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溼、逆溫、南風——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高溼、逆溫、南風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21日至23日,北京空氣品質將交替出現「5級重度汙染」和「6級嚴重汙染」。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姚輝通報,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相關規定,經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批准,自21日12時起,將空氣重汙染的「黃色預警」升級至「橙色預警」。

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橙色預警」應急措施包括: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和建築拆除施工,停止渣土車、砂石車等易揚塵車輛運輸;按空氣重汙染期間工業企業停、限產分預案確定的名單,對有關企業分別實施停產或限產減排30%汙染物的措施;在現有「禁放」「禁燒」範圍的基礎上,全市範圍禁止煙花爆竹燃放、露天燒烤。

「橙色預警」背後的此輪霧霾有何特點、因何所致?汙染物從哪裡來?緣何2月霧霾多發?空氣重汙染預報能力如何?新華社記者採訪環保、氣象業內人士作答。

逆溫、南風是霧霾直接誘因

北京市的此輪霧霾,肇始於19日晚間,可用「來勢猛」「時間長」「氣象條件差」「區域輸送強」來描述。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19日19時-20日19時,全市PM2.5小時濃度從30微克/立方米,飆升到300微克/立方米。

20日晚間,北京中心城區PM2.5濃度約為250微克/立方米-350微克/立方米,北京南部房山、豐臺等區域,PM2.5濃度短時超過400微克/立方米。

「一向空氣品質良好的北部遠郊區縣的密雲水庫監測站點,都未能倖免。這是由於『偏南風』使得汙染物在山前堆積,北京三面環山,此次沒有冷空氣在平原區域『扛著』,汙染物大量迅速積累。」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孫峰說。

另據中國氣象局京津冀環境氣象中心發布的氣象資料分析,預計未來一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汙染氣象條件差,將出現持續霧、霾天氣。

為何此輪霧霾持續時間如此之久、預計程度如此之嚴重?專家認為,一是地面回暖緩慢,靜穩氣象條件不利於汙染物擴散,短期難以顯著改善。二是北京市汙染物快速積累,與偏南風導致的跨省市區域輸送有很大關聯。

北京市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馬小會分析,北京目前受偏南氣流控制,近地面回暖緩慢,但未來3天,1000米以上高度的氣溫上升明顯,導致「下冷上熱」的「逆溫現象」。「逆溫意味著垂直擴散差,而近地面風速本來微小,又是偏南風,這就是河北向北京平流輸送汙染物的過程,24日近地面溼度將進一步增加,能見度仍無改觀。」她說。

汙染物來自城市活動

對霧霾而言,短期看,是氣象條件制約空氣品質;長期而言,則是汙染物超承載力排放。

「每一次霧霾,都是城市生活的多方汙染因素綜合導致。在北京,汙染物主要來自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就全年而言,汙染物構成比例變化不大。」張大偉說。

從組分上分析,張大偉介紹,正常大多數情況下,PM2.5的組分有4大類,有機物、硫酸鹽、硝酸鹽、銨鹽,這4類佔PM2.5質量的百分比都會超過10%。「北京積累型的汙染過程中,是硝酸鹽比較多,城區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會轉化硝酸鹽。區域傳輸型的汙染中,有機物和硫酸鹽會高一些。」他說。

此外,不同時期的汙染呈現的特色略有差異,但全年總體變化不大。「比如,燃放煙花爆竹,可以測出鉀離子、鎂離子等金屬離子偏高,這是染色劑、燃放劑造成。6月份是秸稈焚燒季節,能測出鉀離子非常高。」張大偉說。

