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今日(6日)通報,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會商結果,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1月6日-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過程仍將持續,部分地區將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霧霾為生產、生活帶來一系列影響,近段時間各多地採取了一些列有針對性的防霾舉措,也對下一步防霾重點做出規劃。
北京:市教委部署幼兒園、中小學試點安裝空氣淨化設備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僅是家長所盼望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北京遭遇空氣重汙染天氣。北京市教委已發出通知,要求各區教委、各單位繼續嚴格實施橙色預警應急響應措施,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停止戶外課程和活動。
目前,北京各區正陸續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嚴格開展質量追蹤和運行監測。在數據收集、效果分析、專家論證和科學研判基礎上,研究切實可行的方案,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安裝空氣淨化設備工作。
河北:防霾「氣膜體育館」 可容納上百人
霧霾天應減少室外活動,石家莊華興小學譽興校區為了讓學生們在霧霾天也能享受運動的快樂,在校內建起了一座氣膜體育館。據氣膜體育館負責人介紹,這個氣膜體育館是河北省首家氣膜建築運動場館,佔地1000平米,長50米寬20米,可容納上百人進行鍛鍊。氣模體育館有專門的新風系統,將外面的空氣,經過新風系統過濾,除掉空氣裡的霧霾、PM2.5、雜質,通過地下的送風管道送到館內。這樣即使在嚴重的霧霾天,學生們也能在潔淨的空氣中,盡情地運動,相比傳統建築,氣膜體育館內部無框架無梁柱,大跨度大空間,活動無阻礙;同時,還能控制內部溼度、溫度、新風、照明。
該校老師表示,現在學生可以在場館內打網球、踢踢毽子,跳跳繩,讓孩子們活動活動。
瀋陽:1300餘臺「綠色公交」陸續上線 加裝「防霾神器」
2017年1月1日新年新氣象。嶄新的117路公交車從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駛出,車內18℃的溫度讓人們感覺溫暖如春。一批新能源公交車今天同時上線運營。到今年春節前,瀋陽市將新增1327輛覆蓋WiFi、加裝防霧霾「神器」的新能源公交車服務市民。
這批車輛是氣電混合動力,時速20公裡以下時採用電能源,隨著車速增加切換至天然氣能源,時速超過20公裡後,行駛過程中還可以持續為汽車充電,既節能又環保。針對當前的霧霾天氣,新上線的公交車還安裝了防霧霾天窗,通過車輛頂棚的兩個新風系統進行換氣和過濾。
上海:拆遷工地引進"防霾神器" 噴射距離達120米
為了進一步消除霧霾的產生源頭,虹口區近期在拆房工地上率先引進了「防霾神器」——霧炮車,替代原有的灑水車。據悉,這輛是最新引進的霧炮車,也是上海霧霾整治專用車輛。舊改基地拆房或者違法建築拆除時,極易產生揚塵汙染,以往,都是調用環衛部門道路清洗用的灑水車來降塵,但收效甚微,現如今,虹口區率先將這一「防霾神器」引入拆房工地,來提高降塵防霾的效率。
這輛霧炮車的治霾原理為噴灑含有抑塵劑的水霧,水霧顆粒極為細小,達到微米級,抑塵劑能有效分解空氣中的汙染顆粒物、塵埃等,迅速逼降地面,有效緩解霧霾。達到液霧降塵、分解淡化空氣中的顆粒濃度、清潔淨化空氣的效果。
霧炮車載的大型霧炮可噴射距離可達120米遠、70米高的水霧,同樣10噸水,普通灑水車只能噴灑10分鐘,而新型霧炮車可以噴灑1個小時以上,覆蓋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大大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抑塵除霾和節水環保作用同樣顯著,受到了拆房點周邊居民們的歡迎。
鄭州:防霾再出招 全城禁放鞭炮
