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迎入秋來首個重汙染天 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明日或消散

2020-12-01 圖片中國

10月15日,北京、天津和河北中南部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有輕至中度霾,部分地區有重度霾。15日夜間至16日,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北京、天津、河北中部的霾天氣減弱或消散。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14日,北京空氣品質狀況達重度汙染,也成為入秋來(9月16日)首個重汙染天。今晨6時,北京空氣品質指數達214,主要汙染物為pm2.5,仍屬重度汙染級別。

同時,華北多地在上周末陷入「霾」伏,空氣品質不佳。不過,預計10月15日夜起擴散條件好轉,京津冀等地霾有望逐漸減弱或消散。

霧霾籠罩華北中南部地區

10月12日開始,隨著冷空氣撤離,河北多地擴散條件轉差,霾逐步發展加重。今天,河北中南部平原大部分地區,以及張家口南部、承德中南部、唐山、秦皇島都出現了輕到中度霾,局地重度霾。

據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消息,受偏南風輸送疊加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0月12日夜間起,大氣汙染物在太行山-燕山沿線城市開始逐漸累積,邢臺、唐山等多個城市的PM2.5濃度先後達到小時重度汙染。14日13時起,北京市PM2.5濃度也達到小時重度汙染水平。截止14日20時,區域內PM2.5日均濃度最高值出現在唐山(13日,106微克/立方米),小時濃度最高值出現在保定(14日1時,164微克/立方米)。

到了14日13時,北京、石家莊出現重度空氣汙染,小時AQI均超過200,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14日夜間,上述地區的空氣汙染情況進一步加重,以北京為例,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實時監測顯示,14日21時,北京的空氣品質指數已經達到218,處在5級重度汙染級別,部分監測站點的數值超過260。

冷空氣襲來今夜起減弱消散

據「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針對京津冀區域出現的本次大氣汙染過程,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對本次重汙染過程進行了會商和分析,認為本次汙染氣團在京津冀區域出現明顯的「回流」過程。

72小時後向軌跡分析顯示,在此次汙染過程中,氣團的移動軌跡存在明顯的「回流」過程。北京市本次近地面(圖5藍線所示)和500米高空(圖5紅線所示)汙染的傳輸路徑均先經過北京或周邊城市(如天津、唐山、滄州等),隨後經180度的轉向再折返回北京。北京本地排放積累的汙染物(如NOx)與天津、唐山、滄州等地傳輸而來的汙染物(如SO2、NH3等)相互作用;同時,高空汙染物向近地面沉降,高空排放和近地排放的汙染物相互作用,是造成近地面PM2.5濃度快速升高的重要原因。

不過,據中央氣象臺環境氣象公報顯示,今天,北京、天津和河北中南部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有輕至中度霾,部分地區有重度霾。15日夜間至16日,受降水和冷空氣影響,北京、天津、河北中部的霾天氣減弱或消散。16日至17日,受冷空氣影響,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的霾天氣逐步消散。

中國天氣網消息顯示,展望後期,19日至22日,華北中部大氣擴散條件再度較差。今天,京津冀等地空氣品質依然較差,出行需做好防護,儘量減少戶外活動。明天至17日凌晨,華北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霧,將對早高峰出行造成一定影響,關注最新預報和路況信息,合理安排行程。

另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14日發布中至重度汙染過程提示顯示,預計未來十天,前期擴散條件逐漸轉差,京津冀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汙染,個別城市可能出現短時重度汙染。

今冬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將較去年同期偏差

據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消息,每年「十一」國慶節前後,京津冀區域都會出現類似的汙染過程。而今年國慶期間京津冀區域的空氣品質,是近年來最好的一次(北京市除10月5日出現輕度汙染,其它均為優良天)。直到10月13日,京津冀區域才出現了今年秋冬季相對較重的一次汙染過程。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的通報,1月至9月,北京PM2.5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同時,今年北京在1月、8月和9月這三個月的PM2.5濃度,實現有監測數據以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除了PM2.5之外,北京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平均濃度分別為6、38和77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33.3%、15.6%和14.4%。全市優良天數總計160天,同比增加9天;空氣重汙染天數8天(含1天臭氧重汙染),同比減少10天。

在河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日前也透露,該省9月份PM2.5平均濃度3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40.4%,為歷史最好水平,8至9月連續兩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從更長的時間來看,今年1月至9月份,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0.3%,11個設區市均實現同比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生態環境部日前表示,根據預測,今年冬天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將較去年同期偏差,今年大氣汙染治理的總體考慮是穩中求進,首要任務是鞏固好現有成績,不能讓空氣品質出現反彈,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