相關焦點

  • 高溼 逆溫 南風—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霧霾成因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記者 倪元錦)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21日至23日,北京空氣品質將交替出現「5級重度汙染」和「6級嚴重汙染」。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姚輝通報,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相關規定,經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批准,自21日12時起,將空氣重汙染的「黃色預警」升級至「橙色預警」。
  • 詳解北京霧霾橙色預警背後成因:逆溫 南風 高溼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姚輝通報,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相關規定,經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批准,自21日中午12時起,將空氣重汙染的「黃色預警」升級至「橙色預警」。北京市的此輪霧霾,肇始於19日晚間,可用「來勢猛」「時間長」「氣象條件差」「區域輸送強」來描述。
  • 專家解析今秋以來最重霧霾成因 「十面霾伏」緣何而來
    6省市深陷「霾」籠、40個城市發布重汙染天氣預警、23個城市啟動紅色預警、17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機動車單雙號限行……16日至21日期間,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遭遇長達5天的「十面霾伏」。
  • ...北京]專家解讀:本輪大範圍霧霾成因幾何? 逆溫現象不利於汙染物...
    [特別關注-北京]專家解讀:本輪大範圍霧霾成因幾何? 逆溫現象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專家解讀:本輪大範圍霧霾成因幾何? 逆溫現象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 秋季「逆溫」現象助推霧霾 空氣汙染治理打持久戰
    尚未進入「採暖季」,霧霾緣何頻繁來襲?為什麼海拔500多米的香山上,會看到「上層空氣清新、下層渾濁」?國務院「大氣十條」頒布三年來,哪些數據可看出治理措施的些許成效?  記者日前採訪多位業內權威專家,揭開促成秋季霧霾的成因謎團,揭示治霾歷程的點滴「跬步」。  汙染物濃度飆升的「壓縮餅乾」原理  國慶假期,霧霾襲京。
  • 「霧霾進京圖」刷爆朋友圈 27城紅色預警效果如何?
    資料圖:12月21日,北京重汙染天氣過程持續。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霧霾進京圖」刷爆朋友圈 27個城市紅色預警效果如何?  新華社記者 高敬  到21日,困擾北方多地的霧霾已經持續6天。相信不少人還對16日的朋友圈裡那張霧霾「組團進京」的照片印象深刻。
  • 專家:氣象條件是華北霧霾發生主因
    專家表示,霧霾成因既與汙染物排放源強度和分布有關,也與不利氣象條件等有關,受諸多因素影響。應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最根本的在於抓好汙染減排,保護公眾健康。  汙染物排放未明顯增加的前提下,霧霾多發與不利氣象條件等直接相關  入秋以來,北京等地多次發布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京津冀地區霾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偏多。不少網友疑惑:近期京津冀等地霧霾天氣為何頻發?對此,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劉樹華向記者表示,秋冬季節本來就霧霾多發。
  • 北京霧霾成因 北京霧霾的源頭是什麼
    北京霧霾成因 北京霧霾的源頭是什麼  導語:霧霾什麼時節都會有,尤其冬春季節特別多,而北京是出了名的霧霾最嚴重的城市。每次一旦霧霾來襲,北京一定在其襲擊範圍內。那麼,為什麼北京霧霾那麼嚴重呢?北京霧霾是怎麼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北京霧霾的形成原因。
  • 專家解析近期華北黃淮等地霧霾天氣特點及成因
    2016年12月16日以來,我國華北黃淮等地遭遇大範圍霧霾天氣過程,多地出現了重度霾,尤其是京津冀以及河北南部等地。應對持續霧霾天氣,多地啟動最高級別的空氣重汙染預警,北京發布了今冬首個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本次霧霾天氣有怎樣的特點?為何持續時間很長?未來一段時間還有沒有大範圍的霧霾天氣過程?
  • 「緯向環流」「靜穩」「高溼」——專家解析北京持續霧霾原因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 倪元錦)連日來,北京持續被嚴重的大霧、灰霾籠罩。北京市氣象局5日晚間發布稱,緯向環流、靜穩、高溼等氣象因素,加之三面環山「簸箕」地形,共同助推區域汙染物持續積累,成為近期大範圍、持續性霧霾的外部原因。
  • 專家細析北京未來幾天「重汙染」成因:逆溫明顯冷空氣弱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倪元錦)就4日至7日京津冀即將出現的「重汙染」過程,北京市環保局3日下午發布稱,逆溫明顯、山前堆積、冷空氣弱是此輪持續汙染的主要原因。目前監測表明,7日,若冷空氣抵京、空氣品質改善為「2級良」後,或將再遇小幅汙染回流,預計10日在強冷空氣作用下,北京市空氣品質將徹底改善為「1級優」。