為了防霾,減小煙花爆竹造成的環境汙染,2017年元旦前,鄭州市再次發布「禁炮令」,明確規定:鄭州市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管城回族區、惠濟區行政區域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域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根據規定,違規燃放煙花爆竹,將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繼鄭州之後,今年春節,河南省大多數省轄市也陸續發布「禁炮令」,明確了城市建成區禁放或禁限放政策。事實上,不僅是河南,當前各地禁放、限放鞭炮已成為常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制定煙花爆竹禁放政策的城市有138個,制定煙花爆竹限放政策的城市有536個。隨著霧霾天氣的頻發,一些限放的城市也都開始實行「遇重汙染禁放」措施。
安徽:省衛計委發布防霾提醒 可用淡鹽水清洗鼻腔
為應對霧霾,不少市民在外出時都戴上了口罩。近日,安徽省衛計委發布提醒稱,對抗霧霾,除了戴口罩,市民還可以嘗試用淡鹽水衝洗鼻腔。
鼻子作為人體與外界空氣接觸的第一道防衛關口,首當其衝受到攻擊。省衛計委發布提醒,市民可以嘗試用淡鹽水衝洗鼻腔,這樣不僅可以洗掉霧霾的傷害、防止流感的入侵,還能緩解感冒鼻塞、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
目前合肥很多醫院都有配製好的鼻腔衝洗液出售,此外也可自己配製。具體方法為:將3克精鹽(最好用無碘鹽)加入300ml溫水中,或者將2克精鹽和1克小蘇打加入300ml溫水中即可。
連結:
這些年 我們聽過的「防霾神器」
近些年,面對空氣汙染的現實,不少防霾產品或說法先後出現,總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防霧霾口罩】
防霧霾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戴口罩,在國內的很多藥店和超市,防霾的「PM2.5口罩」隨處可見。而防霾口罩的價格從幾塊錢到十幾塊錢的都有,但很多沒有標註生產日期和原料成分。實驗顯示,26款成人口罩中5成左右過濾效果一般,不少口罩面部貼合度稍差,造成鼻部漏氣,防護效果差,其中包括最近受追捧的「明星同款口罩」。從實驗對比結果來看,對顆粒汙染物過濾效果較好的還是帶呼吸閥或者面部護具的PM2.5防護口罩。同時,兒童防霧霾口罩實驗結果顯示,14款兒童口罩中,約80%都達不到宣稱的效果。
【霧霾淨化塔】
儘管人們對霧霾防治的需求已經十分迫切,但「無霾之洞」霧霾淨化塔的出現仍受到不少專家的質疑。據一位專家計算,在嚴重汙染條件下,PM2.5濃度為200微克每立方米,該塔每小時吸收PM2.5總量為30000×200×0.001×0.001×75%=4.5克。按照該數據,該塔每小時吸收的霧霾量還不到一勺鹽的重量。該專家調侃:「還是去找一塊布蓋一下工地吧!」
【霧炮車】
在諸多報導中,關於「霧炮車」除霾效果的表述不盡相同,有的是3%至5%,有的是10%至15%,大部分是15%至20%,企業不確定除霾效果,業內人士稱效果有限。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健康一位教授表示,這種車治霾作用有限,但降塵還可以,灑水後一段時間對周圍空氣會有淨化作用。不過,這種抑塵作用也是短期的。
【進口防霾窗紗】
霧霾頻發,防霾窗紗也隨之在網上熱銷。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各類防霾防塵紗窗熱銷,價格在千元左右,號稱能夠有效阻斷PM2.5達到76%,然而線下卻連銷售門店都沒有,只是在麵包車上售賣。「防霾紗窗」是最近一年才出現的新產品,到底能不能真的「防霾」,還有待進一步驗證。現實情況遠遠比實驗室裡要複雜得多,「防霾紗窗」在霧霾環境下,雖然對灰塵的阻攔有一定作用,但「防霾」效果能否還能那麼好卻是個未知數。
【防霾洗眼液】
專家提醒,網上銷售的防霧霾眼藥水、洗眼液,應該只是一種銷售噱頭。霧霾中的PM2.5是微小顆粒物,一般來說,角膜表面有一層淚液,對角膜有營養、保護和殺菌作用,人體通過流淚、眨眼等,可以將細小的顆粒物清洗掉,通常情況下不會對眼睛造成危害。但是對於患有乾眼症、結膜炎等眼病的患者,霧霾天氣有可能會加重眼部不適。
【防霾中藥】
中藥治霧霾的說法早在前些年已經出現,一些中成藥宣傳「對PM2.5引起的呼吸道症狀具有明顯預防和治療作用」,雖然早已經被專家闢謠,但仍舊有一些市民被忽悠的暈頭轉向。
專家表示,目前尚無經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的中成藥或中藥配方能對這類汙染誘發的疾患有明確的治療和預防作用。沒有包治百病的「神藥」,也沒有所謂的「霧霾剋星」,相信科學、加強防護、理性養生才是王道。(綜合新華社、中新網、大河網、中安在線等)