按照生態環境部與中國氣象局共同建立的聯合工作機制,近期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我國重點區域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進行了聯合會商,預測2018年秋季,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偏好,接近去年同期;長三角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大氣汙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同期偏差。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空氣重汙染來襲 北京今啟動黃色預警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呼市平均氣溫創下18年來最低值。劉文華(內蒙古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今起三天,京津冀迎新一輪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個別城市可能出現短時嚴重汙染,PM2.5小時濃度峰值可能達到250微克/立方米以上。16至18日,受持續強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有利,京津冀區域大部以優良為主。  北京將於11月13日8時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 全國現大範圍霧霾天氣 北京重汙染橙色預警延至7日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監測顯示,4日8時,63.8%的被監測城市出現空氣汙染。預計自8日夜間起,受冷空氣影響,京津冀中南部空氣品質自北向南逐步改善,10日空氣品質好轉。7日前後,受弱北風及降水影響,汙染物擴散條件逐步改善,空氣品質開始好轉;8日受冷空氣持續作用,有利於汙染物擴散,空氣品質將明顯改善。  天津各條高速公路均因霧封閉  天津氣象臺今日清晨將霾橙色預警信號降級為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本次霧霾天氣明日將有所緩解,但6日和7日再次捲土重來,直至8日到9日才會有明顯好轉。
  • 霧霾明起消散!冷空氣已到張家口,預計抵京時間為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 新一股冷空氣的前鋒 今天已抵達內蒙古 受冷空氣影響 華北地區的霧和霾天氣 明晨將減弱或消散 目前
  • 13省市迎戰霧霾 北京首發重汙染紅色預警-中國天氣網
    據@北京交警微博消息,12月10日12時我市解除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後,為避免交通管理措施變化給市民出行造成不便,自10日12時至20時,機動車不受尾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大霧黃色、霾橙色和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中,今夜到明天早晨能見度較低,請注意交通安全,明天上午北風到來後霧霾將逐漸消散,氣溫也會有所回升。
  • 北京迎入秋以來最濃大霧 將持續至下周二
    大霧纏京城 要到下周二   連日霧霾今晨最濃 天上地下交通均受影響   「霧」成了今年北京秋天天氣的主角,連續霧霾天氣揮之不去。今天北京迎來入秋以來最濃的一場霧。當近地面空氣中含有豐富的水汽,加上沒有冷空氣活動,風力不大,懸浮的霧滴不易消散,這樣就形成了霧。特別是夜間由於近地面發生輻射冷卻,溫度下降明顯,使空氣容易達到飽和,凝結成霧滴。俗話說「春霧日頭夏霧雨、秋霧涼風冬霧雪」。
  • 京城一日兩掛黃色霧警 空氣達中度重汙染(組圖)
    上午北京東部地區能見度不足100米,京城空氣較渾濁,房山區良鄉觀測點達到重汙染。    霧氣今明基本消散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信息顯示,今日上午,全國大霧影響範圍將明顯縮小,昨日瀰漫於北京、天津、河北東部、遼寧西部和南部的大霧將消散。
  • 廣東又一地宣布入秋!新一波冷空氣在路上了
    受冷空氣的影響這幾天廣東各地氣溫有明顯下降大家雙十一買的外套也終於派上用場了今天清晨廣東一半市縣出現今年下半年以來最低氣溫>除此之外,14時全省大部溼度在50%左右,但因降水偏少,森林火險等級仍然較高,大家需多注意森林防火和家居用火用電安全。
  • 環保部:逆溫層、疊加汙染排放致北京AQI達到500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蔣琪)記者從環保部獲悉,截至25日9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7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北京、東營、濟南等9個城市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廊坊、唐山、聊城等16個城市為重度汙染。 24日上午,受弱冷空氣影響,北京市空氣品質短時好轉,至傍晚弱冷空氣南下趨勢消失,風向轉為弱偏南風,擴散條件維持不利;北京周邊地區出現小雪,受大氣動力影響,市中心區形成北京市少見的輻合區,阻礙汙染物向周邊擴散;加之混合層高度自24日下午開始從500米降低至200米左右,並伴有短時接地逆溫,形成非常不利的氣象條件,同時疊加本地的汙染排放,導致汙染物快速積累。