  •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PM10和PM2.5是首要汙染物
    >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 京津冀遭今年秋冬以來最重霧霾天 北京達嚴重汙染
    26日,京津冀多地被濃重的霧霾籠罩,北京地區的空氣品質指數已超300,全市達到嚴重汙染級別。專家表示,此次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汙染程度較重,為今年秋冬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區域汙染過程。資料圖:圖為北京市民戴口罩出行。
  • 關中霧霾為何易聚難散? 解讀關中地區霧霾成因及對策
    近期,頻繁襲來的嚴重霧霾讓關中地區的群眾心中憂慮。在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在陝督察期間,霧霾問題也是群眾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短短30餘天,環保督察在大氣汙染監管上形成高壓態勢,讓全社會共同感受到「環保風暴」的壓力、責任和效果,有力提升了全民參與防治的信心。  「關中地區的霧霾成因是什麼?」「霧霾為何易聚難散?」「到底該怎麼治理?」「什麼時候能徹底根治?」
  • 空氣重汙染來襲 北京今啟動黃色預警
    11月3日,北京市民在霧霾中出行。昨夜,北京全市達到四級中度汙染。  北京環保監測中心預報顯示,預計今明兩天北京將發生一次空氣重汙染過程。今日白天到明日夜間,北京處於弱氣壓場控制,高空處於脊區,地面以偏南風為主,溼度較大且有逆溫,大氣汙染擴散條件不利,受局地汙染積累及周邊區域汙染傳輸共同影響,預計今明兩天北京地區汙染物濃度將明顯上升,將發生一次中重度空氣汙染過程,預計汙染峰值發生在今日夜間至明日夜間。
  • 天津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原標題:我市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經預測,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天津2月21日起將出現連續重汙染天氣,符合《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規定的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現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請各區人民政府、各責任單位按照《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的責任分工,從2月21日12時起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措施,做好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 記者昨日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重汙染天氣政策通氣會上獲悉,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市今日起將出現連續重汙染天氣,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 "逆溫"致霧霾 10月4日空氣品質將好轉
    昨天(2日)上午8時,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重汙染黃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本市首次啟動重汙染預警。業內專家認為,北方預計會出現南風多、逆溫時間長、靜穩天氣多等特點,非常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 持續霧霾首因空氣溼度大 上午霾預警升至橙色
    昨天發布的霾黃色預警今天上午升級為橙色,大霧黃色預警於今天上午9時45分取消。  記者從氣象、環保等部門獲悉,此次霧霾天氣將持續到11日夜間,空氣溼度大是此次霧霾過程形成的氣象首因。  專家表示,霧霾天10月就來「報到」並不是最早,秋季是大霧天氣出現的集中時間,供暖之後才是霾的多發期,今年在10月就出現了霧霾天氣也不是歷史上首次,去年「十一」期間就出現過霧霾天氣,空氣汙染天數達到4天。
  • 13省市迎戰霧霾 北京首發重汙染紅色預警-中國天氣網
    北京市預警中心發布最新消息:目前本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已明顯好轉,市氣象臺10日8時解除霾橙色預警信號和大霧黃色預警信號。大霧黃色、霾橙色和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中,今夜到明天早晨能見度較低,請注意交通安全,明天上午北風到來後霧霾將逐漸消散,氣溫也會有所回升。
  • 天氣逆溫 武漢再現霧霾
    成因或仍是天氣逆溫由於處於公休時間,武漢市環保局未公開發布關於空氣品質狀況的說明。據氣象專家及環保專家分析,武漢空氣品質不佳原因仍為氣象條件所致。省環保廳監測數據顯示,截至昨日19時,武漢空氣品質中NO2 、SO2最近24小時均值分別接近和小於24小時限值(參照API)。「這說明武漢空氣中首要汙染物仍是可吸入顆粒物(P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