷空氣8日晚入川,空氣汙染情況有望改善。」羅彬說,弱冷空氣入川將帶來降水,有利於汙染物擴散。
  • 天氣逆溫 武漢再現霧霾
    降雨以後,氣溫也隨之下降,從而形成一定的逆溫現象。因此,城市內也就形成了霧霾。在證實武漢出現逆溫現象後,上述環保專家解釋,城市上空出現逆溫層或逆溫現象後,會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空氣中浮塵和本地可吸入顆粒物易產生累積,這都會造成城市環境空氣中PM10、PM2.5濃度的上升。
  • 關中霧霾為何易聚難散? 解讀關中地區霧霾成因及對策
    B 燃煤和汽車尾氣——關中霧霾「罪魁禍首」  在自然條件下,西北風和有效降水等天氣條件均有可能對關中地區的霧霾起到清除作用。不過,氣候狀況和地形構造只是外因,霧霾天氣頻發的根本在於關中地區汙染物排放總量過高,單位面積內的生產、生活排放遠遠超過了環境承載能力。
  • 霧霾「賴」在南昌不肯走 專家:天氣靜穩、逆溫作用等因素造成
    省氣象專家分析稱,最近幾天南昌持續遭遇霧霾,和多重氣象因素相關。首先是此前冷空氣引發的陰雨,使本月下旬以來南昌空氣溼度維持在較高水平,水汽條件較為充足,由此形成了出現霧霾的溼度條件。更重要的是,上周末起南昌揮別冷空氣,天氣變得靜穩,大氣氣壓場均勻,空氣對流性差,煙霧、汽車尾氣和塵埃無法水平擴散和垂直輸送,各種汙染物聚集,使得霧霾長時間維持。
  • 汽車尾氣的PM值比空氣還低!取消限行開車吸霧霾?
    因為嚴重的霧霾天氣,已經導致北方多個地區機動車限行、高速封閉、航班延誤、學校停課、企業限產停工等等,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近日,河北省會石家莊的PM2.5指數還一度破千,成為了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城市。現在「霧霾」絕對是國內最為熱議的話題,同時很多人都在質疑,該停的都停了,該限的也限了,為何汙染反而更嚴重。
  • 中科院專項組解讀2013年霧霾 回應數據與認知偏差
    據項目組監測,兩次汙染過程PM2.5最高日均濃度都超過了250微克/立方米,達到了重度汙染水平。微博中,有網友開始調侃,「北京城內許多車輛都不見了,怎麼霧霾還越發嚴重了,車輛又被當做替罪羊了。」   王躍思認為,氣象條件是導致這兩次強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兩次汙染過程氣象條件的共同特點都是:弱偏南風、高溼、強逆溫和極低的混合層高度。
  • 哈爾濱大霧襲城 三因素疊加造成霧霾天氣
    霧霾天氣造成市區能見度降低本報記者 劉玉璽攝  ■持續逆溫和弱風  ■城郊及周邊縣市焚燒秸稈  ■供暖燃煤鍋爐陸續啟爐  哈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專項行動  本報訊(本報記者)近日,我市持續霧霾天氣,環境空氣品質下降,特別是呼蘭區、阿城區體現尤為明顯。監測數據顯示,越是市郊,汙染程度越重。
  • 海南多城市10月頻現霧霾 坐擁生態島仍需防微杜漸
    進入10月以來,海南多個城市同步出現輕度汙染,以環境優良著稱的海南島驚現「霧霾」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環保專家分析,大氣遠距離遷移,逆溫天氣空氣流動性差,本地汙染源等因素疊加是造成海南空氣汙染的三大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優良環境是國際旅遊島的含金量所在,儘管出現空氣汙染只是偶發現象,但應居安思危,加強環保建設。
  • 高溼、逆溫、南風——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
    「橙色預警」背後的此輪霧霾有何特點、因何所致?汙染物從哪裡來?緣何2月霧霾多發?空氣重汙染預報能力如何?新華社記者採訪環保、氣象業內人士作答。 逆溫、南風是霧霾直接誘因 北京市的此輪霧霾,肇始於19日晚間,可用「來勢猛」「時間長」「氣象條件差」「區域輸送強」來描述。
  • 機動車尾氣成杭州大氣首要汙染源 3年排放量翻一番
    有一個消息,昨天很多人也許都看到了:在全國環境監測現場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說,我國已經完成了北京、天津、石家莊等9個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城市的源解析工作,為下一步科學治理大氣汙染提供了支持。  研究結果表明,機動車、工業生產、燃煤、揚塵等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主要汙染來源,約佔85%—90%。
