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遭今年秋冬以來最重霧霾天 北京達嚴重汙染

2021-01-09 人民日報

26日,京津冀多地被濃重的霧霾籠罩,北京地區的空氣品質指數已超300,全市達到嚴重汙染級別。專家表示,此次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汙染程度較重,為今年秋冬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區域汙染過程。

資料圖:圖為北京市民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灰霾的天空,嗆人的空氣,「消失」的建築……從24日以來,京津冀地區發生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多地民眾在在微信朋友圈裡刷屏「曬霾」。

記者在北京環保監測中心網站發現,11月26日14時北京23個環境評價站點中,已有三分之二站點的空氣品質指數超過300,達到嚴重汙染級。針對此次汙染,北京在24日12時就啟動進入秋冬季以來第二次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對於此次汙染過程的成因,清華大學教授、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北京市跟蹤研究工作組組長王書肖對媒體表示,24日開始,京津冀區域受明顯逆溫、高溼、東南小風等不利條件影響,區域多地汙染迅速積累。

王書肖表示,到26日,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和東部、河南大部、山東西北部、遼寧西部、安徽北部等地區PM2.5濃度普遍達到重度汙染以上級別,中南部城市達到嚴重汙染水平。此次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汙染程度較重,為今年秋冬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區域汙染過程。

從PM2.5構成看,王書肖分析,硝酸鹽和有機物為PM2.5首要成分,11月24日、25日、26日(0-11時)硝酸鹽佔比分別為28%、27%、22 %,有機物佔比分別為18%、20%、22%,這體現了和燃煤燃燒及移動源排放對PM2.5的重要貢獻。

從區域傳輸看,王書肖分析,11月25日夜間起,北京的PM2.5小時濃度逐步攀升至重度汙染水平,來自保定的傳輸迅速增加,在夜間超過北京本地源貢獻。26日早上開始,北京本地源貢獻逐漸攀升,並伴有來自廊坊、天津地區的傳輸貢獻。截至目前,25日晚至今的汙染過程主要是由於短距離西南輸送通道傳輸與本地源累積共同影響而導致的。