  • 華北黃淮大範圍霧霾消散在即
    北京史上首次三個預警全「橙」發送。截至昨日,今年最嚴重空氣汙染過程已持續了5天。昨夜,冷空氣抵達北京,霧霾逐漸消散。今起至4日,京城空氣優良。昨日24時,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解除北京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 >>詳情 >>北京為何沒啟動紅色預警?
  • 北方迎今年最嚴重沙塵天氣 未來10天還有一次沙塵天
    北京PM10局地破3000  昨日,北京持續6級嚴重汙染,這是空氣品質指數中最嚴重的一級。  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昨晨6時,沙塵主體移動至北京北部,受持續性東北風影響,從東北方向進入北京。早7時,全市平均PM10濃度已經高達1976微克/立方米,達到嚴重汙染的級別。
  • 入秋成功!今年佛山夏天長達221天
    佛山日報訊 記者談飛洋報導:佛山市氣象臺12月2日發布,佛山於11月23日入秋,是近20年來入秋「第二晚」的年份,今年夏日長達221天。未來兩天,佛山氣溫繼續小幅下降,12月5日白天氣溫輕微回升,但受晴空輻射作用,最低氣溫有望降至10℃,為今年下半年來的氣溫「谷地」。
  • 深圳入秋破紀錄了!冷空氣馬上趕到,影響持續至月末...
    (原標題:深圳入秋破紀錄了!冷空氣馬上趕到,影響持續至月末......),乾燥天氣持續,氣溫逐日下降,天氣明顯轉涼,沿海、高地和海區陣風6-7級;12月1日起氣溫開始回升。
  • 國慶假期汙染重 北京6日前與一級優好空氣無緣
    近幾天,受天氣狀況影響,不少市民選擇了在市內活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由蘇州市留園管理處(蘇州園林檔案館)與中國園林博物館、北京收藏家協會聯合舉辦的《園林遺珠 時代印記——中國四大名園門票展》吸引了不少遊客。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國慶黃金周第二天,空氣品質十分不給力,全市陷入重度汙染之中。
  • 今年最嚴重沙塵天來襲北京PM10局地破3000
    北京PM10局地破3000  昨日,北京持續6級嚴重汙染,這是空氣品質指數中最嚴重的一級。  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昨晨6時,沙塵主體移動至北京北部,受持續性東北風影響,從東北方向進入北京。早7時,全市平均PM10濃度已經高達1976微克/立方米,達到嚴重汙染的級別。
  • 明天至25日再現重汙染天氣 專家稱系大氣逆溫層影響
    昨日,環保部發布消息稱,北京9月入圍空氣品質最差十城。圖/CFP    是的,霧霾又要來了。未來五天,京城空氣品質將有所波動,23日至25日預計將出現一次重汙染過程,26日,受冷空氣影響,空氣品質轉為優良。你是否感覺,這個月京城的霧霾沒完沒了?專家稱,這主要由不利的氣候特徵引起,如果冷空氣「待不長久」,就容易形成逆溫,導致汙染物快速積累,形成重汙染過程。
  • ...入秋!廣州:我太難了 颱風「白海豚」生成!接下來廣東的天氣是這樣
    廣州日報2020年9月21日訊 近日,多地已官宣:入秋了!北京已於9月15日正式入秋。9月15日當天,北京氣象觀測代表站(觀象臺站)日平均氣溫降至20℃,為8月1日以來首次低於22℃,同時5天滑動平均氣溫在9月16日至9月20日連續5天低於22℃,根據《氣候季節劃分》判斷,滿足入秋標準。
  • 廈門正式入秋!颱風"環高"即將登陸 大風+冷空氣在路上
    據廈門氣象消息,  自11月8日以來,我市已經連續五天  日平均氣溫低於22℃  官宣:廈門入秋啦!  最高氣溫出現在海滄區青礁村29.7℃  下周一冷空氣影響結束到了周末,受颱風外圍氣流影響,會出現局部降水天氣,氣溫也會下降。
  • 北京天氣再現汙染 媒體:3月份以來為何汙染頻頻
    針對本次汙染過程,京津冀區域共10個城市啟動了重汙染天氣預警響應。其中,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等8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北京、天津啟動藍色預警。預警應急措施主要包括工業企業停限產、限制部分高排放機動車和非道路工程機械使用、停止建築施工土石方作業等。針對3月份以來的幾次汙染過程,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進行了解讀。
  • 北京今日空氣汙染過程持續 建議減少戶外活動
    中新網北京11月16日電 (陳杭)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官方微博16日表示,北京市今日受東部弱高壓作用,地面偏東風,溼度較大,中層為偏南風,擴散條件總體不利,預計全天整體為4級中度汙染水平,部分點位可能達到5級重度汙染水平。
  • 中國1/7面積迎今年最嚴重霧霾:原因是它
    根據中國天氣網公布的最新消息,截止18日下午,霾天氣影響區域已達142.2萬平方公裡(佔全國面積1/7)。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6省市,將發生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區域性重汙染天氣過程。據悉,今天夜裡到明天,將是本輪霧霾最嚴重的時間段,21日夜間起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或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