  • 霧霾雖濃,心淨自然舒暢 關於霧霾 不得不知道的事
    近日來,我的心情也很沉重,華北、華中地區霧霾現象異常嚴重,有人說和農民焚燒秸稈有關,而前幾天我正在家裡參加秋收。雖然沒有焚燒一點秸稈,但心裡沉沉的。比如首都北京,被人戲稱為「霾都」。省會太原,市民稱4米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 京津冀風速40年來減小37% 不利氣象是霧霾外因
    原標題:中科院通報大氣汙染成因研究進展並提出建議突出機動車尾氣汙染控制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召開大氣灰霾研究通報會,介紹了其在大氣灰霾追因溯源、監測技術、控制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
  • 北京霧霾:重金屬汙染鎘鋅鉛最重,多來自機動車
    北京霧霾中有哪些重金屬?各佔多大的比例?來源是什麼?這些「謎底」正在被揭開。最新研究發現,北京大氣降塵中鎘(Cd)、鋅(Zn)、鉛(Pb)三種重金屬汙染最嚴重,而降塵重金屬汙染均主要來源於機動車尾氣和垃圾焚燒。
  • 北京霧霾的原因就是它:汽車尾氣躺槍
    地面溫度過低造成了所謂的逆溫天氣,使得接近地面的空氣較低,無法上升,帶動接近地面的空氣向上運動,將汙染物擴散。如果此時發生靜風,則接近地面的空氣汙染物也無法橫向擴散,這就是所謂對空氣品質特別不利的氣象條件。北京水平的四個方向,兩個半方向被山脈包圍,空氣擴散條件特別差。
  • ...霧霾 逆溫 大氣環境容量 逆溫層 氣溶膠粒子-中國新聞-東方網
    「冬季氣溫偏高,對霾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周兵:天氣氣候條件在霾的發生、發展、消散等多個環節中都有重要作用。隨著全球變暖,大氣邊界層穩定度、冬季小風日數、大氣環境容量等方面發生變化,對霾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2014年以來,全球溫度不斷打破紀錄。
  • 高溼 逆溫 南風—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霧霾成因
    「橙色預警」背後的此輪霧霾有何特點、因何所致?汙染物從哪裡來?緣何2月霧霾多發?空氣重汙染預報能力如何?新華社記者採訪環保、氣象業內人士作答。    逆溫、南風是霧霾直接誘因    北京市的此輪霧霾,肇始於19日晚間,可用「來勢猛」「時間長」「氣象條件差」「區域輸送強」來描述。
  • 秸稈、霧霾和太陽能電站:你們有啥關係?
    近日的一個傍晚,在人民廣場附近工作的馬女士剛從單位出門,就被濃重的霧霾嗆得咳了起來。她搜腸刮肚地想了半天:「應該是燒秸稈的味兒。」以往,她覺得燒秸稈這事兒離她遠著去了,可這回秸稈「嗆」到了肺管子上,成了讓人討厭的東西。  秸稈,在今年入冬以前,離市民的生活遠隔十萬八千裡。人們甚至不知道這兩個字該咋寫。
  • 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
    有媒體稱,東北大霧公交車迷路,還有兩臺公交車帶著一車乘客跑丟了……又到北方採暖季,又到霧霾來臨時,北方城市出現的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在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同時,藍天白雲和青山碧水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的空氣到底怎麼了?如何讓供暖在抵禦北方寒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汙染,避免霧霾天的發生呢?
  • 瀋陽機動車尾氣固定遙感監測系統投入運行
    常在四環路上行駛的貨車司機可能會注意到,從11月23日開始,在四環路與清州街交匯處等點位出現了龍門架和「小箱子」,上面還裝有監控設備,這是由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建設的機動車尾氣固定遙感監測系統。機動車尾氣汙染是大氣汙染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