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再度遭遇霧霾天氣,7時許,東三環附近建築隱沒在霧霾中。圖/CFP
新京報訊 東北多地遭霧霾籠罩,北京也沒「獨善其身」。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今日白天北京中度汙染,明日轉為重度,預計空氣汙染將一直持續至13日。市環保局表示,後兩個月空氣品質改善工作難度較大,如遇有重汙染,將提早啟動預警,儘可能縮短重汙染過程、減緩重汙染強度。
溼度大致汙染抬升,明天重度汙染
昨日的京城,天空又不透亮。
前日,市環保監測中心預報昨日京城的空氣品質為二級良好。昨日8時,該中心表示,受溼度較大及風力減小的影響,擴散條件一般,預計昨日空氣品質達到輕度汙染級別,比前一天上升一個汙染級別。
昨日午後,汙染物濃度迅速抬升,該中心表示,由於天氣形勢相對靜穩,風速小、溼度大,汙染物難以有效擴散,空氣品質處於輕度至中度汙染之間。
昨日16時30分,北京市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昨夜至今日上午,北京將出現大霧,部分地區能見度將低於500米。
市環保監測中心預計,今日空氣品質為中度汙染,明日為重度,12至13日將處於中度至重度汙染水平之間。即未來三天,京城將持續霧霾天氣。
昨日20時,北京空氣品質實時發布平臺顯示,東南部站點均達到了中度汙染。其中,通州新城為173微克/立方米,亦莊開發區為171微克/立方米。
市環保局:後兩月空氣改善難度較大
此前市環保局通報,前十個月全市空氣品質改善較為明顯。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另外,空氣品質達標天數同比增加了31天,發生空氣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了16天。
其表示,雖然前十個月全市空氣品質改善幅度較大,但目前已進入秋冬轉換、重汙染易發季節,加之即將面臨供暖季燃煤等汙染排放增加,從常年規律看,後兩個月空氣品質改善工作難度較大,全市將聚焦重點任務,針對冬季散煤汙染問題,大力推進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減煤換煤」工作,加強對焚燒樹葉、露天燒烤、燃放煙花爆竹等的管控。
此次瀋陽遭遇「史上最嚴重汙染」,預警啟動不及時備受詬病。北京的情況如何?
今年3月底,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正式發布施行,除藍色預警啟動條件跟舊版一致,其餘三級預警均降低啟動條件。另外,針對紅色、橙色的高預警級別,新增了「提前24小時向社會發布」的規定。
其實早在去年APEC之前,北京已經開始嘗試提前啟動空氣重汙染預警,以便更好地削減重汙染的強度,即汙染峰值。
市環保局表示,針對今年秋冬季節易發生重汙染過程,全市將加強空氣品質預測預報,遇有重汙染提早啟動預警,儘可能縮短重汙染過程、減緩重汙染強度。
北京有望後年實施世界最嚴機動車排標
昨日上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舉辦《北京大氣汙染治理歷程:1998-2013》報告初評成果介紹會。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在會上介紹,北京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草案已進入審定階段,爭取本月向社會徵求意見。該標準將是全世界最嚴格的機動車排放標準,有望2017年實施。
李昆生表示,根據「新大氣法」,重點地區可以制定更加嚴格的汙染減排控制措施。基於此,北京制定了新一階段的機動車排放地方標準。目前,該標準已經進入草案最後審定階段。標準具體分為五項,分別涉及汽油、柴油、輕型汽油車、重型整車、重型發動機。按照目前的進度,將爭取本月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對於「京六」標準的實施時間,李昆生表示徵求意見中可能會加入實施日期的內容。但從目前看,該標準將成為世界上最嚴格的機動車汙染排放控制標準,需要給車輛、燃油生產企業一定的準備時間,爭取在2017年實施。
全國情況
東北21市重汙染 PM2.5最高1400
環保部官員稱重汙染絕對與供暖有關係
新京報訊 環保部昨日針對東北地區的重汙染過程通報,東北霧霾從6日開始,最多有21個城市重汙染。環保部官員表示,此次重汙染有可能是東北三省自執行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最嚴重一次。
程度
PM2.5單位從「微克」變「毫克」
環保業內人士認為,東北三省此次霧霾從程度、範圍、持續時間等方面有可能是其自2012年執行空氣品質新標準後最嚴重的一次。
環保部昨日特地針對東三省的空氣汙染做出通報,官方介紹,這次汙染過程從11月6日開始,6日到8日,東三省的重汙染城市數每日增加,分別達到了10個、18個,乃至21個城市。
8日,瀋陽市遭遇六級嚴重霧霾汙染,全市PM2.5均值一度達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霧霾指數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
環保部一名官員表示,儀器上限是1000微克,達到1000微克之上,測量的數就不是很準確了,但達到儀器測量的上限,這相當嚴重了。
「從『微克』變成『毫克』計,這足夠高了。」該官員說。1000微克為1毫克,PM2.5的日均達標值是75微克/立方米。
截止到昨日8時,東三省依然有11個城市PM2.5小時濃度大於250微克/立方米,為嚴重汙染。長春市的PM2.5小時濃度甚至達到了860微克/立方米。
探因
秸稈燃燒系重汙染原因之一
上述環保部官員表示,目前的分析看,氣象、採暖和秸稈焚燒加起來是這次嚴重汙染的三個原因。
從氣象條件看,這段時間東北地區處於逆溫情況,沒有大風,擴散條件很不利,「之前每年這時氣象也不利,但可能稍微有風,沒有這次這麼嚴重。」該官員說。
另一重要原因是採暖剛開始。東三省大量採用燃煤供暖,每年採暖期剛到時,因為很多鍋爐剛剛開始運轉,所以汙染最為嚴重。
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說,重汙染「絕對」與採暖有關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濃度非常高,煙粉塵也非常高,這是典型的煤煙汙染。」
預報
東北未來三天仍有霧霾
中央氣象臺9日傍晚發布大霧黃色預警,未來三天東北地區仍將持續霧霾。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東北、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等地有輕到中度霾,局地重度霾,上述地區伴有輕到中度汙染,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等地部分時段可達重度汙染,東北地區中部有重度到嚴重汙染。
影響
東北華北霧霾不會連成片
東三省的汙染是否對華北地區有影響?
上述環保部官員對此表示否認。其解釋,東北和華北地區在氣壓場等氣象因素上,是兩個系統,隔著燕山山脈,「關內關外不一樣」。
這點從汙染範圍也能看出來,他說,此次汙染過程中,東北的汙染程度是越往南越輕,如丹東、瀋陽、鞍山這塊汙染重,靠近北戴河的葫蘆島這兒則汙染輕。
因此,該官員表示,華北和東北的霧霾不會「連成片」。
不過,該官員也提醒,在氣象因素影響下,京津冀地區今冬面臨的形勢也很嚴峻,「華北這兩天也得盯著,得抓緊,不能放鬆。」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鄧琦 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