根據最新的預報顯示,26日夜間開始,隨著冷空氣逐漸滲透,北京地區的汙染逐漸開始緩解,27日上午隨著冷空氣主體南下和邊界層抬升,地面轉3-4級偏北風,預計空氣品質較好。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北京霧霾天氣將持續3天 遇重汙染將提早預警
    圖/CFP  新京報訊 東北多地遭霧霾籠罩,北京也沒「獨善其身」。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今日白天北京中度汙染,明日轉為重度,預計空氣汙染將一直持續至13日。市環保局表示,後兩個月空氣品質改善工作難度較大,如遇有重汙染,將提早啟動預警,儘可能縮短重汙染過程、減緩重汙染強度。
  • 北京霧霾持續三天 遇重汙染將提早預警
    圖/CFP  今日至13日處於中度至重度汙染水平之間;已進入重汙染易發季節;瀋陽被質疑應急預案啟動不及時  東北多地遭霧霾籠罩,北京也沒「獨善其身」。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今日白天北京中度汙染,明日轉為重度,預計空氣汙染將一直持續至13日。
  • 霧霾來得更早!今年秋冬空氣品質形勢咋樣?
    但前幾天我國北方地區的一次汙染過程早早地來了,讓人們更加擔憂——今年秋冬,霧霾會不會像去年那樣嚴重?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我國大氣環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京津冀地區。近年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整體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秋冬季改善不明顯。
  • 專家解析今秋以來最重霧霾成因 「十面霾伏」緣何而來
    6省市深陷「霾」籠、40個城市發布重汙染天氣預警、23個城市啟動紅色預警、17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機動車單雙號限行……16日至21日期間,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遭遇長達5天的「十面霾伏」。
  • 中國1/7面積迎今年最嚴重霧霾:原因是它
    近日,全國多個城市霧霾「圍城」,個別城市AQI指數爆表。根據中國天氣網公布的最新消息,截止18日下午,霾天氣影響區域已達142.2萬平方公裡(佔全國面積1/7)。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6省市,將發生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區域性重汙染天氣過程。據悉,今天夜裡到明天,將是本輪霧霾最嚴重的時間段,21日夜間起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或消散。
  • 今年最嚴重沙塵天來襲北京PM10局地破3000
    新京報訊 (記者鄧琦 實習生餘華尊)3月26日開始,北方地區迎今年以來最嚴重沙塵天氣過程。昨日,北京地區持續6級嚴重汙染級別,局地PM2.5小時濃度甚至超過3000。  影響面積約150萬平方公裡  3月26日至28日,北方地區出現今年以來第四次沙塵天氣。據中央氣象臺介紹,此次沙塵天氣覆蓋範圍廣,目前足跡已遍布新疆南疆、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影響面積約150萬平方公裡。
  • 13省市迎戰霧霾 北京首發重汙染紅色預警-中國天氣網
    大霧黃色、霾橙色和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中,今夜到明天早晨能見度較低,請注意交通安全,明天上午北風到來後霧霾將逐漸消散,氣溫也會有所回升。10月以來,北京共經歷5輪重汙染過程。其中,11月27日—12月1日的過程汙染最為嚴重。這次過程中,65個小時空氣品質指數達嚴重汙染,16個小時空氣品質一度爆表。12月6日起,北京再度被霧霾籠罩,空氣品質較差。截至12月9日14時,北京重汙染已經持續72小時,AQI最大值319,預計此次汙染過程將持續至10日上午。
  • 京津冀,怎麼就成了中國霧霾最嚴重的地區?
    談到中國的霧霾問題,人們會下意識地把目光投向京津冀。談到京津冀的霧霾問題,焦點又會自然集中向河北。「最差空氣品質排行榜是城市競爭最不激烈的領域,河北多個地市形成自然壟斷。」人們在網絡上這樣調侃。那麼河北的空氣汙染是如何形成的?真的是河北拖累了整個京津冀的空氣品質嗎?
  • 全國現大範圍霧霾天氣 北京重汙染橙色預警延至7日
    全國現大範圍霧霾天氣 北京重汙染橙色預警延至7日 原標題:   據北京鐵路局微博消息,1月4日清晨,因天氣不良嚴重霧霾導致設備故障,京滬線D312、D322等部分列車晚點。  此外,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今日下午發布消息,將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延續至1月7日,屆時將依據空氣品質實況及臨近預報解除預警。
  • 北方迎今年最嚴重沙塵天氣 未來10天還有一次沙塵天
    今年最嚴重沙塵天來襲北京PM10局地破3000  此次沙塵天氣影響面積約150萬平方公裡,包括內蒙古、京津冀等地;今日北京地區仍有浮塵,未來10天還有一次沙塵天氣昨日上午,望京街邊祖孫倆戴口罩外出。
  • 京津冀地區灰霾將持續至月底 空氣重汙染過程與原因
    重汙染天氣走了又來,10月來襲3次  灰霾天為何頻繁襲擊京津冀  環境保護部今天發布的信息說,華北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從10月22日起持續至今日的灰霾汙染或將延續至月底。這已是10月以來京津冀等地區遭遇的第3次大面積空氣汙染。
  • 中國重霧霾面積首次曝光:48個城市重度汙染 汙染源就是它
    「喪屍版」小蘋果情景還歷歷在目,現如今霧霾災害已經是席捲中國各地,近日以來,全國各地再次出現大範圍重汙染天氣,例如今天南京現玫紅色霧霾引起眾多網友吐槽「這是出新款霧霾了?據人民網報導,根據環境保護部衛星遙感監測的結果發現,在這一輪的重霧霾汙染過程中,灰霾面積最大時達到了66萬平方公裡,重霾面積也佔據了56萬多平方公裡。而從演變過程看,18日、19日灰霾還是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1日就已經發展到遼寧、江蘇局部地區,等到22日已勢不可擋擴展到安徽、湖北局部地區。
  • 京津冀等地空氣重汙染「病根」更清楚了
    汙染物都有哪些、從哪裡來、各來源的佔比多少,都更為清楚   聯合攻關的一大突破,是實現了對重汙染過程的精細化定量化描述。   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告訴藍藍天工作室記者,2015年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過程發生頻次、持續時長和峰值均呈下降趨勢。
  • 秋季「逆溫」現象助推霧霾 空氣汙染治理打持久戰
    秋季「逆溫」現象助推霧霾 空氣汙染治理打持久戰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再臨「秋冬霧霾季」:三年治霾積跬步 逆水行舟方至千裡  新華社記者倪元錦、榮啟涵、劉紅霞  國慶假期以來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緣何重汙染?五專家集中解答釋疑惑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汙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汙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_問題一:春節以來,假期又逢疫情,社會活動水平很低,為什麼還有重汙染?
  • 北京迎入秋來首個重汙染天 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明日或消散
    15日夜間至16日,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北京、天津、河北中部的霾天氣減弱或消散。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14日,北京空氣品質狀況達重度汙染,也成為入秋來(9月16日)首個重汙染天。今晨6時,北京空氣品質指數達214,主要汙染物為pm2.5,仍屬重度汙染級別。 同時,華北多地在上周末陷入「霾」伏,空氣品質不佳。
  • 北京今日空氣將達嚴重汙染級別 嚴查重罰環境違法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張尼)據監測部門分析,9日,北京市的空氣品質將達到嚴重汙染級別。此前一天,全市首次啟動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北京市環保局連同多部門積極展開執法行動,全市環保系統檢查汙染源近600家,並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從嚴從重處罰。12月8日,行人經過北京奧體公園內的一處宣傳電子屏,後方的標誌性建築籠罩在厚重的霧霾之中。
  • 全國多地陷入嚴重霧霾天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張朋 攝  中東部地區成「重災區」,多條高速封閉、航班受影響;四川盆地、華北平原的霧霾天氣還將持續  新京報訊 (記者金煜)新年第二個周末,全國中東部地區都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汙染天中。中央氣象臺將大霧藍色預警升級到黃色預警,環保部門的數據則顯示,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汙染。
  • 北京首發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3小時PM2.5翻兩番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新京報訊 昨日12時,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這是自去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試行)》發布以來,首次啟動該級別預警。昨日18時,中國氣象局和環保部首次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預報,預計北京等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27日才趨於結束。
  • 專家:氣象條件是華北霧霾發生主因
    自9月中旬以來,京津冀等地多次遭遇霧霾天氣。對於即將到來的採暖季空氣品質到底會怎麼樣,成為公眾普遍關心的話題。  根據氣象部門和專家預測,今年11月~12月,冷空氣活動強度較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出現重汙染天氣風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